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法名家 >> 正文
陈振濂:当代书坛的浙江样本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45:03 点击:

陈振濂:当代书坛的浙江样本

  \

  陈振濂

  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书法的一次嬗变——6月9日至26日,浙江美术馆将用6大展厅同时推出“社会责任一一传播,阅读,创造:陈振濂综合书法群展”。它以真人真事,它用真诚真心,把观者引入到前所未有的绝妙佳境——作为大展的第一部分:“壬辰记史”和“民生叙事”如此牢牢地生长在我们悠长的记忆之中——那些难以割舍的文脉相连,那些如数家珍的平凡小事,那些可歌可泣的青春理想,那些坚毅刚强的人生追求……犹如一幕又一幕鲜活的历史剧,传递出格外充满温情而又感人至深的意蕴。

  时代与生活

  就像3年前,陈振濂的延安之行。每一回潜入历史都能得到的声响那样,来自于思想积淀和文化情怀的感召力,不管经历了多少个寒来暑往,曾经尘封的信息一旦被打开,随之而来的千言万语,犹如长江黄河,滔滔不绝,给人带来无限丰富而多样的感受。cdn-wwW.2586.WaNg

  这感受,亦如陈振濂追问自己一样:火热的时代,火热的生活,火热的书法,我们该如何书写?在这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里,陈振濂看见自己留在洁白宣纸上的那一行行故事,密密麻麻,说也说不完。然而,它们却像根一样牢牢地生长在了他的心间。

  这是一部厚重的“壬辰记史”。这是一本抒情的“民间叙事”。

  陈振濂用全新创作的500余件精品将这两大主题串链成珠——以2012年所发生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国际资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人文精神、教育科技、国家政策、道德建设、市政管理、民生需求等内容为创作题材,以行草隶篆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观众,使习惯于抄录唐诗宋词的传统书法艺术,因赋予其可“阅读”的时事内容和民生故事,更贴近今日之时代大众之生活,从而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而真实的书法在当下的时事记录与艺术文献。

  这,也并非陈振濂在抄录时事新闻。他是将每日可圈可点的新闻事件,还有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用自己的心语释文创作成篇,可歌可颂,可品可读。

  自壬辰前夜开始,陈振濂便孤独地守在书房用毛笔读报记事。令人欣喜的是,陈振濂更敞开大门走向生活,用微博征集百姓的所思所想——

  “民工网上购票难——壬辰春运首倡网上购票,并查验票证,然用心虽好,奈绝多民工不上网,排队购票又不可得,遂坠困境,不得已上书铁道部。改革30年,中国各领域每出台新规,极少会作充分评估,虽用心甚好,奈结果甚差,叹叹。故知改革攻坚之大不易,亦知社会管理之任重道远也。”

  ……

  文人字、学者字,才情字,挺秀的线条里,似乎能听见行草奔腾的激情——一张张,一页页,犹如翻开的一部当代中国史:“户籍改革”、“故宫换帅”、“奢侈品消费”、“民营书店困境”、“医院防暴”……一条条,一件件,关乎国家和大众命运的新闻跃入眼帘,令人感怀万千。

  那是春日的一个午后,青瓷碗里墨香蕴茶香,看似正在品读美妙诗句的陈振濂却口中喃喃自语道:这真是首民间讽喻诗啊!

  于是乎,宣纸上又落下了这段文字——“诗盛于唐,元明以后,诗不足观。今日乃由白话文时代,古诗仅为雅玩而已。然近见诸首民间讽喻诗,颇见奇思:幼女辍学卖豆芽,老父打工走天涯。日背砖块汗如雨,夜宿工棚霜似花。停烟酒,不喝茶,分分积攒寄娇娃。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

  写到这里,陈振濂抬头望望天花板,重重地在边款上落下:“读此小词,但凡有良知者,宁不色变以自愧乎!”

