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舞蹈 >> 舞蹈资讯 >> 正文
“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与舞蹈艺术家孙玲面对面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26:58 点击:

 

    孙玲和大学生一起跳起了舞蹈《石榴花》。cdN-WWW.2586.wanG孙玲 1935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参军,1989年离休。新疆军区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任自治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委员,曾12次荣获全国、全军优秀舞蹈创作一、二等奖。独自与合作主持编导的舞剧、歌舞等共30余部,代表作有《奶茶舞》、《葡萄架下》、《萨拉姆,祖国》等。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刘新华 徐娜娜摄影报道)5月23日10时30分,新疆大学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四楼会议室里,40余名新疆各高校师生与舞蹈艺术家孙玲,就她的自传体散文《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当身着红色纱衣、白色蕾丝花边裙子的孙玲来到读书座谈会现场时,所有的人起立为她鼓掌。

    当天,新疆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举办了“读书·励志·成长——我与舞蹈艺术家孙玲面对面”读书座谈会,并为孙玲庆祝74岁生日。

    74岁的孙玲是新疆军区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她参军60周年。孙玲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她曾在中南海演出,见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又经历过婚姻破裂、身患绝症等挫折。2007年,古稀之年的孙玲克服病痛,开始写作自传体散文《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她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作品,著名作家周涛给这本书写下了近两千字的序言《一只蝴蝶的自传》。

    在3个小时的交流、提问时间里,师生们积极踊跃发言,表达着自己通过阅读《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这本书,对舞蹈艺术家孙玲的崇敬与感慨。

    “您是位事业的、家庭的、个性的、才华横溢的、女性十足的女性,您是我们女性的榜样”、“您没有上过大学,但我觉得您这一生所经历的事,就是您上过的最好的大学,才有了您现在的辉煌成就”、“您为了一个永恒的自我理想,生比夏花绚烂、爱比烟花寂寞。正因为有了您寂寞的过去,才有了我们不寂寞的现在”……

    面对这些评价,孙玲说:“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我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因为你们充满青春活力,和你们在一起,我会忘记自己的年龄。”

    孙玲说,她给自己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都要像节日一样地生活,要把每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要来不及地去爱,来不及地去快乐……

    座谈会即将结束时,孙玲为大家跳了一段她最爱的舞蹈《石榴花》,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她舞姿飘逸……

孙玲(中)1952年表演舞蹈“克拉木卡姆”。

    第一次见孙玲是今年1月17日,在她的自传体散文《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一书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红色的蕾丝纱衣配一条黑色长裙,难以想像,眼前这位迷人的女性已是年逾七旬的人了。

    阅读孙玲老人的这本书,内心感到震撼。这位在新疆舞坛勤奋耕耘了一生,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舞者,身患绝症,却依然乐观积极生活,她用近一年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自传体散文,她的力量来自何处呢?

    第二次见到孙玲是4月28日,在她的家中,记者与她交谈了近6个小时,近距离地走近这位老者,记者发现,这位七旬老人身上,依然有着如火的热情。

    终生的舞者

    记者:你是一个舞蹈艺术家,现在有人又称你为作家,你更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你?

    孙玲:我自我认定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舞者,一个终生以舞为伴的人。我有一个愿望,当我去世后,能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飞翔在丝绸之路的上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手鼓声响起,热瓦甫琴弦弹起,刀郎木卡姆的醉人歌声响起,麦西来甫的欢乐舞蹈跳起时,我就会出现在舞蹈的上空,盘旋、飞翔、不忍离去,直到舞蹈结束……

    记者:在事业上你是一位成功者,可你一直过着单身生活,感到孤独寂寞吗?有没有想过再找一个能陪伴您后半生的人?

    孙玲:在事业上我算是个成功者,可是在婚姻上,我是个失败者。我有时也会有孤独感,还好,我有儿子的关心和陪伴。由于我经历过婚姻失败,所以对再次进入婚姻有所畏惧,而且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

    因为我是一个舞者,舞蹈给予了我爱和温暖,舞蹈是我终生相伴的情人,舞蹈是我心灵的按摩者,舞蹈使我忘记了孤独。

    记者:你这一生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国家领导人,鲜花和荣誉包围着您,很多人羡慕您有如此丰富的经历。

    孙玲:我是个既不幸又幸运的人。由于职业的关系,我们经常可以去中南海演出,见到过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但是其中最难忘的还是与周恩来总理的四次见面。中国人都讲缘分,我和周总理是有缘分的。

    第一次见总理是1960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文代会,有幸被安排和总理跳舞,当总理亲切问到我的家庭出身时,我因出身不好而受过很多磨难,情不自禁地哭了。总理掏出手绢,让我擦眼泪。

