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雕艺解读 >> 正文
历史风暴中的山岩---谈潘鹤的雕塑《省港大罢工》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3:53 点击:
  潘鹤同志的雕塑《省港大罢工》完成于1959年底。原作高达两米三十厘米。

  历史上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始于1925年6月。这次罢工,有数十万工人参加,历时达十六个月。虽内遭国民党右派的阴谋破坏,外受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进攻,然而,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显示了无比巨大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予帝国主义者以经济上、政治上的惨重打击。

  把这样一件规模宏伟的历史事件,凝聚于一尊人物雕像中,这就要求作品具有巨大的概括力,以及易于理解并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语言。

  作品需要表现出“罢工”这一行动,表现出中国工人阶级的愤怒和对敌人的蔑视,尤其要表现出那种不可摇撼的伟大力量。

  作者选择了码头工人做为刻划的对象(尽管实际上罢工都不限于码头工人),这不仅是由于他们时常半裸的上身和特别发达的肌肉,有利于显示劳动者无穷的力量;也不仅是借助于“码头”这个典型环境,便于引导观众联想到这一事件发生于滨海的巨港;而且,通过码头工人插起手来的单纯动作,会立刻使人想到“罢工”,想到帝国主义的经济命脉将陷于停顿、瘫痪和窒息,从而理解到罢工的战斗意义。

  整个体形和面部,既具有码头工人的特征,又具有南方工人的特征。头部侧向左方的动势与面部严峻的表情,表现出罢工者的愤怒、无畏和对敌人的蔑视;而岔开的双腿和紧抓地面的脚趾,更加强了那种坚定不拔的精神。cDN-WwW.2586.wAnG

  下身利用粗石的拍打造成粗粝的外形,和上身生动细腻的塑造,构成了艺术形式上的对比,而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比喻和象征的含义:——这是屹立在历史风暴中的一座山岳,其中蕴藏着百折不挠、力敌万钧的力量。

  较之《艰苦岁月》,这件作品的技巧和风格有着很大的变化,证明了作者艺术创作上的勇于探索。而这种变化和探索的目的很明确:为了更好地表达不同的形象和主题。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