  几乎是匍匐在行草隶篆上,陈振濂把一颗颗真诚的心,化作一枚枚殷红的印章,深深地镌刻在每一幅作品里,那情景令人过目不忘。

  然而,这种板块式的区分形式,并不能充分而完整地表达陈振濂内心的情感。于是,他又在每张作品落款处添写了一条“感言”,就像心与心的碰撞融合,就像花开花落的声音,带着靓丽的芬芳和深情的歌吟,让他在美妙书写时体悟着对火热时代,对现实生活的无限感念。

  在陈振濂看来,美有很多种,美有很多意义,美有很多的表现方式,美也有很多载体,而今天陈振濂书写的正是一种大美——它是高亢的、坚硬的,更是铿锵有力的。

  然而,当陈振濂在某天发现书写的视线其实并非完全依赖于读报时,就想到了还有那数以万计从民间征集而来的“民生叙事”——推开门棂,窗外竟是一地亮丽的阳光。“我忽然觉得,每一束阳光都是一颗鲜活的种子,生生不息;每一滴墨汁,都是一颗鲜活的心脏,跳动不止……”久久伫立,陈振濂自问:这就是书法?抑或是创新?

 
 书法与书写

  陈振濂,为何要“壬辰记史”?陈振濂,为何要“民生叙事”?

  那是今年的农历春节,窗外飘然而至的雪花,捎来令人牵挂的消息:民工网上购票不易。整个春节,陈振濂闭门思过,坐立不安,一条条值得记录的新闻勾起了他书法创作的欲望。

  然而,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这一系列的问号,逼迫着陈振濂扪心自问:我是否该用书法记录一部相对完整而真实的当代史?

  陈振濂深知,中国书法发展至今,其实用价值已经丧失殆尽,仅余其作为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几千年来,尤其是钢笔诞生后,书法作为一种纯审美对象的艺术品,其创作内容、手段究竟是怎样的,亦即陈振濂所说的书法应该“写什么”和“怎么写”一直困扰着书法界。

  既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古人,这不是谁都敢提出来做得到的,这需要很大的学术勇气和深厚的创作功底作支撑——无疑,陈振濂对“壬辰记史”和“民生叙事”的书写,是对中国几千年书法传统的一次革命。他在冲动与冷静思索后完成的500余件作品,是那么清新怡人,却又厚重无比。

  这股清新之风,从遥远的延安刮来;这股厚重之风,从延河岸边吹来——《讲话》就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艺术为人民”这5个闪光的大字。而由陈振濂和大众百姓共同书写的“壬辰记史”与“民生叙事”正是对这句话的真诚诠释:书法不仅仅是抄录唐诗宋词而无关时事的雅玩,它应该恢复它上古时期作为承载时代记录文献的人文功能,尽管这样的传统已经失传了上千年。但应该把书法从文人自娱自乐的书斋中拉出来,拉向火热的当下社会生活。直接用艺术来记录与反映民生诉求,反映时代主题。

  “只有承载历史的作品才能长留人间,只有深入生活内核的作品才能感动大众。”可以说,“壬辰记史”是陈振濂对这个时代的解读——“加大教育投入”、“培育耻感文化”、“外语热汉语冷”……像是不断在眼前翻飞的精灵,也像及了书法飞舞的墨色线条。

  辛卯岁尾,陈振溓记提笔“呼唤文化立法——两会期间,例多代表议案,予倡浙江当先生文化立法,以为全国先。盏建设文化强省,当以立法为前导。然遍观全国各省,尚无此认识,故吾浙先行,可为率先立一标标垂范。”

  壬辰前夜,陈振溓记提笔书写“城镇化之偏——报载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以此为中国经济发展之利好消息。然推进城镇化与减少农民,实以农村与农民利益受损为代价。良田被占,劳动力流失,环境遭破坏,尤以农村进城务工者已达二点五亿。然其权益保障仍处低端,故吾?城镇化进程当减速而求高质量,否则社会成本巨大,于城市发展均衡,亦非吉音。”

  “这样的书写是我书艺30余载的第一次呈现。”陈振濂一语道来:面向社会,表现现实生活永远是书法家的母题,走出象牙塔的艺术一定是最灿烂的。

  陈振濂坦言:“古代书法本来说是记录社会时代的书写,但古代没有书法艺术展览。今天我们有书法展览,却不再去记时述史,与现实社会脱节;故尔在当下的书法艺术展览中,我重新强调对社会的承载责任。”

