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行业新闻 >> 正文
盘点世界各国的城市雕塑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14:47 点击:
  国外优秀的城市雕塑是什么样子?

  提要:提起“海的女儿”,我们会想起哥本哈根,提起小“尿童”于连,我们会想到布鲁塞尔,提起“开荒牛”,这是一座雕塑与一个城市的相得益彰。雕塑,因城市而闻名,城市,因雕塑而升华。 来看那些国外优秀的城市雕塑。

  雕像作为人文景观已经称为城市公共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世界各地有许多成功的雕像设计因为与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相符,具有高度的艺术欣赏价值,并蕴含深厚的背景故事和内涵而深受民众的喜爱,更有一部分俨然称为里城市的地标,乃至国家的象征。

  布鲁塞尔小尿童于连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铜雕像。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

布鲁塞尔小尿童于连
布鲁塞尔小尿童于连

  在弗拉芒语中小于连被亲切地称做“小尿童”,而关于这尊小雕像的由来一直有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是:14世纪布鲁塞尔遭到外敌围困,敌人面对城内军民顽强的抵抗企图用炸药炸毁城墙,勇敢的小市民于连无意间察觉到敌人的企图,急中生智,用尿浇灭了已被点燃的导火索,使全城居民转危为安。CDN-wWW.2586.WANG

  近些年,小尿童又“尿”出了点新花样——每逢节假日,或者是重要场合,于连都要穿上相应的盛装,迎接宾客的到来。到目前为止,它已经收到了包括中国在内赠送的衣服有六百余套,这些衣服都被放置在市中心大广场的尿童博物馆中。而在平时,他还是光着身子的原生态小尿童。

  哥本哈根小美人鱼

  哥本哈根是座海港城市,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的厄勒海峡西岸,安徒生童话中最著名的主人公之一——小美人鱼就生活在这里。

哥本哈根小美人鱼
哥本哈根小美人鱼

  小美人鱼铜像是一座世界闻名的铜像,她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恬静娴雅,悠闲自得;走近这座铜像,您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铜像高约1.5米,基石直径约1.8米,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的。

  “小美人鱼”铜像始建于1913年,它是由嘉士伯公司创始人的儿子卡尔·雅可布森为了纪念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而构思的。自从它落户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海港后,不仅成为了哥本哈根的象征,更已成为了丹麦的象征。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到丹麦旅游,一睹“小美人鱼”的风采。

  “小美人鱼旋风”还不止如此。迪斯尼公司还曾以“小美人鱼”铜像为原型创作了三部动画片,它们分别是1989年发行的《小美人鱼》、2000年发行的《小美人鱼2:回归大海》以及2008年发行的《小美人鱼3:爱丽儿的起源》等。另外还有着“不看‘小美人鱼’,就枉到丹麦”一说,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西雅图瑞秋猪

  瑞秋猪诞生于1986年8月17日,是美国雕塑家乔治亚·盖博根据1985年Island县展览会的冠军猪(重达750磅,名为瑞秋“Rachel”)制作的铸铜雕塑。在喧闹繁杂的街区市场,人们从嵌入地面并刻有文字的猪蹄印寻觅到瑞秋猪的身影。

西雅图瑞秋猪
西雅图瑞秋猪

  这个作品一经诞生即成为最受西雅图市民欢迎的公共艺术品之一,并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每年以瑞秋猪的生日为契机,城市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节日。瑞秋猪还拉动了当地的旅游,以它为原型制作的各种纪念品深受大众和旅游者的喜爱。艺术家还在雕塑上设计了一个投币孔,用娱乐参与的方式募集资金,基金会每年通过瑞秋猪筹集6000至9000美元,为市场所在社区的近1万名低收入居民提供帮助。在一个小小铜像上将公益、装饰、文化元素完美结合。

  日本卡通形象成为城市雕塑

  在日本,深入人心的卡通动漫形象成为城市雕塑的事例不在少数。比如这尊立在鸟取县大荣町的町立图书馆门前的工藤新一雕像。这座雕像高1.74米,和剧中人物的身材大小相同,表情栩栩如生,深受当地市民的好评。

  大荣町是《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刚昌的出生地。当地以“名侦探柯南的故乡”自诩,广做宣传,大力吸引观光客,以图振兴乡里。

  纽约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于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美国的象征。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纽约自由女神像
纽约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雕刻家巴托尔迪于1884年5月21日完成的传世佳作,是法国人为了庆祝法、美两国已往的合作,倡议赠送美国一座纪念物,以庆祝美国获得独立。

  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July IV MDCCLXX VI” (1776年7月4日)。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送给我

  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

  你那无家可归饮经风波的人们

  一齐送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

  高举自由的灯火

  由基座底部到火炬的顶端,共高93米。雕像以120吨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为225吨,雕像内部安装有楼梯,可供游人上下。近年来已安装电梯,人们乘电梯可进入雕像头部。雕像头部里面可同时容纳30名游人,上面开有窗户,游人可从这从里一览周围的美丽景色。

  19世纪末,洲际旅行尚无空中航线,越过大洋的运输工具只有轮船,而纽约港是美国沿海最大的港口。由于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线的附近,进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见。当海轮驶入上纽约湾内时,由于海面的曲度,此时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见纽约市内高楼,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因而“自由女神”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城市灯塔”的角色。

  1916年起,当局为雕像增加了新的照明设备,每当入夜,巨大的水银灯光照射在雕像上,使之更加光采照人,尤为壮观。

  新加坡鱼尾狮

  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8.6米,重7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它是由雕刻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在1972年5月完成的作品。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象征新加坡的故事。狮身由混凝土制作,表面覆盖上陶瓷鳞片,而眼睛则是红色的小茶杯。夜晚,眺望鱼尾狮公园外海,船影朦胧,千万盏灯火闪闪烁烁,一派海国风光。

