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法名家 >> 正文
王鼐:书法不是“写字”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43:15 点击:
  \
《晋唐风韵》40×40cm 

\
《苏轼诗》136×34cm

\
《古诗江楼感怀》136×34cm
    初见书法家王鼐,觉着他是一位国学修养渊博的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浓郁的文人书艺,淋漓笔墨中尽显大家风范。

  王鼐为当代书法大师欧阳中石的入室弟子,经先生耳提面命,悉心教诲,王鼐的书法具有了精湛的艺术造诣。cdN-Www.2586.wANg而后王鼐又任职于中国地质大学,在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和研究方面取得进益。与王鼐交谈之后,发现他儒雅亲和、睿智风趣,如沐和风。

  谈及从一名书法爱好者到成为书法专业博士以后,对技法与书法的关系产生的不同认知,王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将书法作为专业,则不同于兴趣。专业有其苛刻的技巧训练,需把书法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同时又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创作的源泉是对于书法文化和本质的感悟,从这一层面来讲,技法可退而居其次。因为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都有法可依,从有规律的技法中找到无规律的意蕴,这是对技法游刃有余的掌握。但是太熟练就可能形成思维定势,误入庸俗。这就要在技法的高度熟练基础上,追求陌生化的感觉。正如董其昌言,‘字须熟后生’”。

  王鼐认为,在跟随欧阳中石的学习中,收获最大的是恩师的一席话,“书法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对此,王鼐解释:“书法是‘练’不出来的,练习的时间再长也不能超越古人。假想把一个人经历之长短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有限的时间与历史相博弈,就如同蚍蜉撼大树;学则是要继承前人积淀下来的优秀东西,综合加以利用,以达到自然而然,不创而创。”

  如今,很多学习书法的爱好者走入误区,往往只追求书法的技法。王鼐认为,“书法不是写字,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书法艺术,它是以汉字形体为造型的抒情艺术。正如千人千面书。中国书法的奥妙在于用二维平面展示三维立体的东西,把不可逆向性的线性艺术用空间造型表现出来,即打破‘一往直下’的字法、章法等结构”。

  王鼐五种书体皆行,尤长隶书和行草,观其作品,笔法苍劲而不苍老,厚重而不轻浮,从起笔到收笔一气呵成,扎实、灵动,达到了笔为心神的和谐境界。他的书法追随晋唐之“神髓”,在遍临多达几十种帖后,学习李邕书风。王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李邕书法宗‘二王’,但是能自出新意,既有王羲之的厚重,又有王献之的飘逸,开张又内敛”。经过对书法的深入研究,王鼐用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其个性智慧与能力,故其书法中充满着精、气、神的韵味。

  在王鼐的书法理念里,真正的书法艺术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世界。形而上的认知研究不够,仅有技法、用临摹不可能登堂入室,体会不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书法创作,专注于技,则为匠师,专注于艺,则为艺人,专注于道,则为圣人。

  王鼐

  字大鼎,号迟悟。书法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入当代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门下,为其入室弟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艺家评论协会会员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协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作品多次应邀参加韩国书道协会在首尔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韩知名书法家的展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中日知名书法家作品展。作品被俄罗斯奥委会多位友人收藏。(北京商报记者 陈丽君)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