  不是吗?本次大展正是一种颠覆宋元以来书法既有书斋传统的大胆改革。

  如果说,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他是历史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那么对个体生命及其艺术历程之研究,则是关系到文脉传承的更为宏观的大课题。书法家是否要用他的全部生命过程,印证这样一个普遍的道理——唯其将自己的精神追求融汇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大潮当中,作为个体的生命才因此而获得美丽的升华,作为公共记忆的历史才因此而获得更为丰厚的积淀。

  于是,陈振濂在激动中决定书写这部“社会责任”——“若说今天书法之不及古人,我以为首先不是输在笔墨技法上,而是输在文献与文史的价值上;古人的书法是历史的承载,书可证史;今天的书法只是观赏品和雅玩,可有可无,两者之间,不可以道理计也。”

  懂了。陈振濂无疑是想在这个大展中,倡导当下的书法创作,要用一流技法去诠释一流思想,强调书法原有的文史、文献功能,并不是好事之举,而是有着现实针对性的。它告诉我们:仅仅靠抄录古诗文而没有真实自我内容的书艺,即使再有妙不可言的形式风格技巧,也很难成为时代的标志。别无选择,因为这样的书法中缺少思想与历史的承载力,缺乏文献意义。

  在书写的这些日子——一双睁眼看世界并且会流泪的眼睛,其实是连接着陈振濂心底的两条河,它们以柔软的姿态在他书写中构成了另外一种心灵支架,并以稳定三角的形式支撑起了他的全部书写。几乎每个夜晚,陈振濂都挥墨至凌晨。“这时,我忽然明白了所谓书法家不过一个名称而已,重要的是我的眼睛、心灵以及温暖的书写过程。”就这样,在泪水与感动划出线条飞舞般的声响里,一个别有洞天的词涌现了出来——悲天悯人。

 

 土地与人民

  从来没有人能真正认识过一条河流。而谁,又会真正认识这片土地?

  从来没有人用书法记录过一个时代。而谁,又会真正认识这个大展?

  万物有源,静水深流。正如滚滚延河水传来的声音,久久回荡在陈振濂的心间——你是谁?为了谁?

  “我,是黄土地养育的儿子。无数次地,想要将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揽入怀中;但是,我不能。在书写“壬辰记史”和“民生叙事”这种或沉重或悲情或慷慨或激动里,我猛然从发现:它,书法这片广袤的土地,是一片海,一片漫无边际的墨色大海;而我,不过是一滴水,如尘埃一样的一滴水。在它的怀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不断书写的理由。”

  于是,陈振濂和这个大展之间的定位,就这么清醒而明了地确立下来:用手中的笔书写火热的时代。而当他真正将土地上的人民用书法记录下来的时候,才明白,所有的书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开始。所幸的是,毕竟是已经有了这种开始;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这种开始更重要的呢?

  从辛卯年岁尾,到壬辰年春上,陈振濂一直穿行在“壬辰记史”和“民生叙事”这片书艺的土地上,一直在苦苦地记史与叙事中寻求一种表达。他知道,深入灵魂的表达即是一个民族、一片土地、一群人民最需要的表达,是睿智而又深刻的——这是书家的使命与担当。

  夜深人静,灯光如昼。阅读这些来自生活中的动人故事,亦如万花筒班绚丽多彩——“他穿着皱巴巴的衣裤/帆布鞋/发型凌乱而单调/他每天的动作/就是送出水和取回桶……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始终面无表情/一个机器人/不说话的/每次见到他/他就是那么认真/好像送水是他的天性/重复地送/简单的动作/他都很认真/给人以安宁的感受/未来/如果还有未来/我想,他的未来仍然/是送水”。

  人间亦有苦难,人间更有大爱。在春日温暖的台灯下,陈振濂用一篇篇溢满心灵深处的释文,书写着对这片多情土地的无限眷念。

  壬辰春,陈振濂书于孤山之送水工沈正华:送水工某青壮而有苍老之相,每遇必在街头巷尾,或电梯口。衣皱发乱,廉价帆布鞋,驾一摩托,日日奔波,于民居送水取桶,寡言无语,一机器人也。然事工安宁而认真,虽人不屑而已,晏如也,以是视我辈浮躁能无愧乎?劳动光荣。倘一生皆为百姓送水,晨夕不懈,造福万家,岂可以送水而贱之哉?

