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名家轶事 >> 正文
中国雷谈雕塑路:专注是艺术家成功秘诀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5:33 点击:


雷宜锌对马丁·路德·金雕像精雕细刻。
    中新网长沙1月7日电 题:“中国雷”的雕塑路

  记者 白祖偕 邓霞

  成功完成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雕像之后,雷宜锌便回到了土生土长的家乡湖南长沙,继续忙碌着他的雕塑艺术。寒冬时节,踏着菲菲细雨,记者驱车前往雷宜锌在长沙宁乡县的工作基地,拜访了这位因“美国金”而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雷”。

  “我的一切灵感都来自长沙”

  
一踏进工作基地,我们便被“散落”四处、琳琅满目的各式雕塑雏形所吸引,它们都是雷宜锌的“种子”(即雕塑作品的初次设计稿)作品,其“真身”分别坐落在中国及世界的各大城市。“晚上出来散步,有时候也会吓一跳,怎么会有人站在那里?再一看,喔,原来是一个种子。”雷宜锌将我们领入他的办公室,其浓郁长沙腔让人感到分外亲切。cdN-WWw.2586.wang

  今年恰逢花甲的雷宜锌出生于长沙的一个书香世家。其曾祖父雷铸寰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湖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其祖父雷通鼎和父亲雷长久均毕业于湖南大学,前者与刘少奇、蒋经国还是俄罗斯求学时的同窗,是一名技术工程专家;后者一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家中唯一有艺术细胞的是雷宜锌的母亲雷思亲——一位小学美术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课也不专心,喜欢画老师讲课、画前座同学的后脑勺、画女生的头发,经常被老师批评。”或许是受母亲的影响,雷宜锌少年时便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没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却是全校知名的小艺术家,经常被老师叫去为学校写宣传横幅、绘制宣传画。中学时,他意外地得到一本美术教科书——俄国素描大师契斯恰科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帮助他奠定了坚实的素描功底。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16岁的雷宜锌被下放到芷江县当知青。“在芷江待了六、七年,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忆起往事,雷宜锌仍唏嘘不已。可就是那艰苦的岁月,让他的画越画越好,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大画家”。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23岁的雷宜锌以长沙考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并在雕塑系李汉谊教授的劝说下走上了雕塑之路。

  “这是我的第一个雕塑作品,叫《中秋》。”雷宜锌指着桌上一个用汉白玉制作、纯白颀长的东方女性形象介绍道,“嫦娥”双手高高举起、合抱成一个圆月,象征着团圆之意。这件大学时代的代表作后来还被长沙市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放大作为城市雕塑。“直到现在,我对这件作品仍然很满意,它吸收了敦煌绘画的那种优美线条,看上去很美。”

  毕业后,雷宜锌被分到湖南教育出版社做美术设计,主要从事封面设计、书籍装帧。直到1986年,湖南省成立城市雕塑创作室后,雷宜锌才开始忙于湖南各城市尤其是长沙市城市雕塑的创作施工。

  在黄兴路上迎来送往的《老长沙》、芙蓉广场高高耸立的《浏阳河》、新世纪体育城外栩栩如生的《奥运湘军》、湘江风光带的《马王堆图腾柱》、白沙井旁的《白沙汩汩》……这些属于长沙这座城市的经典城雕上都刻着雷宜锌的名字。据统计,现在已有150多个城市采用了雷宜锌的公共雕塑作品,雷宜锌平均每年就有6件作品问世。这个数字让不少国内外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60年来,除去当知青的七年和在广州美院的学习时光,雷宜锌很少离开自己的家乡长沙。“我的一切灵感都来自这个城市,湖湘文化是我的生命和艺术的源泉。我到别的地方都不习惯,每次出差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正宗的长沙米粉。”在雷宜锌看来,自己的人生就好像一颗大树,根深深地扎在三湘大地上。

  “我是马丁·路德·金的受益者之一”

  
说起雷宜锌的雕塑作品,我们自然而然地聊到让他瞩目世界的力作——坐落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马丁·路德·金雕像。这组雕塑由两座名为“绝望之山”的背景石雕和一座高达28英尺6英寸、名为“希望之石”的马丁·路德·金花岗岩雕组成。三座花岗岩石雕共有159块巨石,总重1764吨,是目前华盛顿国家广场上最高的人像雕塑。

  雷宜锌说,雕塑的设计理念出自马丁·路德·金那篇名扬天下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凭着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山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因此,在“希望之石”上,马丁·路德·金的形象从身后的石山中浮出,他双手环抱于胸前,左手握住一卷书稿,双腿微微分开,笔直地站立着,雕像自膝盖以下融在岩石里,呼之欲出,看起来像一个斗士。

  “能把它立起来太不容易了,可以说历经了千辛万苦。”说起塑像的始末,雷宜锌感慨万千。

  十岁时,雷宜锌就读过《我有一个梦想》,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和马丁·路德·金这位受到全世界景仰的黑人领袖扯上关系。而这个缘分应该感谢一封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邀请函和妻子的鼓励。

  2006年,不爱出门的雷宜锌在妻子的一再“怂恿”下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参加一个国际石雕研讨会。这个研讨会聚集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墨西哥等世界各地的雕塑高手,并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完成一件作品。

