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行业资讯 >> 正文
在传统中“逆向”挖掘书法的当代性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39:05 点击:

  在传统中“逆向”挖掘书法的当代性

\

  历时七年收集调整,徐冰终于创作出以全球通用标识语言(类象形文字)写成的《地书》。

\

  邱振中(左)、王冬龄(中)和徐冰(右)在深圳展开对谈。

  “传统和前卫其实是一个东西,彼此相互转换,就像磁铁的正负极一样。”一年前,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一年后他再次来到深圳,又说了一模一样的话。不过这一次他针对的主题是书法。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中,传统书法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这与它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形成了巨大反差;然而近年来,这门传统艺术又频频呈现出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以及对于变革的渴求。cdN-wWW.2586.WaNG就此“悖论”,专攻巨幅狂草的传统书法家王冬龄、极富诗人气质的书法家邱振中与一直玩味文字的当代艺术家徐冰近日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展开了对谈。有意思的是,三位艺术家本身的身份便是传统与当代的一次碰头。

  书法并非被抽空释义的文字

  有人说,中国书法首先在于书写性,而不在于写实性,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便是雄证。在他看来,书法更像一门运动的艺术,需要运指、运腕、运臂,尤其需要运气。“我是一个非常本色的书法家,长处就是写字,通过书法的线条和动态来反映我的思想。”

  过去半个世纪,王冬龄差不多每天都要在案头临帖,直到他开拓了巨幅草书的视觉经验,尤其是在完成三次大型题壁创作后,王冬龄开始探索由案头书法向展示书法发展的可能性。“我的"大字"缩小后其实就是传统书法,但是写得这么大之后它可能和传统书法的意义就不太一样了。”

  不过,对于邱振中而言,字再“大”也是字本身,并没有离开传统书法的范畴。“除《兰亭序》等既定观念中的范本"字帖"外,书法作为一种渊源深厚的文化现象,其实在更大范围上应该还包括日常的书写。”于是乎,邱振中开始在书法的文字题材上作延伸。比如这次在深圳的展览,他不仅在文字题材上选择书写自己创作的现代诗,同时还试图启用极少为人所识的“待考释文字”作为造型材料。

  “我不敢说我的诗歌写得怎么样,也不敢说我的书法写得怎么样,但是能够将文字的内涵与书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无疑是书法的一种理想。”邱振中认为,这种理想是符合当代艺术需求的,反观之,亦与中国古代文人“书画一体”和“文墨一体”的事实是契合的。

  对此,徐冰则进一步将书法落脚到生活实处。“其实,真正具有书法精神的东西绝不是匾额之类,因为书法家在提笔写匾额的时候都是有意识的,那就是,我在写字给别人看。”徐冰说,“我甚至认为,真正的好书法都隐藏在便条、账单和书信之中。”

  从传统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当代基因”

  其实早在20年前,徐冰创作出谁都看不懂的《天书》时,就提出了这个议题,也即究竟抽掉文字内涵后的书法还是否成立。“《天书》实际上把字的内容彻底抽空,但是又保存了中国字体的外表,这似乎为书法界提示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我曾经在听王冬龄老师讲课时记过笔记,他说一个书法家的品位,和他的文化底蕴与个人胸怀是有关的,甚至与他早晨是喝粥还是喝咖啡有关的。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文化艺术间的关系。”徐冰说。

  邱振中说,在传统书法逐渐边缘化的今天,很多人开始萌生一种把传统书法做成当代艺术的愿望,但是成绩还不容特别乐观。“当代艺术并非凭空而生,而必须从传统的每一个蛛丝马迹中寻找与现代人的心灵关系,从中再生发出一种真正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我们必须把书法艰难地向深处推进。”邱振中举徐冰的早年收集“911”双塔倒塌后的灰尘而作《何处惹尘埃》为例。当时,徐冰并不知道用灰尘来做什么,只觉得它们包含着关于生命的信息。两年后当他读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著名诗句时,便将灰尘在地面铺展开来,在上面写上这些文字。

  “坦率说,这些文字的书法味道并不浓,但是它的内涵对于中国文字与中国文化的利用,以及对于与当代巨大事件和个体心理联系的挖掘非常棒。”邱振中说,“传统书法要想实现当代性,不能单纯只是书法本身,还要能够和当代中国、当代艺术、当代人的审美与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

  “现代书法”是个伪命题?

  当传统书法与现代观念结合时,一种叫做“现代书法”的概念应运而生,但同时也引来不小争议。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的主任,王冬龄自然坚持:“尽管在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这是最高学府学术机构的坚持,就是要约定俗成,因为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名字了。”

  但这遭到邱振中的反对。他认为,“现代书法”一词指代的概念混乱不明,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现代风格的书法”。“实际上,当我们在谈一件作品的风格时,常常包含着潜台词比如一张绘画看上去像马蒂斯或者毕加索等现代大师所作,你便会说这是现代绘画,但实际上你也不知道是谁画的。”

  尽管如此,“现代风格的书法”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邱振中认为,即使你掌握了传统书法的规则和技巧,但当你拥有现代生存体验时,再想表现传统书法其实是非常难的。“就像我们没办法完全用古体诗来表达当下的情绪,我们需要的是既古老又新鲜,并且从来没有被塑造过的东西。”邱振中说,“现代风格的书法首先必须包含传统中核心的东西,做到这点已经不易;其次还要包括传统中没有的东西,要想这两点共生非常难。”

  不过,对于思维更超前的徐冰而言,“现代书法”早已不是书写范畴的事。历时七年收集调整,徐冰终于创作出以全球通用标识语言(类象形文字)写成的《地书》。“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超文化超语言超文字的,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需要翻译。”徐冰说,虽然现在大家都在探讨“现代书法”,“但其实只有率先革新我们的文字,才可能真正革新书法。”

  “但再怎么革新,书法与文字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基础之上的。”徐冰说,《地书》其实也是从甲骨文等象形文字中得到的语言基因,“但传统必须被重新激活,不激活其实是不好用的,一旦被激活,便又会生出一种全新的基因。”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