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雕艺解读 >> 正文
雕塑+建筑=蛋白质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4:07 点击:

  6个残损的青铜、钧瓷、楠木、汉白玉的菩萨立像——韩美林的《永恒与瞬逝》 ;红砖、水泥、钢筋组成的潜水艇和气浪——戴耘的《巡航2》;中医问诊的生动场景——景育民的《切脉》 ;马克思、佛陀、耶稣、老子“相亲相爱” ——曾成钢的《大觉者》 ……这些近百年来中国雕塑的精品力作,呈现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雕塑学会主办的“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上。“雕塑家一切都要在空间内思考。 ”百余年前罗丹之语,映射了如今“中国雕塑百年”展览作品分散在国博偌大展览空间的景象。雕塑一切都要在空间内呈现——从一层到四层,不同展厅外与走廊间展现的各个历史阶段的雕塑,让观众发出“雕塑占领国博”的感叹。

  雕塑“占领”空间

  本次将持续至年底的展览汇集了从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李金发、刘开渠、曾竹韶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中坚钱绍武、潘鹤、王克庆、程允贤,到今天的正在成长的中青年雕塑家的精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既有中国雕塑先驱人物李金发唯一存世的原作《黄少强像》 ,也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集体的丰富作品,还有《收租院》群雕中五件最具代表性的雕塑等珍贵的原作。cDN-wWW.2586.WaNg其展品丰富、系统、完整,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学术性总结和时代性展示;展览亦较为系统地展示了20世纪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凸显了20世纪现代雕塑艺术对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表现;代表了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水平。

  刘开渠的《蔡元培》 、司徒兆光的《孙中山像》 、程允贤的《朱德》 、王克庆的《闻一多》 、吴为山的《齐白石》 …… “中国雕塑从传统程式化转向现实主义、关注民生的现代形态,几乎是与国家的现代化同步的。在近百年中国雕塑史上出现过三次雕塑发展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大革命时期,随着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民国政府和各地纷纷雕塑一批孙中山、黄兴、陈英士以及黄花岗烈士群雕等一批以辛亥英烈为主题的大型雕塑,这就为我国现代第一批留学欧美雕塑家特别是李金发、江小鹣等人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他们开创了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和工艺。第二个高峰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大型浮雕,在刘开渠主持下,聚集了曾竹韶、滑田友等8位雕塑家和数十位优秀的艺术家,从培训石匠开始,历时7年,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历史名篇。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的起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雕塑事业蓬勃发展,已然成为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崛起的新标志。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表示,在中国现实主义雕塑富有传记性、文学性的表现内容中,所展现出的潜隐的自由倾向和诗性表现力,展现出百年中国雕塑现实主义的文脉。

  百年以降,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与碑体共同呈现的英雄主义气概,到雕塑家文楼的不锈钢作品《酣竹》与中央美院深灰色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物融合,一如冯远所言“雕塑不仅充分体现出与建筑的同源性,更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 ——雕塑与建筑相互渗透、衬托、融合,一如朗香教堂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造型,让雕塑与建筑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 《鉴湖三杰》及《莲》等雕塑作品,亦有建筑一般的空间与巨大体量。秩序的建筑、反秩序的雕塑,在今日中国的雕塑业界形成了一种仿佛同源性蛋白质结构具有亲缘关系的共生状态。

  雕塑有建筑的伟力

  以不锈钢抛光搭建的传统戏台,陈云岗的雕塑《古戏台》,形制好似出土文物,质感又具有强烈的后工业社会气息。林岗的《听雪》,以白色大理石和竹子塑造民族乐器的形象,请观众以“雪”制的巨大乐器“欣赏”音乐。21世纪艺术走向社会、大众和生活之时,雕塑需要在可知、可视、可感的空间中在表达的选择和思想的选择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关系,以空间感觉上的纷繁复杂、与建筑空间的错位所产生的美感,体现雕塑与建筑同质异构的艺术景观。

  就如同蛋白质的构成,雕塑与建筑的搭配需要“相辅相成” ,甚至“本质共融” ——比如青年雕塑家任哲、郅敏的作品,以玻璃钢上擦铝粉来应和都市建筑玻璃幕墙的外表,视觉效果沉重雄强、充满爆发力和强烈的艺术冲突;浅浮雕、折叠手法、镌刻、装置化手法的混合使用,更让在当今建筑空间中的雕塑破除物理时间的空洞,展现如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所言的“内在体验的时间性” ——当今中国建筑界与雕塑界虽属于不同领域,各自有着独立的生成体系和语义表达方法,但随着近现代学科更宽泛的互相渗透与借鉴,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造型语义同构的现象日益突显:对古典和经典的重新激活与发挥、对艺术形式的思索、对飘逸灵动的中国美学思想对雕塑的渗透。

  曾成钢表示,雕塑与建筑相组合成为雕塑家创作必然要考虑的因素,但雕塑若想以小得多的体量取得与建筑在视觉和美学价值的平衡,则需要雕塑家多多“反秩序思考” 。“西方建筑完成后与之配套的雕塑要花几倍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创作完成;而中国雕塑界,即便有了好的创意,也会为了赶时间而一口气干完,成为遗憾。 ”他认为,雕塑家缺乏火一般的精神,要重视精湛的手艺、扎实的内容,特别重视空间的应用—— “当你去靠近罗丹的作品,你会感觉到有股热流向你袭来,会感到灵魂在雕塑凹凸的形体中震颤。好的作品,必须具有建筑般的伟力。 ”

  在雕塑中蕴含建筑感。当代建筑空间超越了传统社会中三维空间语义自我表述的窠臼,获取开放性的同时可以提升雕塑作品的亲和力,能够促使它营构有意味的氛围、情与景的交融,以及艺术与公众的对话。雕塑家曹春生表示,雕塑与建筑环境之间的“牵引”关系,应当促使雕塑家观察作品所在区域的环境,以及作品与环境之间如何形成共鸣关系。在他看来,“一个地域就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而开放的、变化的、共生的雕塑,就应从这个有机体中生长出来,观照空间中的现代人多元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在共享的公共建筑空间中,在雕塑的未来里,业界希望更多与建筑空间和地域文脉共生共存、两者形成如同蛋白质结构的雕塑。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