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法名家 >> 正文
吴昌硕何故从戎半年?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41:25 点击:

  吴昌硕何故从戎半年?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8月1日,吴昌硕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同治四年(1865)吴昌硕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浙江归安县(今属吴兴县)菱湖镇人。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来往于江、浙、沪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二十二年被举为安东(今江苏省连水县)县令,到任一个月便辞官南归。三十年夏季,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王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艺名益扬。七十岁后又署大聋。cdn-WWw.2586.wang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名满天下。

  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名重艺坛。鲜为人知的是,作为一介书生,他还有过一段金戈铁马的从戎经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皇帝在主战派的支持下,下令征召已退职在家的吴大澂督军御敌。退职后的吴大澂,在上海颐养天年,他工篆书、擅金石、富收藏、精鉴别,整日陶醉其中,乐此不疲。闻知边关战起,正准备请缨杀敌,圣旨传到,令吴大澂领兵部尚书衔,率领湘军出关迎敌。在组织幕府时,吴大澂想到了自己的忘年之交吴昌硕。他们四年前在苏州相识,几经交往,彼此意气相投,吴昌硕曾为他治印多方,深得其爱。吴昌硕到上海后,两人过从甚密,在吴大澂的寓所中,吴昌硕得以观看大量古代文物和历代名家手迹,眼界大开,受益匪浅,这对他的书法、金石、绘画和诗文,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吴大澂非常钦佩吴昌硕的学识才华,虽然两人地位悬殊,但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对吴大澂的知遇之恩,吴昌硕无以为报。此次邀他入幕,吴昌硕认为于公于私,都责无旁贷,于是抱定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虽然吴昌硕已经50多岁了,身体羸弱,家人也极力劝阻,他还是毅然应允,慷慨从戎,协助吴大澂办理文书柬笺和军机事务。

  正当吴大澂准备出征之际,忽有人献上汉金印一枚,印文是“度辽将军”四字,吴大澂见之大喜。原来在汉昭帝三年冬,辽东乌桓反叛时,朝议中,有大臣提出“当度(渡)辽水往击之”,于是便有了“度辽将军”一职,担负镇守东北边陲的重任。得到这枚汉印,吴大澂认为是自己万里封侯的吉兆,此去必胜券在握,更加坚定了去辽东作战的信心。对这枚印的来历,当时就有人指出是吴昌硕伪造,目的是激励吴大澂像度辽将军那样,守土抗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枚印章的来历也是一团迷雾,无从考察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边陲的荒寒、苍凉、雄浑,对吴昌硕这个生长在南方的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路上吴昌硕吟诗刻印,手不释卷。他旅途中所刻的“俊卿大利”一印,表达了对胜利的期望。可事与愿违,东北战场各线均告失利,日军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后,海城和盖平又相继沦入敌手。收复失地的重任,便落到了吴大澂的这支队伍身上。面对日军的凶残和国土的沦丧,吴昌硕悲愤交集,赋七律一首,以祭忠魂:“凭吊忠魂歌莫哀,传闻邓禹绘云台。可怜旗鼓伸天讨,未见珊瑚入贡来。谢傅围棋终破贼,班超投笔敢论才。妖星看挽强弧射,独立营门遣酒怀。”诗中把吴大澂比作淝水之战中大破苻坚的东晋宰相谢安,马到成功,驱除倭贼,力挽狂澜,自己则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有所发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此时的吴大澂,自以为部队士气旺盛,必胜无疑。为了在气势上压倒敌人,立了一块“投降免死牌”,告敌兵跪此牌下愿降者可以不杀,又亲自拟定一通文告,让吴昌硕书写,文告最后警告日军“若竟迷而不悟,拼死拒敌,试选精兵利器,与本大臣接战三次,胜负不难立见。迨至该兵三战三北之时,本大臣自有七擒七纵之计。”日军大怒,必欲抓住吴大澂杀之而后快。敌首领告部下:“吴某好为大言,政事兵略非其所长,惟小学及篆法为一绝,若生擒之,断不可伤其性命,可以使其赴我国传授清国绝学。”吴大澂雅好镌刻,行军时携有工匠,经常亲手模仿古篆文字,令匠人镌刻在枪支木柄上,当时日军能以缴获湘军枪支为幸事。吴昌硕在军中,虽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军事地图和吴大澂的各种文告,大都出于吴昌硕之手。

  吴大澂和友军一起围攻失陷的海城,胜利指日可待,他甚至已拟好了上呈朝廷的捷报。令吴大澂料想不到的是,在海城外围的一个叫牛庄的小镇,经过两昼夜血战,他那骁勇的部队,却溃不成军。在敌人的包围中,由外国教官训练出的枪炮手,惨烈地倒在血泊之中,八千子弟尽丧辽东,堆积如山的粮食、弹药,都成了敌人的战利品,接着便是无休止的奔逃。他的劝降书也成为人们的笑料,最终吴大澂被“降旨革职,永不叙用”。吴昌硕虽没有受到追究,但这次挫折,对其仕途理想、济世之梦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他的耳朵不幸被炮声震聋,其后他遂有“大聋”之号。

  吴昌硕这次从戎,虽然只有半年,但北国江山的奇丽景色,风云激荡的战事氛围,开阔着他的胸襟,激励着他的豪气,对其浑厚雄健画风的形成大有裨益。他在旅途中的写生作品《乱石松树图》(见题图),老笔纷披,乱头粗服,极尽苍莽之致。对这段岁月,吴昌硕终生难忘,他曾让好友任伯年作《山海关从军图》纪念,年届70时还有诗:“石头奇似霓当关,破树孤藤绝壑攀。昨夜梦中驰铁马,竟凭画笔夺天山。”壮怀激烈,豪情犹在,令人不胜感慨。  吴昌硕何故从戎半年?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8月1日,吴昌硕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同治四年(1865)吴昌硕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浙江归安县(今属吴兴县)菱湖镇人。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来往于江、浙、沪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二十二年被举为安东(今江苏省连水县)县令,到任一个月便辞官南归。三十年夏季,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王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艺名益扬。七十岁后又署大聋。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名满天下。

