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篆刻艺术 >> 正文
明清篆刻艺术的复兴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54:52 点击:

  明清篆刻艺术的复兴

  我国的篆刻艺术经过中古长期的沉寂之后,明清流派印章的崛起,使

  篆刻艺术走出低谷,形成了可与秦汉相媲美的第二个高峰。其主要标

  志是:

  一、印材以石代铜,为解决“篆”与“刻”的分离提供了条件

  篆刻是书法与雕刻的兼施并用。古代使用的印材硬度很大,难于镌刻,

  印章的制作一直是由书法家书篆,再由印工刻铸而成。‘篆’与‘刻’

  的分离,严重地妨碍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同是书篆,在面积较大的纸上与在方寸大小的印面上有很大差别。书

  法家只管书篆,引不起他们对篆刻的兴趣,推动不了他们对篆刻艺术

  的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由于文字的演进,印工多不通晓篆书,因而对篆刻常失去

  严肃性而变“诬”,失去艺术性而流于“俗”。印材以石代铜,为文

  人自篆自刻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条件。

  谈到采用石印材为谁首创时,往往把它挂在元末明初的画家王冕(号

  山农)名下。从出土实物来看,古代石印虽少,但在战国、秦汉、魏

  晋时确已有之。王冕用乳花石刻的印章,实物未见流传,从他的书画

  作品上可以找到印迹。cdN-WwW.2586.waNg如“王冕”(见5-1图)“王元章”(见5

  -2图)“元章”(见5-3图),“文王子孙”(见5-4图),

  “会稽佳山水”(见5-5图)等等。线条朴茂、遒丽,颇有刀味,

  从中可以看出汉印对他的影响。可惜他隐居于偏僻的九里山中,用石

  刻印之法未得流传。

  明代文彭对石印材的应用与推广起了重要作用。《印人传》说他先前

  所用的牙章多是亲自书篆请别人镌刻的。一日他过西虹桥,偶然购得

  灯光冻石四筐。制成石印,晶莹夺目,易于镌刻。从此自篆自刻(作

  品见后),冻石之美名遂流传四方,为篆刻家广泛采用。

  石印材的应用,既为文人自篆自刻提供了理想物质条件,从根本上解

  决了“篆”与“刻”相分离的矛盾;又是明清以来篆刻艺术特有的

  “刀石味”形成的重要基础。石印材吸引文人竞相耕石。

  艺术是人创造的,文人有学识、善思考,通过技法追求意境,努力创

  新,力矫时弊,一扫““诬”“俗”之气。石材的广泛应用,既推动

  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又促进了明清篆刻艺术表现技巧的变革。可以说

  是篆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印谱、印论的繁荣,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临摹可以说是学习传

  统篆刻艺术的唯一方法。对秦汉优秀古印汇集成谱,始于北宋杨克一

  的《集古印格》,但此谱早佚。有人统计从此至元末明初250年间

  ,只有十六家汇辑印谱。而且存印不多,又系翻摹,不免形神隔膜,

  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古印的风貌。

  明清以来,汇辑印谱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从隆庆辛未(1571年)

  至明末的60年间,以秦汉原印钤拓的大型印谱,有顾汝修的《集古

  印谱》,范大成的《集古印谱》,郭宗昌的《松谈阁印史》等,这三

  部印谱共集古印五千三百余方。至清代汇辑古印谱者就更多了。有的

  版本之巨,集印之多是惊人的。如陈介祺所编《十钟山房印举》计一

  百九十一册,集古印一万零二百八十四方。这不仅在当时是空前的,

  即使今天也是少见的。

  这些用原古印钤拓的印谱,准确、美观地再现了秦汉古印的本来面目。

  对后学者继承篆刻艺术的优良传统,纠正流传中的陋习,推动篆刻艺

  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明清以来以木板翻摹的古印谱就更多了。这类印谱虽难以传真,有失

