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魔术 >> 魔术杂谈 >> 正文
辛亚飞-《奥运情》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43:37 点击:
辛亚飞在《杂技与魔术》中发表的文章


    2006年的下半年,也就是我刚刚结束大学生活,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个时期,想给自己编排一套魔术节目。思索了许久,也观看了国内外许多魔术大师们的表演,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灵感或者启发。但始终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题材。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正在网上看国外一个魔术比赛的录影的时候,听到外面电视里在播一首歌曲,曲调激昂。我也就被吸引了出去。发现是一首奥运题材的歌曲。就是这首歌曲让我灵机一动。我便下定决心编排一套奥运题材的魔术。

    题材定了,整个魔术流程也就开始构思。但是当时苦于没有编排魔术的经验,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想去请教一下父亲,但又想独立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2008北京奥运的信息,希望能从北京奥运的元素中找到线索。北京奥运的元素有很多,我们的国旗、奥运会的五环旗、五环的标志、中国印的标志、和平鸽、橄榄枝、火炬、福娃等。最终我找到了2001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时的一段录像,当时中国申奥代表团欢呼的画面和打出的“我们赢了”的标语让我找到了编排的方向。于是我下载了那段录像,截取了当时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时最振奋人心的那段声音做为节目开场的画外音,把“我们赢了”的标语做为魔术的第一个效果。Cdn-Www.2586.wANg当我把构思的流程告诉了父亲的时候,父亲说:“很好!”这更加激励了我继续创作的激情。很快魔术的创意就形成了,而魔术创作最困难的过程也就来到了——道具与服装的制作。

    于是我动用了全家的力量,由妈妈负责演出服的制作,节目中丝巾、标语上的字样、印章的图形的缝制,我协助父亲设计和制作道具。第一步如何让橄榄枝瞬间弹出来,并且又能迅速的固定成一个圈。这个道具的制作还是很顺利的,很快我们制作完成,算是首战告捷吧。第二步如何用魔术中最经典和传统的连环打出奥运五环的形状呢?这个倒难到了我。最终还是父亲用年轻时六连环的技巧编制出了奥运五环的形状。但是这样的五环不足以代表奥运会彩色的五环。于是我们开始设计能迅速展开的彩色的奥运五环。第一个作品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在制作的半途中就夭折了。第二个虽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和试验当中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首先立体感不够强,视觉上给人比较单薄的感觉,展开后不能瞬间固定自锁,而且不是特别的牢固。于是我们重新更改设计方案,用了更加具有立体感的实木做为材料。第三个作品才让我们满意。紧接着而来的是火炬的制作,但是当时北京奥运的祥云火炬还没有出现,这让我们又犯了难,总不能使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吧。无奈中我们只有自己设计制作火炬。为了避嫌往年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火炬,我在网上搜索往届奥运会的火炬样式,尽量避免我们的设计和它们相似,我们也避免在火炬中出现中国的元素。最终一个金光灿灿的自动点燃的火炬诞生了。这个时候,节目的编排也接近尾声了。节目最后的结尾无疑需要一个最出彩的效果,最大气的画面。理所当然我们选择用福娃。每届的奥运会的吉祥物都只有一个,唯独咱们北京的奥运有五个福娃,这又是一大难题。如果用平面的福娃会显得太单薄。于是我们在奥运专卖店里买回了五个可爱的福娃。很佩服福娃的设计者和制作者,这些福娃的制作工艺非常的精良,把他们拆开就费了不少力气。里面的填充物也非常的结实。可这五个福娃在一起体积真的非常的大,没有办法把他们藏起来。如果只变出一个福娃,那变出哪个都不合适。任何事情都难不倒魔术师的,魔术师就是创造奇迹人!于是我们在福娃的体内动起了手脚,把福娃体内的填充物取出换上了五个飞碟式弹簧使五个福娃压缩成一个福娃的大小,在出现的时候又能膨胀成原来的大小。我们把五个福娃做成一个造型站在蓝色的地球上面,还拉着一条“北京欢迎你”标语。这样整个节目的道具就全部都制作齐了。

    进入节目的排练阶段就需要音乐的配合,没有了音乐这个魔术就像一个哑剧,我开始去买CD、下载各种各样的音乐试听。音乐从画外音开始,从活泼到充满激情,从激情到庄重,从庄重到高潮。找到了音乐我又开始学习剪接音乐的方法,厚厚的剪接教程让我读成薄薄的三页,这也有幸我在大学时打下的计算机基础。

    就这样,我们花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节目的构思、编排、设计、制作、排练、和音乐。就在2006年12月压轴魔术联盟的魔术比赛中,这个节目第一次走出了排练厅来到了舞台。许多的魔术师们都给了我们肯定和建议,在这里非常感谢他们。现在回头看看节目的录影我们的心中非常激动和欣慰。

    后记——至于这个节目的名字则又有另外的一个故事:2007年初,在央视《曲苑杂坛》节目的录制中,汪文华老师问“这个魔术叫什么名字?”当时我们确实没有给这个节目取个名字。我就说“汪老师您看着取个名字吧。”在《曲苑杂谈》播放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奥运情》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也一直引用到了现在。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