  和以往一样,接到任务的雷宜锌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所以,当其他艺术家还在纵情谈笑时,雷宜锌已经完成了他的作品——一个展现东方女性温婉形象的雕塑《遐想》,并吸引了正在全世界寻找雕塑家的马丁·路德·金雕塑委员会。“那天我正在一棵大树下睡午觉,突然就被叫醒了。迷迷糊糊听别人说又要做雕塑,心想这一个都做得累死了,又来一个?”雷宜锌笑着说。

  当时,雷宜锌给美国华盛顿马丁·路德·金国家纪念园的总建筑师杰克逊看了自己的素描集和雕塑作品集。看到画册里那些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雕像后,杰克逊感觉到这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能出色地抓住作品中人物的灵魂,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材质,他都能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也因如此,雷宜锌进入了马丁像这个项目筹备者的视野。

  虽然雷宜锌是个获奖无数的雕塑家,但自从他被正式宣布成为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塑的创作者后,一些美国雕塑家和民众对他的质疑就开始甚嚣尘上并一直不断。“面对争议,压力很大,也不可能淡然处之,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梦,并且要随时准备梦想破灭。”回忆起雕像完成前接连不断的波折,雷宜锌既惆怅又庆幸。庆幸自己身边始终有不少支持者。

  当部分美国人诘难由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创作美国国家精神偶像时,马丁·路德·金基金会董事会表示,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在大型纪念碑领域有雕刻花岗岩经验的雕刻家,没有哪个非洲裔美籍人符合这个要求,“中国雷”却非常合适。当有美国部分文化精英提出雕塑形象过于严肃、表现的对抗性太强时,马丁·路德·金的长子明确指出,父亲一辈子都在抗争,实际上就是一个斗士。并说这是最像其父亲的作品。当2010年雷宜锌和团队即将启程去美国安装雕像的最后时刻,美国劳工组织又提出不能让中国工人安装、应保美国人的饭碗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明确回复说,用谁安装,应由作为艺术家的雷宜锌决定。

  “马丁·路德·金曾说过:‘我希望这个社会,不以人的肤色而是以他的才能和品质来判断一个人。’是马丁·路德·金给了雕塑家们平等的机会。我就是受益者之一。”雷宜锌总结道。

  “专注是艺术家成功的秘诀”

  
因为马丁·路德·金的雕塑,雷宜锌在国际上一夜成名,在国内也声名鹊起。各种会议、应酬和找他做雕塑的人也越来越多。“太累了,我只想专心做艺术,喜欢整天一个人躲在工作室。”雷宜锌有点无奈地说,有时候突然会想念以前安安静静做雕塑的时光,没有那么多电话,也没有那么多邀请。

  “这一年多来我主要是做了几个设计,像湖南的矮寨大桥、胡耀邦故居,新疆的梨城库尔勒市城雕等,并正努力将它们做成实物。”说起工作,雷宜锌又兴奋起来,他现在闲暇时还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唯美艺术品,“准备做一个系列,已经完成两个了,它们不赚钱也没有什么公益性质,就是自己喜欢”。

  除了雕塑,雷宜锌再无其他的爱好,自称是一个缺乏幽默、生活无趣的人。“我比较孤僻,不太合群,也不喜欢交际应酬,总觉得只有回到家里才是真正的我。”雷宜锌对物质的要求也很低,除了抽烟就是喜欢晚上一个人喝酒,“红的、白的都能喝”。

  谈起自己成功的秘诀,雷宜锌毫不犹豫地说:“我的性格造成我的成功,因为我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做雕塑。从来没有陪妻子、儿子出去旅游过,也不打牌、唱歌,每天都是上班、回家两点一线,就是在家也是做雕塑。”在他看来,艺术不像科学可以传承,每一个艺术家都是从头开始,需要自己努力去吸收、去学习、去积累,如果艺术家不专注,那探索艺术的脚步就会停止。

  在记述雷宜锌为马丁·路德·金雕像始末的《岩石上的梦想》一书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总建筑师杰克逊曾经请美国著名黑人雕塑家、雷宜锌的竞争者之一埃德·德怀特用三个词来描述他自己,对方回答说:“我是一个创业者,一个商人,一个雕塑家。”而当杰克逊向雷宜锌问出同样的问题时,雷宜锌回答:“我是一个雕塑家,我是一个雕塑家,我是一个雕塑家。”

  “美国的艺术家有很多事情干,也有很多身份。但我有这么个优势,我只做雕塑。”虽然现在雷宜锌的头衔和社会活动与日俱增,但他仍保持着以前的传统。“如果这个会和我无关,我去不去都无所谓,我就尽量都不去。应酬也是能推就推。”

  展望未来,雷宜锌说,目前正在规划一个的雷宜锌国际文化创意园,初步确定落户望城区与长沙高新区交界处。园内包括雷宜锌个人作品陈列、艺术学校、雕塑公园、创作研究中心等。“项目建成后,还会定期举办世界雕塑艺术节。不久的将来,长沙或许将成为海内外雕塑家学习交流聚会的胜地。”(完)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