  壬辰春,陈振濂书于西溪之段国勇述行乞诸相:行路匆匆,十字路口地道有盲人倚墙抱琴而坐,琴声噪杂,如泣如诉,焦虑急切状,尽内心不平。茶缸有硬币二三,吁天涯沦落人也。未几步又见街头老者露宿,瘦骨弱体。其侧一壮年乞讨,沙哑其声,以博怜悯。噫!行乞亦有善恶真伪之别耶。思之不禁颤然凛然。

  ……

  心中有情,笔下有意。陈振濂在解读和书写这些释文时,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气阿成。“因为阅读和书写这些民生故事,就如同拆开一件件珍贵的礼物。”

  留下的是书艺,收获的是创新。整个书写过程,陈振濂所有的心灵和情感,都在诠释着两个词——土地和人民。于是这两者,构成了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和火热时代,没有什么可以取代。

  故尔,“壬辰记史”和“民生叙事”都是以书法形式来呈现社会的一次新尝试。“试想,假如我坚持10年创作6000件作品,那该是一部多么厚重的当代史”——这或许不是陈振濂一时的兴致索然,但也绝不是陈振濂短时间内的一种创作选择。“这应该是我一生都会坚持的创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陈振濂期许:在这个大展之后,书法能走出文人书斋,走向火热的当下,将触角延伸向社会各领域,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维系所在,也是艺术家应具有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

  于是,陈振濂真诚地邀请那些在他书写中已经相识和即将认识的朋友来到展厅,哪怕仅仅是出于简单的阅读——大展的书艺很灿烂,“壬辰记史”很深厚,“民生叙事”很动人。因为,在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有着最辉煌的书法文化与最伟大的人民!

  陈振濂,一个值得艺术尊重的人!

\

  民生叙事之《沈正华述城市送水工》

  送水工某青壮而有苍老之相,每遇必在街头巷尾,或电梯口。衣皱发乱,廉价帆布鞋,驾一摩托,日日奔波,于民居送水取桶,寡言无语,一机器人也。然事工安宁而认真,虽人不屑而已,晏如也,以是视我辈浮躁能无愧乎?劳动光荣。倘一生皆为百姓送水,晨夕不懈,造福万家,岂可以送水而贱之哉?

  民生书法之一,壬辰,陈振濂书于孤山。

\

  民生叙事之《Miranda巴微博述外婆青花罐》

  自幼喜青花瓷,外婆床头柜有青花罐一,内盛香糕若干,每央外婆乞糕,闻松脆香甜,外婆笑吟吟取之,遂成童年最美记忆,故今日凡见瓷罐,必浮现外婆床头青花罐焉。亲情珍贵,孰有逾于此乎。祖孙之情藉一青花罐香糕而栩栩欲活,妙哉。颐斋品得。

  民生书法之三,壬辰三月,陈振濂于杭州。

\

  民生叙事之《徐乐萍述父母之爱》

  少时为父母掌上明珠,学钢琴学舞蹈学设计,而最喜看新娘。鞭炮声起,必随看其后,梦想长大自为新娘,如今已嫁作新人妇,又得子以奉慈颜,天伦之乐,无有逾于此者,乃敬拜鞠躬于严父慈母,座前祷曰:父母大人在上,是女儿一生不变之感动与牵挂。

  民生书法之四,壬辰,陈振濂于一木九石居。

\

  民生叙事之《雅珠陈微博述应试教育之弊》

  周末携小女散步,见老者舞壮者策,小女问曰:何时亦能不写作业,不上培训班,如爷爷奶奶休闲轻松耶?学习本为丰富人生,今竟成沉重压力,抱撼忍苦,窘于应对。吁嚱。应试教育扼杀儿童天性,能否深省?

  民生书法之五,壬辰,陈振濂于湖上。

\

  民生叙事之《段国勇述行乞诸相》

  行路匆匆,十字路口地道有盲人倚墙抱琴而坐,琴声噪杂,如泣如诉,焦虑急切状,尽内心不平。茶缸有硬币二三,吁天涯沦落人也。未几步又见街头老者露宿,瘦骨弱体。其侧一壮年乞讨,沙哑其声,以博怜悯。噫!行乞亦有善恶真伪之别耶。思之不禁颤然凛然。

  民生书法之六,壬辰春,陈振濂书于西溪。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