  古印之真髓。但它生产快,流传广,有利于普及。同时翻刻本身也是

  临摹古印的一种方式,亦有助于学习篆刻的优良传统。古钅尔、汉印

  虽艺术性较高,在当时只是持信的工具,并不被视为艺术品,所以不

  会有印学产生并流传下来。

  石印材的应用,使一些有艺术修养的文人参加了篆刻的全过程。实践

  使他们认识到如不开展印学的研究,篆刻有重新回到纯制作的老路上

  去的危险。自第一部印学论著《学古篇》在元代产生后,明清的印学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从1569年徐官的《古今印史》算起,至明

  末这70年间就有20多部有分量的印论问世。对篆法、笔法、章法、

  刀法、情趣、意境,乃至对古印的临摹,继承与创新,艺术批评等方

  面,都有较深刻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负有指导作用。印学

  论著的发展,对明清流派印章的崛起,有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三、名家倍出,形成了许多流派

  我国的篆刻艺术自隋唐后,艺术性渐趋低落。至明初,官印九叠篆屈曲

  盘绕,私印粗俗杂芜,文字悖于六书,秦汉的优良传统已很淡薄。作为

  流派篆刻家先锋的文彭、何震等,拉开了篆刻复兴的序幕。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诗书画均有其家法,对文字学深有研究,精通六书。他主张篆刻应以六

  书为准则,继承秦汉优良传统,力矫屈曲乖谬之时弊。治印篆法介于秦

  篆、汉篆之间,方圆兼备。印材以石代铜。以精美的边款题记扩充丰富

  了印章艺术天地。其作品以安逸典雅,沉静清丽为基调,刻意追溯汉法,

  亦有宋元遗风。如“七十二峰深处”(见5-6图)“文彭之印”(见

  5-7图)“文彭之印”(见5-8图)“文寿承氏”(5-9图),

  “寿承氏”(见5-10图)“琴罢依松玩鹤”(见5-11图)等印。

  文彭对明清的篆刻复兴起了重大作用。一是,推广石印材,引起了篆刻

  艺术的重大变革;二是,为后来的篆刻家指出了雅正的道路,对篆刻艺

  术的发展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何震(约1530—1604)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安徽徽州

