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雕艺解读 >> 正文
吴哥:高棉文化艺术之钻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4:33 点击:

\

女王宫内中心塔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是高棉王国的都城,方圆45公里的范围内,600多座宫殿、佛寺、古塔组成了吴哥古迹群,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吴哥王城(大吴哥)、吴哥窟(小吴哥)和女王宫。

  在大吴哥城的巴扬寺,我被“四面佛”安详神秘的微笑所感动,那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在小吴哥城,我久久仰望象征着须弥山的五座塔,感到熟悉亲切,它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成为这个国家的象征。而女王宫没有大小吴哥城的宏大规模,却以精巧的浮雕,绚烂的色彩被誉为“高棉艺术之钻”,成为众多吴哥古迹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女王宫,又称班迭斯雷寺,距吴哥城东北约25公里,建于公元10世纪。女王宫的名称按照梵文直译为“女人的城堡”似乎更准确。此处主要供奉印度教的湿婆神,之所以称为“女王宫”,据说和庙宇内众多的女神浮雕有关。

  女王宫建筑材质主要为红色砂岩石,当我在炎炎烈日下走近它时,仿佛在沙漠中发现一枚巨大的红宝石,被它逼人的光芒照耀得睁不开眼睛。Cdn-wWw.2586.WaNg这些红色的砂岩建筑,虽历经风霜,却像千年不熄的烈焰一样,那灵动的色彩让你仍然能感受到1000年前高棉人的勃勃生机。远望呈三角形的山形墙,你看到的是一片翻腾的浪涛,又好像是一片花海。每一朵浪,每一支花都精雕细刻,毫不含糊。待近前定睛一看,原来这花海浪涛中端坐着一尊神,身下的坐骑是一只三头大象。揉揉眼睛再寻寻,原来这神和象被另一头神兽托着,神兽的头和两手都藏于花海之间。女王宫的每座立柱都精雕细刻,每个门楣都被浮雕所覆盖。这些浮雕有的讲述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故事,有的描述高棉人民抵抗侵略的战争场面,有的记载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每一座浮雕都精美绝伦,每一道线条都优雅流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生机,那些浮雕上的人物好像随时都会走下来。难怪有人说,“女王宫”是由女人建造的,或者只有心思缜密的女子才能创造出如此精巧的艺术。

  时间回溯到20世纪20年代,女王宫曾经因为“马尔罗事件”而轰动西方。法国当代文学家安德烈·马尔罗,曾以描写中国工人运动的《人类的命运》一书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后来官至戴高乐执政时期的文化部长。而1923年时马尔罗还只是个刚刚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带着对亚洲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和年轻的妻子来到了法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支那,和一个童年旧识一道开始了吴哥探险之旅。那时的大小吴哥城已经被发现,由“法国远东学院”统一管理。女王宫的遗址虽然已经重见天日,但远不为人知,仍然是丛林中的一片废墟。马尔罗一行三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在密林中步行两天,饱受风吹雨淋、蚊虫叮咬等种种“磨难”,终于到达女王宫。他们一共盗去4座精美的浮雕。后来因导游的告发,三人在回金边的路上被警察抓住,所盗窃的浮雕被追回。

  尽管马尔罗盗窃文物意图明确,证据确凿,他在法庭上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替自己辩护,甚至认为自己是女王宫这些雕像的发现者。马尔罗的傲慢态度激怒了法官,第二年金边的法院判处马尔罗3年徒刑。然而由于他的辩才及丰富的历史知识打动了法国的媒体和文人,当时巴黎的名作家如纪德、阿拉贡等纷纷请求为他减刑。最终马尔罗获刑1年8个月,缓期执行。

  这次盗窃文物事件并没有成为马尔罗一生中的污点。回到巴黎的马尔罗把这段经历写成半自传体小说《王家之路》,该书因为事件本身在法国的影响而热卖。自此,女王宫也为更多的西方人所熟知。今天,在评价马尔罗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这段历史。毕竟在那个列强纷争、弱肉强食的年代里,随意“顺”走点殖民地废墟上的东西实在是稀松平常之事。看看现存于世界著名大博物馆里的亚洲文物,又有几件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到达西方的?

  和这个国家跌宕起伏的命运一样,女王宫被发掘后经历了盗窃、修复、战争破坏和再修复的漫长过程。所幸,在国际社会和柬埔寨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今天这颗“高棉艺术之钻” 仍然熠熠放光。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