  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名重艺坛。鲜为人知的是,作为一介书生,他还有过一段金戈铁马的从戎经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皇帝在主战派的支持下,下令征召已退职在家的吴大澂督军御敌。退职后的吴大澂,在上海颐养天年,他工篆书、擅金石、富收藏、精鉴别,整日陶醉其中,乐此不疲。闻知边关战起,正准备请缨杀敌,圣旨传到,令吴大澂领兵部尚书衔,率领湘军出关迎敌。在组织幕府时,吴大澂想到了自己的忘年之交吴昌硕。他们四年前在苏州相识,几经交往,彼此意气相投,吴昌硕曾为他治印多方,深得其爱。吴昌硕到上海后,两人过从甚密,在吴大澂的寓所中,吴昌硕得以观看大量古代文物和历代名家手迹,眼界大开,受益匪浅,这对他的书法、金石、绘画和诗文,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吴大澂非常钦佩吴昌硕的学识才华,虽然两人地位悬殊,但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对吴大澂的知遇之恩,吴昌硕无以为报。此次邀他入幕,吴昌硕认为于公于私,都责无旁贷,于是抱定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虽然吴昌硕已经50多岁了,身体羸弱,家人也极力劝阻,他还是毅然应允,慷慨从戎,协助吴大澂办理文书柬笺和军机事务。

  正当吴大澂准备出征之际,忽有人献上汉金印一枚,印文是“度辽将军”四字,吴大澂见之大喜。原来在汉昭帝三年冬,辽东乌桓反叛时,朝议中,有大臣提出“当度(渡)辽水往击之”,于是便有了“度辽将军”一职,担负镇守东北边陲的重任。得到这枚汉印,吴大澂认为是自己万里封侯的吉兆,此去必胜券在握,更加坚定了去辽东作战的信心。对这枚印的来历,当时就有人指出是吴昌硕伪造,目的是激励吴大澂像度辽将军那样,守土抗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枚印章的来历也是一团迷雾,无从考察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边陲的荒寒、苍凉、雄浑,对吴昌硕这个生长在南方的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路上吴昌硕吟诗刻印,手不释卷。他旅途中所刻的“俊卿大利”一印,表达了对胜利的期望。可事与愿违,东北战场各线均告失利,日军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后,海城和盖平又相继沦入敌手。收复失地的重任,便落到了吴大澂的这支队伍身上。面对日军的凶残和国土的沦丧,吴昌硕悲愤交集,赋七律一首,以祭忠魂:“凭吊忠魂歌莫哀,传闻邓禹绘云台。可怜旗鼓伸天讨,未见珊瑚入贡来。谢傅围棋终破贼,班超投笔敢论才。妖星看挽强弧射,独立营门遣酒怀。”诗中把吴大澂比作淝水之战中大破苻坚的东晋宰相谢安,马到成功,驱除倭贼,力挽狂澜,自己则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有所发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此时的吴大澂,自以为部队士气旺盛,必胜无疑。为了在气势上压倒敌人,立了一块“投降免死牌”,告敌兵跪此牌下愿降者可以不杀,又亲自拟定一通文告,让吴昌硕书写,文告最后警告日军“若竟迷而不悟,拼死拒敌,试选精兵利器,与本大臣接战三次,胜负不难立见。迨至该兵三战三北之时,本大臣自有七擒七纵之计。”日军大怒,必欲抓住吴大澂杀之而后快。敌首领告部下:“吴某好为大言,政事兵略非其所长,惟小学及篆法为一绝,若生擒之,断不可伤其性命,可以使其赴我国传授清国绝学。”吴大澂雅好镌刻,行军时携有工匠,经常亲手模仿古篆文字,令匠人镌刻在枪支木柄上,当时日军能以缴获湘军枪支为幸事。吴昌硕在军中,虽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军事地图和吴大澂的各种文告,大都出于吴昌硕之手。

  吴大澂和友军一起围攻失陷的海城,胜利指日可待,他甚至已拟好了上呈朝廷的捷报。令吴大澂料想不到的是,在海城外围的一个叫牛庄的小镇,经过两昼夜血战,他那骁勇的部队,却溃不成军。在敌人的包围中,由外国教官训练出的枪炮手,惨烈地倒在血泊之中,八千子弟尽丧辽东,堆积如山的粮食、弹药,都成了敌人的战利品,接着便是无休止的奔逃。他的劝降书也成为人们的笑料,最终吴大澂被“降旨革职,永不叙用”。吴昌硕虽没有受到追究,但这次挫折,对其仕途理想、济世之梦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他的耳朵不幸被炮声震聋,其后他遂有“大聋”之号。

  吴昌硕这次从戎,虽然只有半年,但北国江山的奇丽景色,风云激荡的战事氛围,开阔着他的胸襟,激励着他的豪气,对其浑厚雄健画风的形成大有裨益。他在旅途中的写生作品《乱石松树图》(见题图),老笔纷披,乱头粗服,极尽苍莽之致。对这段岁月,吴昌硕终生难忘,他曾让好友任伯年作《山海关从军图》纪念,年届70时还有诗:“石头奇似霓当关,破树孤藤绝壑攀。昨夜梦中驰铁马,竟凭画笔夺天山。”壮怀激烈,豪情犹在,令人不胜感慨。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