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雕艺解读 >> 正文
闽东竹雕:竹上竞风流(图)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3:08 点击:


竹雕作品《祖孙情》。



竹雕作品《合和镶福》。



各式各样的竹雕传统工具。
    宁德网消息 (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 文/图) 竹子源于我国,盛于我国。由考古而知,我国对竹子的利用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之后各时代连续出现的各种竹简、竹扇、簪、笔杆、篾盒、竹席、竹胎漆器等器具、工艺品,以及不断涌现的大批杰出艺人,都充分证明着竹雕的悠久历史,并始终占据着中国雕刻史上的重要位置。在闽东,随着近年来根雕、木雕、佛雕等传统雕塑工艺的蓬勃发展,竹雕也风生水起、日臻成熟。

  “80后”的屏南竹雕艺人叶陈旺,是闽东竹雕界的一个佼佼者。他自幼跟随娘舅、闽东知名根雕艺人叶石和学习根艺制作。CDN-Www.2586.WaNg在此启蒙影响下,2005年叶陈旺赴享誉天下的竹根雕之乡浙江象山,师从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周秉益。在集大师所长后,他不断创新、创作,以雕刻花鸟、人物竹雕见长。

  在奇形怪异、枯朽残缺的竹根里,叶陈旺对荷的雕刻情有独钟,先后创作了《荷塘佳偶》、《荷塘秋韵》、《荷塘情趣》、《和合镶福》、《和谐》、《别样残荷别样美》等一系列清新、淡雅的荷题材竹雕作品,在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品博览会等省内外工艺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作品《和合镶福》刻画了一对天真童子戏耍在荷叶上,送福满人间的吉祥景象,风格质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线条刚劲有力,同时作品的底坐还保留竹子天然的根须作为水里的水草,频添自然气息。无论在取材上,还是在构思上,都体现出艺人独特的追求,善于捕捉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使内情和外物都达到高度的和谐,突出作品的趣味性。

  闽东竹雕创作题材广泛,在继承传统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等艺术的养分,根据竹根形状、肌理,随形施雕,充分发挥竹根天然生成的艺术元素,既注重天趣和人艺的结合,又顾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使作品达到“天人合一”、“返璞归真”之情趣,让竹根“变腐朽为神奇”。

  据介绍,闽东竹雕制作工序大致有十余道。首先是选材,以4至5年竹龄的竹子为宜,冬竹更佳。形状奇特、结构富有变化、质地坚韧细腻、色泽纯净光洁、纹理清晰美观之类的奇美根材更能引导作者的思路,激发作者的想像力和创作欲望。

  其次是构思。得到根材时,艺人须对竹根的结构、肌理进行细心观察、反复揣摩,然后确定题材。不可急于求成,有的根材甚至会被放上几年、十几年,直至灵光闪现。经过选材、构思之后,才是真正下刀施雕。在雕刻技法上,闽东竹雕融合传统的圆雕、镂空、浮雕、阳刻、阴刻等手法,刀法精巧、造诣深湛。特别是采用“乱刀法”,看似“无法”实“有法”,丰富了竹根雕的表现手法,为竹根雕从工艺品向艺术品迈进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在雕刻中,先雕初坯,再局部精修。据介绍,天然竹根会有许多不足与多余,只有通过艺人的取舍、整修、改造等再加工,方能成为完美的艺术品。最后再经防霉、防蛀、防裂处理,以及抛光、打磨、上蜡,一件作品才算正式完成,色黄温润,尽显光洁如象牙般的美感。随着时光的推移,和收藏者的长期把玩抚弄,竹雕的颜色会逐渐转变为金黄色或琥珀红,有着近似红木的质感,将更显古雅美观。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