    第二次见周总理是1964年,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途经乌鲁木齐。我们文工团去延安宾馆为总理演出。因为舞台很小,都是演唱节目,只演了一个舞蹈《白衣战士》。周总理观看后,不仅给舞蹈提出了修改意见,还亲自把舞蹈的插曲《白衣战士补军装》改名为《愿听边防胜利曲》,并改了其中的两句歌词。这在我编导生涯中是最难得,也是最难忘的。

    第三次是1965年,周总理出国访问,途经乌鲁木齐,来八一剧场做报告,我又见到了总理。

    第四次见周总理是1976年1月11日,我们去北京参加全国舞蹈单、双、三人舞会演。当天下午四点四十分,总理的灵车开往八宝山。我们几经波折赶到天安门广场时,总理的灵车缓缓地从我们身边驶过,最后一次见总理,竟是泪洒天安门广场……

1954年在北京拍摄电影《婚礼后的晚会》留影,时年19岁。

    坎坷的生活

    记者:你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经历了人生重大的坎坷和磨难,比如婚姻破裂、身患绝症等,可你依然乐观地生活,你的力量来自何处?

    孙玲:我事业上的顶峰和我生活中的厄运同时出现,这种极度对比,已经重复了三次。

    1970年,文化大革命时,我去上海芭蕾舞剧团学习革命样板戏《白毛女》,当我学完回到乌鲁木齐,因为我父亲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所以我不能再留在部队,被宣布复员了(后因纠正错误处理,落实政策,1972年第二次参军又回文工团)。当时真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1977年,是我事业的顶峰时期,我编导的三个舞蹈在北京获奖,当我手捧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奖状回到乌鲁木齐时,因为丈夫的原因,我的婚姻彻底破裂了。

    1990年,也是我事业发展最良好的时期,却被检查出身患癌症。经历了最残酷的手术、放疗、化疗,从肉体上、精神上、情感上,都体验了痛苦的极限。如果我是个神经脆弱的人,一次就可以精神失常了。开始时,我也感到精神上难以承受,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我逐渐的自我调节,从活不下去,到不想活下去,到想活下去,再到想要好好活下去……

    也许是因为磨难太多了,反而将我磨练得由脆弱到坚强,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把灾难当成我的精神财富。

《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

    艰难的著述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写《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这本书?

    孙玲:我一生喜爱读书、写作,我10岁时就梦想长大后当一名作家。离休后,经常写一些散文,发表到报纸上,还受到过好评,所以,我想把发表过的散文结集出版。2007年10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李维青亲自策划,希望我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我的个人命运和舞蹈生涯。

    记者:你在写书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孙玲:我没有读过大学,也不是专业作家,我很担心自己写不好,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拿起了笔,这在我一生中是极大的自我挑战。2007年12月,当我开始下笔时,又不慎左脚骨折,打石膏固定了三个月,又突发心脏病,住了三次院,忍着疼痛坐在轮椅上开始写作。我整夜失眠,每当回忆起一件往事时,就立即从床上爬起来记在纸上。有一次,心脏病复发,连续含了三次“救心丸”,没有缓解,就停下笔,躺在床上吸氧气。

    在写《月亮母亲》、《刀郎舞使我昏倒在地》、《我和癌症面对面》、《十个夜晚——一个画家临终前的最后倾诉》等篇章时,我几乎是哭着完成的。

    记者:著名作家周涛曾一度表示今生不再为人作序,为什么他在住院期间,还是为您的这本书写下了近两千字的序言《一只蝴蝶的自传》?

    孙玲:也可能是我希望周涛为我作序的真情实感打动了他,他不仅为我作序,还亲自在我书稿上写了批语。他的序深刻、准确、完整地概括了我一生的命运,我仿佛遇到了我生命中的知音。

    记者:你现在怎样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孙玲:我每天以舞代操,锻炼身体,经常出席文化艺术界的活动,读书、听音乐、写作……每天都像节日一样地生活,快乐而充实。

    记者手记

    在孙玲家中采访时,她端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温柔、婉约、高贵、典雅,穿着红色的毛衣和黑色的裙子,脖子上的一条红丝巾绾成的花像盛开的玫瑰。脚上是一双红色绣花鞋,脚跟习惯性地跷起,双肩随着语音的节奏,极有韵致地轻轻摇动,一种独特气质在很直率的笑容里自然散发。

    她的家布置得很有书香气息,每间房子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她说她会随着自己的心情而呆在某一间房子里,静静地看书、写作。她说会经常对着家里的那面大镜子,忘情地舞蹈,自我陶醉。孙玲是一个一生追求美永不言弃的女性,人是美丽的,舞蹈是美丽的,生命也是美丽的。

    在窗外雨声中,我结束了采访,她送给我一把雨伞,是红色的……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