  (今江西婺源)人。他的艺术态度十分严谨,主张篆刻应以六书为准则,

  声称“六书不精益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决不信”。《印人传》称赞

  说:“主臣印无一讹笔”。

  他治印初师文彭,后受汉印影响,取法广泛,能“集诸家之长,而自为

  一家。其体无所不备,而各有所本”(李流芳语)。他娴熟地掌握了石

  性,采用长驱直入的冲刀,痛快淋漓。《印人传》称他为猛利派代表。

  一时异军突起,称雄印坛,与文彭齐名,世称“文何”。印作如“笑谈

  间气吐霓虹”(见5-12图)“听鹂深处”(见5-13图)“延赏

  堂印”(见5-14图)“兰雪堂”(见5-15图)等印。

  在文彭、何震的倡导下,篆刻成为文人的时尚,争奇斗妍,流派竞起。

  明清以来主要有:以文彭为代表的“吴门派”,以何震、程邃为前、后

  期代表的“皖派”,以苏宣为代表的“泗水派”,以汪关为代表的“娄

  东派”,以丁敬为代表的“浙派”,以邓石如为代表的“邓派”,以黄

  士陵为代表的“黟山派”,以吴昌硕为代表的“吴派”,以及现代以齐

  白石为代表的“齐派”,等等。

  在众多的派别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是“皖”、“浙”两派。明清

  的篆刻艺术通过皖派而接踵秦汉。而皖派又不拘汉人成法,不随时俗,

  在汉印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后人作出了典范。以丁敬为代表的浙派

  诸子的印作艺术价值较高,其共同特点是:结构简朴,用刀挺拔苍劲,

  兼采秦汉以来各家之长,孕育变化,勇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

  磅礴之势,风靡印坛二百多年,影响深远。

  但从“文何”至皖浙两派有些篆刻家受复古主义思想的约束,谨守汉法,

  以缪篆一体为宗。邓石如出,以小篆、碑额等书体入印,赋予了篆刻艺术

  以新的生命力。明清以来,著名的篆刻家很多,因篇幅有限,仅介绍以下

  几位供初学者借鉴。

  吴让之(1799—1870)初名廷,字载熙,后字让之(攘之),

  晚年别号方竹丈人、让翁、晚学居士等。江苏仪征人。篆刻由汉印入室,

  后学邓石如,继承发扬,赫然成家。其晚年作品甚或在邓氏之上,吴昌硕

  “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吴让之治印章法平稳老实,沉

  着劲健,多以小篆入印,不强作异态,力求展势,虚实分明,质而不滞。

  如“观海者难为水”印(见5-16图)六字作三行,平分印面,字字上

  密下疏,上束下展,疏密得当,虚实相生,自然天成。对称之中有匀称之

  美,匀称之中有变化之妙,他自己把该印列为“神品”。

  吴让之以书入印,以刀书石,刀笔相融,笔意浓郁。清代姚正镛说:“让

  老刻印,使刀如笔,操纵之妙非复思虑所及,……深得篆势之精蕴,故臻

  神极。”如“实事求是”印(见5-17图),用冲刀刻成,爽捷劲健,

  细致地表现了线条的变化。落笔、收笔清清楚楚。“事”字的“彐”部三

  横落笔稍重,又各不相同,有平斜之异。“求”字下部的四点,虽左右对

  称,但起笔处各有变化。全印笔意浓郁,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笔相融,

  炉火纯青。

  吴让之的刀法非凡,执刀如笔,善于用腕,能八面用锋,浅削轻披,老苍

  遒劲,得前人之所未有,被识者誉为“神游太虚,若无其事”。如“汪”

  印(见5-18图)以冲、切刀结合刻成,充分发挥了切刀的作用。富有

  轻重、快慢、顿挫、疾涩的变化,刀意质感强,神情凝注,自认为是“六

  十二岁得心之作”。

  赵之谦(1829—1884)字叔,号悲、冷君、无闷等。会稽(今

  浙江绍兴)人。是晚清有独特个性的篆刻大家。治印初学浙派,继而涉猎皖

  宗及秦汉玺印。集诸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如他在“树镛审定”印(见5-1

  9图)跋中说:“悲作此,有丁邓两家合处”。在“赵之谦印”(见5-

  20图)的边跋中说:“龙泓无此安详,完白无此精悍”。赵之谦治印取材

  广泛,善于将古代的镜铭、权诏、钱布、碑额文字的妙处熔冶于印作之中,

  风貌多变,意趣清新,为“印外求印”开辟了广阔道路。

  如“丁文蔚”印(见5-21图)用单刀法,刻汉将军章。用刀泼辣,留红

  大胆,线条挺劲方折,有《天发神谶碑》的酣畅淋漓之势。正像他所说:“

  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松江沈树镛考藏印

  记”跋)。后来齐白石从此印受到启发,又参汉凿印的意趣,创造出独特的

  艺术风格。

  赵之谦在章法上比较重视疏密对比,有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意趣。如“二

  金蝶堂”印(见5-22图)线条很粗,但不呆板。方圆相渗,刀法凝炼厚

  重,既表现出汉铸印的浑朴气息,又有新意。疏密离合,严中有放,“蝶”

  字密到只有几个斑驳的红点,“二”字却留下大片红地。但密而不塞,疏而

  不散,疏密映辉。如此大胆的疏密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赵之谦治印要求“有笔有墨”,刀笔结合,互为补充。如“赵之谦印”(见

