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法名家 >> 正文
张瑞龄:以书传道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44:56 点击:



    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的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年近古稀仍笔耕不辍。几十年来,他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历经岁月沧桑却矢志不渝。他习汉临魏,追唐研宋,汲古而不泥古,博众家之长,舍传统之短,终成一派,其书法结构严谨、方正奇妙、稳健灵动,呈现出一位书法家良好的艺术修养。

  出生于河北唐山市开平镇,当代著名书法家、教授、研究员,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他小楷、中楷、大楷、行楷皆擅,其作品被誉为“中华第一楷书”,还有“三代领导人,一代书法家”的美称。出版有线装本《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华夏正气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20多种书法字帖。

  张瑞龄幼年生活在一个弥漫着文化气息的商人家庭,父亲尊崇孔孟之道,家藏丰富。Cdn-WWW.2586.WaNG

  在父辈文化的熏陶下,他6岁习字,60余年如一日,潜心钻研,专攻楷书,小楷、中楷、大楷、行楷。据张瑞龄讲,他学书法并没有拜过老师,全靠自学。五六岁时,他常去一个小伙伴家玩,小伙伴的爷爷天天写字,他就喜欢在一旁看,因此受到启发,自己回家也找了毛笔写字。没有老师,就买本字帖临写,慢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小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书法,那时候也没有书法家的概念,就是见了书法非常的喜欢。”

  为了学好书法,张瑞龄从临帖起步,以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禇遂良等前辈书法家字帖为师,从先哲们的书法作品中探索艺术的真谛,在千丝万缕的天籁物象中品读艺术的精品妙构,融汇诸家之长,最终成就了自家面目。

  张瑞龄的楷书既有老一辈书法家的深厚功力,又有传统文人的丰厚学识;既有江南人的灵性又有北方人的豪放。他书写的楷书作品宁静、大气,结构上紧下松,端庄沉稳,风神古朴而金石有声。

  正如书法家王羲之指出的,“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张瑞龄的作品汲取二王笔意,既有颜柳风骨,又有欧体俊秀和赵体灵动之气,小楷书疏朗爽健、行书收放有度,大楷古朴大方,无论是运笔、结构、骨力气势还是韵味,都颇具大家风范。

  古人说:“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 用张瑞龄自己的话说,“学字60年,直到六十七八岁才真正形成”。人们通常都说应先学楷书,打好基础,然后再学行草。张瑞龄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学书法不一定从楷书入手,“跟运动员一样,哪个是基础?没有。竞走就是竞走,跳远就是跳远,举重就是举重,不能说我先练什么再练什么,那样就把大好时光浪费了。不是说我爱好隶书,也得先把楷书写好。当然楷书在生活中用得多,有楷书的底子可能更好”。

  书法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张瑞龄看来,自己书法境界的提升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古代书法家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从小就学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经典,应该说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书法作品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很难达到那种境界的。现代人,之所以很难练好书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少,自然那种书法的意境就很难达到。”

  人贵品格,书贵个性。张瑞龄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在各种书体上,苦下功夫,百炼成钢,作品终获得诸位艺术大家的肯定,赢得了艺术同行的广泛赞誉。(记者 宋永春)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