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话剧在本地市场趋向“饱和”后开始向外扩张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0:19 点击:
  《21世纪》:目前众多话剧开始“走出去”,开始向全国扩张,您觉得这对于作品提出了哪些要求?     刘洪涛(开心麻花总经理):这是话剧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话剧在本地市场趋向“饱和”后,开始向外扩张,作品应该也随之“升级”。要在作品的创造数量上达到多场次的演出要求,此前每年创造出一部作品就可以满足北京市场的需求,现在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以及开拓外地市场的需求,必须有更多优秀作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我们也在深圳、上海等地成立了分支机构,直接可以在当地组织人力来创作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贴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能保证在同等时间内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沈腾(开心麻花功勋演员兼编剧):在剧本创作的时候,应该更注重针对全国观众的体验,而非此前仅仅针对北京的观众。比如创作时可以保留一些空间,以便加入当地民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也可以加入一些当地的俚语,以避免为迎合全国观众的整体需求而创造出一个毫无特点的“大杂烩”。毕竟相比一些影视作品,话剧作品能够传达出来的信息量有限。     《21世纪》:您认为,话剧产业在引入资本时应注意哪些环节?     刘洪涛:我觉得在引入资本时应该强调企业自主管理,毕竟相关投资机构不是专业从事话剧行业的,而且话剧行业要求具备很专业的技能知识,因此只有“内行人”才能做好话剧。“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的做法最终只能一拍两散,一些中小话剧团队不能因为“缺钱”而一股脑的所有要求全部接受。CdN-wwW.2586.Wang     陈杭(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在审核一个项目时,主要是看该项目是否具备“市场条件好、具备良好盈利记录和稳定现金流、预估资产具有盈利潜力”等要求。话剧市场目前还是一个鱼龙混杂的领域,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一些龙头企业,所以一些中小型话剧团体在融资时最好能够展示出自己稳定的现金流以及清晰的业务模式,含糊其辞的说法很难能让投资人动心。     《21世纪》:如果过多的资本涌入话剧市场,您认为会面临哪些问题?     刘洪涛:过多资本涌入话剧市场,会让众多费用被这些热钱无限制的炒高,泡沫一旦被捅破,最终遭殃的还是中小型话剧团队。一个繁荣的市场是需要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做支撑的,就像目前的中超一样,恒大、申花等队伍的巨额资本投入使得球员的身价暴涨,导致现在很多中小球队根本无法购买心仪的球员。     沈腾:我认为资本的涌入,可以促进更多话剧产品的诞生。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话剧团体的作品,之前他们缺钱找不到优秀的作品,现在有资本做支撑后就可以放心去创作,不必再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依然还是要警惕太多热钱造成的过热现象。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