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法艺术 >> 正文
中国瓦当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50:42 点击:
  王书广,号洨东,别署墨香斋主,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喜爱书法,几十年临池不辍,楷习黄自元,隶师汉,行草宗淳化阁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近二十年来潜心研究、挖掘几近消亡的瓦当书法,将瓦头上的美感移植到宣纸上,由于王书广先生对中国文字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瓦当书法创新第一人。近期,记者有幸采访了王书广教授。     记者:     经常会听到甲骨文、石鼓文、金文等,但是瓦当书法却很少听说。您能介绍一下什么是瓦当书法吗?     王书广先生:     瓦当书法简单的讲是瓦头上用来装饰的图案与文字。瓦当俗称瓦头,形状呈圆形或半圆形,其主要功能是庇护檐椽,不致雨淋日晒,同时也美化、装饰了建筑物,它是中国古建筑物上一种不可或缺的饰品。瓦当书法是指我们的先人将甲骨文、籀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篆书等字体巧妙运用到了建筑物的瓦当上,在镂上文字的同时再配上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图案,使瓦当更具艺术性、观赏性。瓦当书法是以圆、半圆为基础,字形以篆字为主,字体以古朴、简易、粗犷为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后就可以研究瓦当书法、创新瓦当书法。     记者:     瓦当书法在历史上有过兴衰,你对瓦当书法的前景怎么看?     王书广先生:     在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中,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朝代瓦当书法就兴盛、就发展,如秦、汉、唐、元、清代中期等。凡是国力贫瘠,经济凋敝的朝代,瓦当书法就断代、就衰败、以至发展停滞。cdn-WWw.2586.wang     我国在秦汉与唐代国力强盛瓦当书法开发应用广泛,涉及建筑、生产、生活等诸方面。如楼阁建筑、室内装饰,石雕、砖刻、手工业模具等,秦汉以后瓦当书法几经兴衰,一直传承至今。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网络遍布为瓦当书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有意无意地在开发着瓦当图案,有意无意在使用着瓦当图案。今天瓦当的使用性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它已渗透到生产、生活、艺术等方方面面。如建筑设计、各种饰品、丝绸印染、陶瓷工艺、紫砂艺术、工艺品制作。工业模具铸造等,所以说瓦当书法在新世纪,不仅不会断代,很可能在新科技、新网络、新工艺中复兴,再度辉煌。     瓦当书法比书法更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所以前景光明,不容置疑。     记者:     您是从什么时候接触到瓦当书法,从而萌生了将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搬到宣纸上的?     王书广先生:     我从小受父亲影响,钟情书法。一九七三年入伍后任文书、指导员、干事等文秘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一直在临习书法,运用书法。如在部队写宣传海报,写信封,写文稿,我都用毛笔书写。上世纪80年代,书法字帖及学习资料相对贫乏,我在出差时,只要看到书法字帖,都会买下来。在这些字帖中,我发现有一本图文比较特别,古色古香的帖子我很喜欢,后来查阅书法资料,才知道它是瓦当书法。瓦当书法兴盛于秦汉,曾经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我对瓦当书法产生了兴趣,刻意搜集瓦当图案与瓦当书法。每当出差、旅游都不忘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逛一逛古旧市场,收藏有价值的瓦当图案和信息。     我介入瓦当书法研究后,开始只是爱好,并没有意识要把瓦当书法写在宣纸上。后来我发表了《我的书法观》。在这篇理论文章中我认为:中国书法在历史上的主要功能是“以工具为主,欣赏为辅”。因为当时受人们的智力、劳动工具、科技发展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它的主要工具功能是传承历史、沟通信息、学习文化等。在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书法的功能和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硬笔、电话、手机、打印机、复印机、电脑等现代办公工具的出现,书法的工具功能逐渐被弱化。中国书法由历史上的“以工具为主,欣赏为辅”,转变为现在的“以欣赏为主,工具为辅”。根据这一思路,我开始尝试将这种美的形式展现在宣纸上。     记者:     有了瓦当书法的理性认识,有了瓦当书法的资料,在具体创作瓦当书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吧?     王书广先生:     当前对瓦当书法的研究,主要困难是参与的人太少,瓦当资料太贫乏。目前还没有一本完整介绍瓦当书法的书,现在的搜集、研究,只能从珠散玑乱的理论书籍中去寻找。瓦当的图案很丰富,但眼下还没有人去系统的搜集、挖掘、整理。我现在正在积极的寻找同路人,愿意把我的一些研究成果无偿的与大家一起分享,研究的人多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门艺术才能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记者:     瓦当书法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半圆或圆形的图案是否都叫瓦当图案或瓦当书法呢?     王书广先生:     不是的。月亮是半圆的,太阳是全圆的,我们能说它是瓦当吗?瓦当书法是有条件、有内容、有特征的。它的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在一个圆中根据设计的需要可分为多层大小不一的圆轮。二是要有古代传统的图案、民族地域和行业门类图案、动植物图案等。三是瓦当中的文字笔体以篆、古隶为主,内容以祝福、吉语为主。     记者:     您在宣纸上的瓦当书法与瓦头上的瓦当书法相比,有哪些不同?     王书广先生:     一是载体发生了变化。瓦当用在建筑物上具有欣赏的单一性,把它呈现在宣纸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展示,不受时空限制。二是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把瓦当书法放在宣纸上可以任意放大彩绘,装饰美化,便于欣赏。三是可以开发创新瓦当图案与丰富瓦当文字,使之与时俱进。     记者:     中国书法讲究意境,您的瓦当书法简朴古拙,不失雍容大气。它有意境吗?     王书广先生:     书法和瓦当书法是一门艺术的两个门类,其本质是一致的,都依附历史传统,追求艺术美,尤其现在人们的审美追求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们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在作品创作中要寻找美、挖掘美、创新美。把字写成花、写成画、写成艺术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欣赏要求。     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我在自己的书法理论文章《浅谈书法的意境和气势》中说过,书法有意境,当然瓦当书法也应该有意境,它们的意境都潜藏在作品的美感中。     记者:     以上是您对瓦当书法继承和创新的一些看法,您是如何看待书法艺术领域里继承与创新关系的?     王书广先生:     我想,概括起来是两句话:临古创今,师帖不泥。书法爱好者,只要进入书法这个行当,第一关就是临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坎,古今如此。临帖不但要掌握字的结构,同时还可以体查书法的笔法和神韵。初学者要老老实实临帖,一笔一画力求神似,不要掺杂自己的笔画,力求做到“无我”。在临帖一段时间后,可以多临几种书体,然后通过自己的提炼综合,结合碑帖注入自己的笔画风格,这个阶段就是“有我”了。“无我”时不要“有我”,“有我”时不可“无我”。最后是“脱它”。“脱它”是指脱帖,在临帖成熟以后,要试着脱帖。我认为初学阶段临的像可以,高级阶段必须脱帖,否则就丧失了自己应有的风格,书坛里就找不到自己了。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凡是书法大家都是靠创体流传千古的,没有靠临帖形似而出名的,这一点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都要永远铭记。     采访结束了,记者无不为书法家那宽阔的胸怀和广博的知识所折服,同时也希望书法家王书广教授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为社会、为人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