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名家轶事 >> 正文
雕刻名家:陈敬祥《求偶鸡》是怎样被命名的?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7:15 点击:
1957年,全国工艺美术界艺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展示会上,一个叫“鸡笼罩”的寿山石雕刻作品引起与会代表们的注意。
一只母鸡被套在笼子里,它焦切地伸出头向外张望;
一只公鸡跳到笼子上,它正使劲低着头,向笼内探寻;
笼子旁边围绕着壮年的鸡群,扑剌剌地煽动着翅膀,似乎都沉浸在爱情的渴望中……
loudiao001.jpg 2011-10-14 11:33:27 上传 下载附件 (60.04 KB)  
chenjingxiang003.jpg 2011-10-14 16:51:35 上传 下载附件 (100.04 KB)  
因为寿山石硬度小,这样的雕刻形式是过去的老艺人很少甚至避免尝试的一种雕刻形式。Cdn-WwW.2586.WANg那么,他的作者是谁?这件作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1949年10月1日以后,举国上下沉浸在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工作热情中,创新成为传统工艺的主题。新成立的福州寿山石雕小组也不例外。那时,20啷当岁的陈敬祥尤其爱琢磨新鲜事物。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对鸡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陈敬祥大胆构思了一个镂空雕作品,并将它取名为《鸡笼罩》。
chenjingxiang001.jpg 2011-10-14 11:33:27 上传 下载附件 (29.91 KB)  
在北京,陈敬祥的新作吸引了画家华君武的注意。全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说:“这鸡笼雕得精绝了。笼顶的公鸡颜色也美极了;嘴往地上啄,尾巴翘起,这姿势也美丽极了。它似在向笼里的母鸡求爱;那笼边的几只公鸡也扑刺刺地,似也沉浸在爱情的狂热中。我想把作品改名为《求偶鸡》,似乎更恰当些。”
被华君武重新命名的《求偶鸡》很快就在《人民画报》和《大公报》上刊登出来,北京轰动了,香港也轰动了。
此后,陈敬祥又雕刻了许多《求偶鸡》,而他的其中一件作品还曾被保存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1956年,福州市评选“石雕名艺人”,评选的标准除了技艺精湛,艺德高尚外,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要素。年仅29岁的陈敬祥获此称号,而与他同时当选的另外五人——郭功森35岁、林寿堪36岁,黄恒颂44岁,周宝庭49岁,林友清62岁。
经历过这段心有余悸的日子,陈敬祥却还是喜欢琢磨着怎样将他手中的寿山石变成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作品。
刻了一辈子寿山石的陈敬祥不善言谈, 80几岁的他还在不断挑战新鲜事物。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