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篆刻艺术 >> 正文
陈巨来刻竹扇骨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54:32 点击:

  篆刻大家陈巨来偶然也刻竹扇骨。现就介绍他与老师赵叔孺合作的阴刻扇骨:

  一、梅树老干一枝,奇倔虬曲,枝梢幽健多姿。疏枝横斜,梅花朵朵,正反俯侧,各具倩态,清雅绝俗,灵秀俏逸。运刀顿挫疾缓,富有节奏。枝干的刚健与花瓣的柔媚相得益彰,显示刀工的娴熟,竹刻刀法与篆刻刀法交糅使用,别具韵味。顶部刻“疏景”隶书二字,行书落款:叔孺作巨来刻。

  二、秦阳陵铜虎符: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落款:周虎符,从雪堂赠拓。抚应鲁庵仁弟雅属。赵叔孺庚午(1930)六月。

  虎符拓片为学者罗振玉所赠,赵叔孺临写刚直雄健,凝练老辣,陈巨来运刀英迈爽利。上部篆字的庄严与下部行楷的清峻雅致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书卷气充溢的感觉。受者是同为篆刻家的张鲁庵,一把扇骨出现四位名家,可称得上绝品了。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人,字纫苌、献忱,以号行。因藏有蜀汉延熹景耀二弩机,自号二弩老人。原在福建做官,辛亥后定居沪上,鬻书画为生。刻印追秦汉,精宋元,自成一家。追随他的学生多达四十多人,皆成为名家。

  这把扇骨是赵叔孺57岁,陈巨来26岁时合作的。Cdn-www.2586.wanG

  陈巨来(1905—1984),浙江平湖人,原名斝,别署安持,以字行。生前为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文史馆馆员。

  陈巨来为世家子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随父定居上海,20岁拜赵叔孺为师,学习金石书画。过后他又结识了王同愈、袁克文、吴湖帆、张大千、溥心畲、叶公绰、张伯驹、江寒汀、谢稚柳等书画名家。

  陈巨来风雅倜傥、潇洒俊逸,这些名书画家都与他推心置腹,亲密无间。吴湖帆家藏清汪关《宝印斋印式》一书,主动借给他,供他学习借鉴。吴夫人潘静淑也善画,但不轻易送人,一生只有两幅赠人,其中一幅受主就是陈巨来。吴湖帆藏有一块玫瑰红青田石,宛若山楂糕,极其稀有。吴认为此石非陈巨来莫属,就请他刻“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十朱文,与家中《富春山居图》残卷交相辉映。陈巨来画松,吴湖帆为它补石、点苔,后由谢稚柳补梅竹并题。吴还将家藏嘉庆御墨赠他。从这些点点滴滴可以看出他俩的友谊非同一般。

  陈巨来住铜仁路,与清室旧王孙溥心畲为邻。陈经常造访溥家,结下浓厚的笔墨友情。陈巨来为溥刻印不下几十方。溥心畲赴台之前曾书一小对赠他:元龙自非馀子可及,孝章要有九牧大名。(“元龙、孝章”皆古代治印高手,溥心畲推崇他超越了古代两人)上款:巨来仁兄飞遁申浦,以刻印易薪米,与仆邂逅,客次乐共晨夕。巨来抱奇才,寓磊落于铁笔,为仆治印,直可方驾秦汉。将有远行,书联为赠。落款:岁次已丑(1949)秋八月,西山逸士溥儒并识。

  陈巨来与张大千结缘六十多年,俩人惺惺相惜。张大千曾评价他的元朱文印“如古美人,增至一分则太长,减至一分则太短”,因此大千书画用印几十方全出自他手。为回报他的厚意,大千对他也肝胆倾情。有一年,陈巨来父患病,需日服羚羊角粉,此药昂贵,他力不能致,大千得知,精心绘了几幅单款画,让他出售,为父买药。这固然体现了大千的仗义,却也彰显了陈巨来人缘好,患难时刻有人帮。

  陈巨来活跃于上海艺坛,有时会将轶闻趣事写成文发表于报刊。他深知江青的底细。“文革”一来,“四人帮”在上海的爪牙为“防扩散”,以莫须有罪名将花甲之年的他投入牢中。他生性耿介,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直到1974年,实在查不出他有恶毒攻击的直接证据,只得将他释放。学者好友施蛰存写诗祝贺,其中两句“石破天惊留好手,凤奴鸾铩岂低眉”,对他作了很高评价。幸运的是,他看到了“四人帮”被粉碎,看到了这些人受到历史的审判。

  陈巨来著有《安持精舍印冣》《安持精舍印话》《安持人物琐记》,与陈蒙安合著《印坛点将录》等。

  陈巨来一生刻印三万多方,赵叔孺曾称他“近代元朱文第一”。因精力主要放在治印上,陈巨来书画较少,刻竹扇骨更少。但就这把扇骨,绝顶的绘稿,绝顶的刻功,足以垂范后世了。(杨君康)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