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名家轶事 >> 正文
余德耀的美术馆情结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6:05 点击:
  继两个月前宣布余德耀美术馆将入驻上海徐汇区政府在滨江地区倾力打造的“西岸文化走廊”后,印尼华人企业家、艺术慈善家和收藏家余德耀先生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将在10月率先启动“西岸2.8——雕塑公园”项目。他希望在2013年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馆之前,为上海和上海人民先做些贡献,让他热爱的当代艺术提前进入大众视野并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来,这也体现了他的收藏理念。

  新地标 西岸文化走廊

  “美术馆的大部分场地会作为永久性的收藏陈列馆,展出我的收藏。”谈到备受瞩目的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余德耀向记者透露,美术馆目前正在建造中,第一期工程的展览空间有6000平方米左右,预计2013年10月开幕。美术馆的开幕展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将由国际知名学者、策展人巫鸿担任开幕展策展人。第二期工程的空间为1万多平方米。一、二期总面积将达到2万平方米。

  于2012年10月举办开幕仪式的“西岸2.8——雕塑公园” 将会展出第一期艺术品。正如余德耀所说,这个雕塑公园堪称国际当代艺术地标。它沿黄浦江畔的绿地分布,绵延2.8公里,将“西岸文化走廊”内的美术馆建筑群、剧场、图书馆、演艺中心一脉贯穿。公园是一座免费开放的户外当代艺术馆,来自全球当代艺术家的优秀雕塑作品星罗棋布,使大众和当代艺术进行亲密接触,让大众可以在日常、自由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当代艺术。cDn-wWW.2586.waNG其中大部分作品由余德耀先生无偿捐赠给上海市政府,并将永久陈列在雕塑公园中,另外还有艺术家、藏家的捐赠作品以及借展作品,有的作品也可能由企业来赞助。余德耀希望这些作品能与上海滨江当地的环境以及居民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作品或将得到重新阐释和不可预知的新涵义。

  据了解,第一期的展品候选名单中包括著名艺术家顾德新、陈箴、张洹、王晋、李晖、卢昊、岳敏君、展望等人的雕塑、装置作品。余德耀透露,这个项目由他本人担任策展人,在听取各方专业意见的前提下,选择适合整个环境且是美术馆级别的雕塑作品入驻。

  余德耀表示,这些精品都是三维艺术,甚至是加上时间这个重要因素的四维艺术,其中有许多内容是平面艺术没法表现的。因此这个公园对他想建的美术馆项目也很重要。他强调,在西方的当代艺术展览中,装置艺术已占据重要比例; 而中国的装置艺术并不输给国外的艺术家,中外艺术家之间的历史差距也不过10年,几乎是同步发展的。余德耀在专访中对记者特别提到了其中的两件作品:一件是他称之为“地标性的作品”:顾德新的装置作品《灯塔》;另一件是他认为体现了美术馆“世界大同”的宗旨、可以作为美术馆的标志的作品:陈箴的装置作品《回到现实,面对空虚》。

  蓝图 “巴厘岛对话”

  在余德耀基金会的官方微博中,简明扼要地归纳了余德耀先生在艺术圈中引人关注的三大原因:一、收藏当代:他在2005年后在拍卖场上对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频频出手,将许多创造拍卖纪录的作品收入囊中;二、推动美术馆运动:余德耀美术馆虽然至今尚未揭开神秘面纱,但多年来一直是艺术圈的热点话题;三、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在专访中,余德耀也透露他夫人是慈善活动的热心推动者,夫妇俩所积极参与的慈善活动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说:“我经历过印尼的排华浪潮,事业也出现过几起几落,如今‘五十而知天命’,我的价值观已经形成。正如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收藏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信仰。基金会的箴言是:艺术是持久忍耐,也是恩赐,是对艺术人生的‘信、望、爱’(信仰、希望和爱),其中‘爱’最重要。”

