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舞蹈 >> 舞蹈论文 >> 正文
缺少归属感,怎能引人才?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29:03 点击:
   “青年芭蕾舞演员每个月的收入比低保稍高一些。租房租不起,买房更无望,内心就有自卑感,他们还能在舞台上展示艺术气质吗?”昨天,市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季萍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收入低  难稳定
   
    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政协四次会议上,她提交的一份提案,列举青年文艺人才面临的生活困境,建议“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青年演员建设生活学习基地,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长期生活在舞团,我对年轻演员的生活状况和重重困难感同身受。起草这份提案,是对青年人才状况的真实反映。”季萍萍告诉记者,目前在她供职的上海芭蕾舞团,60多名演员中30岁以上的只有6人,大多是未婚青年男女,“现在鼓励人才流动,因此,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在舞团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群舞演员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即使演出非常忙碌,工资加补贴也只有3000多元。现在这样的房价,他们怎么能租得起屋、买得起房?”季萍萍用“缺少归属感”来形容队伍的不稳定,她说:“年轻人缺少归属感,被环境‘逼’得非常现实。CDN-wwW.2586.WANg哪里有好的待遇,他们就会投奔哪里。因此,青年演员每年进进出出,来一批又走一批,让舞团怎么还能留住人才?”
   
    为住房  费心思
   
    季萍萍告诉记者,中芭、辽芭、广芭等同类院团,对人才都实行了解决其后顾之忧的各种待遇和措施。相比之下,上芭虽然在艺术实力方面还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军心不稳”导致的优秀人才流失,将很容易让优势丧失。据她介绍,上芭目前还有宿舍让青年演员暂时有个栖身之地,“上海许多专业文艺团体的条件更差。从全国各地招来的青年演员们,应该都是相当优秀的人才吧,但他们马上就要面临为找到租金低廉的住房而费神盘算的困惑,哪里还能全身心投入艺术?”她的一番话,让记者联想到有一次在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采访的经历。那次,舞蹈家周洁指着几位正在汗流浃背排练的男演员说:“他们的月收入,只能在远郊租间房。只是为了心中热爱的艺术,才每天坚持在排练场上。但是,年轻人还要结婚成家。我真担心,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建基地 留人才
   
    青年演员为栖身之地困惑而导致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到了本市文艺队伍的建设。前不久,一些老艺术家已经在为多个艺术品种的演员队伍“缺少新鲜血液,出现严重断层”而大声疾呼。季萍萍建议,参照廉租房的方式,为青年演员建造一二处公寓式的生活学习基地。上海若能建立‘人才基地’,既能形成为年轻文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的机制,也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环境。否则,人才留都留不住,还怎么产生吸引力?缺少人才吸引力的城市,又怎么去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