新加坡鱼尾狮
新加坡鱼尾狮

  1972年9月15日,当时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为鱼尾狮塑像主持开幕。他在致词时表示,希望鱼尾狮能成为新加坡的象征,就如艾菲尔塔是巴黎的象征一样。随后这数十年里,鱼尾狮成功打造出新加坡的国际形象。随着国家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旅游业,以及旅游局雄心万丈的促销策略,新加坡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的知名度也打响起来,鱼尾狮塑像更成为吸引外来游客拍摄“到此一游”照片的最佳镜头。由于具有显著的表征性,这个原属商用性质的标志,因而从旅游的层次,逐渐扩大,提升至无所不在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甚至最终被图腾化和神圣化起来。

  新加坡人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力量。而传说中的狮子,正是这种精神的象征。新加坡著名的鱼尾狮身雕像,就是体现这种精神的标志物。在新加坡,鱼尾狮在国民中心目中早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也象征着新加坡已成为国际旅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2002年9月15日,30年前建成的鱼尾狮,被移到附近浮尔顿一号大厦前面新建的鱼尾狮公园,而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加坡,十分珍惜已取得的成就,同时更加着力于未来的发展。李光耀在主持新鱼尾狮公园开幕仪式上说:鱼尾狮的搬迁,“象征了现代新加坡不断跟随时代变迁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芝加哥千禧公园云门

  云门(Cloud Gate)雕塑的主体造型类似于一个椭圆,设计者Anish Kapoor称之为“通往芝加哥的大门,映射出一个诗意的城市。”

芝加哥千禧公园云门
芝加哥千禧公园云门

  “云门”被放置在芝加哥千禧公园内,该公园是密歇根湖湖畔重要的文化娱乐中心。截至2009年,千禧公园是全芝加哥人气第二高的旅游景点,仅次于海军码头。它被称为是“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集中地。露天音乐厅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云门 (Cloud Gate) 和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是千禧公园中最具代表的三大后现代建筑。

  云门,该雕塑由英国艺术家安易斯(Anish)设计,整个雕塑由不锈钢拼贴而成,虽体积庞大,外型却非常别致, 宛如一颗巨大的豆子,因此也有很多当地人昵称它为“银豆”。由于表面材质为高度抛光的不锈钢板,整个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镜子,在映照出芝市摩天大楼和天空朵朵白云的同时,也如一个巨大哈哈镜,吸引游人驻足欣赏雕塑映出的别样的自己。

  云门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滴水银一样,它采用抛光不锈钢外表制成,因此无须任何的花纹修饰即可将周围的景色映入其中,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所看到的“豆子”都是不同的。通过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一个原本“单调”的外表拥有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云门可谓是最成功的后现代主义城市雕塑,与芝加哥这座城市的前卫之风相得益彰。

  联合国总部的打结手枪

联合国总部的打结手枪
联合国总部的打结手枪

  在联合国总部化缘内有一个近乎黑色的青铜雕塑,那是一把手枪,但是枪管被卷成“8”字形,打上一个结,名曰“打结的手枪”。这是卢森堡在1988年赠给联合国的,这一雕塑的含义很明白,那就是制止战争,倡导和平。

  这座雕像以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了其身旁组织存在的意义,并不断向过路人们透露着属于武器的固有的庄严。

  纽约“胜利之吻”雕塑

纽约“胜利之吻”雕塑
纽约“胜利之吻”雕塑

  2011年,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5周年,巨型《胜利之吻》雕塑现身纽约时报广场。据悉,该雕塑是响应当年著名摄影作品《胜利之吻》的女主角伊迪丝·沙因的倡议而创作的,摄影作品中,那个温馨经典的庆祝场面经过时光流逝,依然永存人们心间。与此同时,纽约、加利福尼亚州、马里兰州等地举办多场“45年精神”纪念活动。很多人呼吁,趁许多二战老兵还在身边,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让子孙后代铭记历史。

  与“打结手枪”相类似,这座城市公共雕像也透露出反战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里约热内卢基督巨像

  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科尔科瓦杜山顶,一尊30米高的基督耶稣大型石雕像耸立在那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耶稣雕像。

里约热内卢基督巨像
里约热内卢基督巨像

  1921年,巴西人民庆祝独立100周年时,人们提议在科尔科瓦杜山顶修建一座巨型的耶稣基督雕像,让救世主伸开他宽大的双臂来拥抱这座城市。1921年雕像开工,经过10年的艰苦施工,1931年雕像终在科尔科瓦杜山顶落成。这尊雕像体积庞大,有200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在山峰之间,使耶稣像若隐若现,使他显得更加神秘圣洁。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标志。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庆典上,里约热内卢的枢机大主教欧瑟比欧·奥斯卡·舍伊德在塑像下为圣母显灵日做弥撒,这使得这座基督像成为朝圣圣地,从此以后天主教徒可以在塑像前接受洗礼和宣布结婚。

  耶稣像对这个天主教国家来讲,早已超出一座雕像的意义,它更是国民精神的皈依。

  结语:

  一座城市公共空间雕塑本身最基本的身份仍是一件艺术品,而艺术品通常都是顺势而为而非强行产出,城市雕塑也不例外。很多时候,只有当其成为一件与当地人文环境相符的艺术品时,其额外功能性才能被开发并被民众广泛接受,城市的内涵也才能附着到这座雕塑身上,而也只有那些积聚了城市内涵的雕塑才能最终反哺它脚下的土地。(实习生 周卓男)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