  5-23图)除疏密、线条的对比、呼应之美外,每字的起笔、收笔处,均

  可见笔意。落笔有轻有重,收尾处有篆书笔致。用刀俊俏遒劲,如折钗股,

  刀锋显现,稍有残破更添辣涩的韵味。

  赵之谦首创魏体书阳文入款,兼及各种画图(详见款法一讲)。匠心独运,启

  迪后人,影响深远。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仓石,号苦铁、缶道人等等,是晚

  清杰出的篆刻大师。治印初学浙派,继法吴让之,且出入秦汉玺印,借鉴封泥

  、瓦甓,又取金文、陶文、碑额、砖瓦文之精髓与石鼓文糅合成一种雄浑、苍

  朴、劲健、灵动的书体入印。形成了斑驳高古,沉雄遒健的新风,即使小印亦

  有寻文之势。如“小名乡阿姐”印(见5-24图)的书体,既有石鼓文的遒

  劲,又有砖瓦碑额的结体,章法变化万千,又统一协调,边框残破大胆,三边

  基本呈空白状,但底边较厚,在方寸之内有千里升空之势。可见大师匠心独运。

  吴昌硕治印是把边格与印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章法构思的,在多种矛盾因素中

  求统一,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在字法、章法、刀法上都能体现,虚实相生,疏

  密有致,拙中富巧,自然生动,奔放不离法度,精细而有气魄,边线与印文浑

  然一体,相映成辉。如“泰山残石楼”印(见5-25图)五字的分布,大胆

  地采用了田字格,让“泰、山”二字合占一格,书体古拙刚健,有汉砖文之趣

  ,并参有古泉的韵味,线条或粗或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自然

  生动。印文与边或并或连,避实就虚,残破之处,笔画有夺框而出之势。

  拙中藏巧,也是吴昌硕常用的一种手法,借助某一笔画的流动而使全印皆活。

  如“仓硕”印(见5-26图)笔画多横平竖直,虚实关系处理较好。但“仓

  ”字较拙,故将“石”字最下一笔加厚,“页”字最后一笔曲折垂曳,使全印

  皆活,巧拙映辉,生动别致。

  吴昌硕所刻边款亦很有特色,早期用楷书,较方整,中期变为明快辛辣,晚期

  则着重于气势(详见边款一讲)。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号倦叟、黟山人、

  倦游窠主等。安徽黟县人。是近代著名的篆刻大家,治印初学邓石如,继学吴

  让之,兼受赵之谦的影响,复取径秦汉玺印,取材广泛。作品特点:平正而奇

  险,精巧而拙朴,挺劲而秀逸,内蕴丰富。黄士陵治印主张线条平整光洁,方

  刚朴茂。着重追求汉铜印光洁妍美的本来面貌,不赞成“破碎”、“敲边”。

  如他晚年的斋馆印“古槐临屋”(见5-27图)印文布置疏密任其自然,突出

  书法意趣,用刀光洁,如切玉凿金,不多修饰,注意表现笔意,将有些笔画刻

  成上粗下细,极尽汉器凿款之味。朱白之间充满了率真之感。黄士陵精于章法

  处理,“尤长于布白,方圆并用,牝牡相衔,参伍错综,变化不可方物”

  (邓尔雅语)。善于把多种矛盾因素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季度”

  印(见5-28图)取法秦诏版文字,布局保持了书法的自然形态。“度”

  字为求匀称稍作变动,“季”字上部用两圆笔,“子”字上部呈倒三角形,

  突出笔意。全印巧妙地把直线、斜线、折曲线组合成一个协调和谐的有机整

  体,自然生动。

  黄士陵篆刻的艺术特色,是他精研古代文字,致力于“印外求印”的结果。取

  材广泛不限于某一时代,常合秦汉玺印文字与钟鼎、泉布、镜铭、碑版、陶瓦

  文字于一体。如“婺原俞旦收集金石书画”印(见5-29图),竟取六种古

  铜器铭文之精髓与小篆合于一印。布局随形变化,欹斜中有平稳,圆转寓以方

  直,方整而带险劲。特别是“旦”字之圆与“石”字之方形成强烈对比。笔画

  长短参错,结构严谨,自然天成。气韵古茂峭拔,涩辣而又明快。如此佳作绝

  非妙手偶得,而是呕心沥血经营的结果。

  黄士陵特殊的刀法,是其印风的表现手段之一。他善用薄刃冲刀,干脆利落,

  一气呵成。生辣雄劲,力能扛鼎,犹如切玉凿金,不多修饰。因此线条光洁,

  挺劲猛利,尤其是有时将刀痕冲出笔画之外端,更显得悍险劲。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