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万木草堂又见“康梁”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11:01 点击:
万木草堂又见“康梁”
  图1:丘逢甲雕塑安放于万木草堂门口。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摄

万木草堂又见“康梁”

图2:“康梁”师徒看着远方探寻救国之路。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万木草堂迎“康梁”雕塑!昨日,康有为、梁启超及丘逢甲雕塑揭幕仪式在万木草堂举行。雕塑创造者、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亲临现场讲述创作思路,“我们有责任让后代人知道这段历史”。广州副市长王东等参加了活动。     位于万木草堂内部的康梁雕塑高低坐立,身为老师的康有为身穿长袍,看书沉思;而学生梁启超身穿西装,展望远方,寓意师徒二人从不同方向探索救国道路,表现了近代有志之士救国强国之决心。而丘逢甲雕像则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持大刀,面有怒色,显示出其收复台湾驱逐侵略者的坚定信心。同时,据万木草堂负责人介绍,由于万木草堂的前身是邱氏书室,丘逢甲雕塑的放置也寓意守护万木草堂及邱氏族人。Cdn-wwW.2586.WANG     万木草堂是康有为用以讲学、培养人才和宣传文化思想的基地,草堂的命名即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之意。梁启超等英才曾求学于此,这些学生后来大都对近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万木草堂本是丘氏宗祠,原名邱氏书室,也是教育家、爱国志士、清末岭南三大诗人之一的丘逢甲族人祭祖、授课之地,康有为开学收徒之时借用了此处,三位历史名人以一种富有渊源的形式就联系在了一起。     万木草堂创办之际,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1891年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他的目的则专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从而发奋图强。由于万木草堂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     解放后,万木草堂一度成为一家锁厂的车间。2004年,在时任广州市委宣传部长陈建华的推动下,草堂启动了修缮工作。     2005年,现为广州市长的陈建华当时在筹建潘鹤雕塑艺术园时,聊起万木草堂说到了康有为、梁启超、丘逢甲等历史人物。为此,潘鹤从2006年开始创作,2007年潘鹤雕塑艺术园开园时展出两尊雕塑,直到近期落户万木草堂。     而年届九十的潘鹤老先生昨日也来到了现场为雕塑揭幕,并讲述其创作历程。潘鹤说,当他了解到万木草堂的历史渊源,便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邀请。谈到早在七年前就已经完成了这件作品,潘鹤说:“当时是用玻璃钢制成放在我的雕塑园中,也曾经做过展出,但是我觉得把他们(康梁及丘逢甲雕塑)放到万木草堂,才能以星火燎原之势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了解我们近代先贤为中国做出的努力”。     据了解,王东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在担任市建委领导的时候,就参与了万木草堂的修缮保护工作。“修缮方案还经过了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院士同意。”王东在昨日的揭幕仪式后也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历史。应陪同人员的提议,王东还表示要找出当年梁思礼的签名,放到万木草堂中展览。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