  出于一片赤诚之心,余德耀积极地支持中国当代艺术,并对此进行了理性的规划。他早在2008年就与巫鸿共同发起了“巴厘岛对话”,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与美术馆馆长,讨论创办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当代艺术馆的建设蓝图,他说,今年虽然因为特殊原因停办一届“巴厘岛对话”,但它仍是一个持续性的当代艺术学术项目。至于对话中逐渐明晰的美术馆的设想都会慢慢落实。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将像美国的盖蒂基金会一样,不仅有最棒的美术馆,还将设立一个当代艺术研究所。余德耀表示:“我的理念是做一个顶级的艺术机构。研究所是花钱的地方,是公益性的事业,帮助年轻艺术家。其所长人选及运作方式都在计划中。”

  波折 美术馆选址

  “我是爱国华侨,印尼公民,上海的半子(女婿),将在上海退休养老。”余德耀谈到许多朋友听说他要花那么多钱去建美术馆,都会问“为什么?”他说:“做美术馆是我的抱负。之前走了那么多地方,甚至想到去二线城市,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上海。”

  他向记者透露,本来计划在上海嘉定区的大裕村拿地,规划建设美术馆,那里要做艺术区。但是因为政府的人事变动,所以嘉定的项目被搁置。他说:“我因为不想放弃这个想法找到了徐汇区。他们让我见识了一个空间,那就是原龙华机场的飞机库,让我‘一见钟情’、‘一秒钟情’,马上就决定在那个飞机库里建造余德耀美术馆。很幸运地,这是第一个进入上海黄浦江边‘西岸文化走廊’的美术馆。”

  “我关注微博上的批评,也欢迎批评,但批评者在批评前应该先做研究,了解具体情况。”在采访中提及舆论特别是微博上对当代艺术的质疑,余德耀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作为华侨,鄙视那些否定当代艺术的中国人。”但他对徐汇区区委书记孙继伟则赞誉有加,称其不仅做事有魄力,有眼光,而且懂行,学建筑出身,有许多熟悉的艺术家朋友,懂得文化艺术。

  “艺术品不能根据价格高低来判断,否则就成了‘市场艺术’。”他说:“我收藏的根据是艺术史。不过我会从50年后的眼光来做出判断。这些艺术品再过50年,可能是先知,可能是垃圾。”他指出,美国最先收藏的都是欧洲艺术品,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崛起后,欧洲的收藏家也不承认美国的当代艺术,但是现在它们却成了全球藏家追逐的宝贝。现在的中国也是这样,当许多中国人还在拼命质疑甚至攻击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许多全球顶级的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却都在感叹失去了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好机会,现在动手价格已经太贵了。

  收藏 需要企业家精神

  “有的媒体说我喜欢拍卖场上最贵的、作为拍卖图录封面的拍品,我要更正一下:我特别关注中国1985年到1995年这个时期的当代艺术,我认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10年。这10年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最有冲劲和色彩,艺术家也最有爆发力,我很看好。我很有幸花时间和金钱收藏一段历史,收了不少所谓成名艺术家的作品,尽管还不够完整。”余德耀介绍说:“我的收藏分两类:第一,以中国当代艺术史为脉络的系统性收藏,第二,对年轻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对于前者,余德耀认为那是从美术史的线索入手,也是他与许多策展人探讨的部分。至于对这些名家在10年黄金期之后的作品则选择谨慎,看其有没有新突破。对于后者,重在挖掘未来的大师,也有赞助性质的收藏,一种消费式的收藏,资助他们的展览。成不成不知道,在赞助的同时观望、等待。他说:“我不会去干涉年轻艺术家的创造理念,我会在背后看着他们。这方面的收藏还没花多少时间,也没有很系统。美术馆建立后这将是重点,会邀请一些熟悉年轻艺术家的策展人,也会配专职的副馆长关注这个领域。”

  “我的专业是农业,与那些风险大收益也大的生意不同,没法做暴发户,因此只能靠勤奋敬业。”他说:“我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讲究冒险精神。艺术收藏领域也需要企业家精神,需要冒险,因为我们一方面收藏历史,另一方面也在收藏未来。我认为:一、收藏是冒险,最后手里的藏品也许一半以上不是美术馆所需要的;二、收藏需要创新,收藏是发现,就像艺术家要创新,收藏也要创新;三、收藏要益众,要传达爱。”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