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篆刻艺术 >> 正文
印人官明的艺术情缘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54:41 点击:


静中有真趣


知足常乐


乐HAPPY

  我进入浙江省对外文化交流公司的面试时,一位和蔼可亲的儒雅男子用英文和我交流了几句,并对我的英文回答进行了完善。他,正是官明。正式调入公司后,官明已调入浙江省文化厅外事处。单位给我安排的恰巧是官明原先使用的办公桌。彼时,简单的办公桌上,放着官明留下的青花瓷笔筒,上书“一九八七年中日兰亭书会纪念”,里面有几把刻刀,已经很旧了。这就是官明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精通英语,骨子里又浸淫着中国传统文化。

  官明的篆刻生涯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4年他就参加杭州书画社篆刻组,师承篆刻界前辈陈左夫先生及“当代小篆第一人”之称的李伏雨先生。CdN-WwW.2586.wANg1990年官明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篆刻、书法作品以及传略散见于《杭州篆刻》、《中国书法》、西泠印社80年代第一本篆刻集《浙江篆刻选》、中国首部篆刻艺术年鉴《中国印学年鉴》印人传、《中国印谱》等,作品多次入展多项大型展览。由于长年从事文化交流工作,官明的作品曾发表于台湾《雅砌》月刊,他1996年还为“中国·列支敦士登文化交流画展”专门创作篆刻作品。40年来,官明工作之余治印千余方,他的篆刻和书法作品逐渐从杭州走向全国乃至海外。

  2002年,官明受文化部派遣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至2006年任满回国。这期间在完成文化外交工作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篆刻、书法作品,并利用这一难得的机缘,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2003年在纽约展出个人篆刻作品长达4个月之久,纽约《福建侨声》杂志专题刊登“官明篆刻”,200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作“中国古典文化——诗书画印”专题讲座。任满回国前夕,还应邀给纽约华美协进社做了“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和欣赏”讲座,讲座实况录像在纽约“美国网络电视”播发。

  官明酷爱艺术,临帖挥毫,磨石奏刀,从不间断。他的印章构图精巧,常有奇思,却不怪异。他刀下的作品,既无板滞之嫌,亦无狂怪之失。“九溪烟树”本是杭州西湖新十景之一,一枚“九溪”印方,将“溪”字拆开布局,“三点水”偏旁与“九”字呼应,“奚”则演化成图案化的造型,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杭州和“三潭映月”,印面布局匀称美观,形式感强,又略具形象性。

  他还独辟蹊径,将英文和汉字巧妙结合,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创新,构图、用笔很有功底,让人耳目一新,不失印味,又浑然天成。一方“爱LOVE”印,将中西方文化珠联璧合,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又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用手中的刀将印人的情思与时代、百姓心心相印。官明治印追求一种朴实大方的艺术效果,他的印章既为圈内人赏识,也为普通爱好者所喜爱。有圈内人评曰“有点邓散木的味道”,也有印人评论“有陆维钊先生之风”。

  谈起篆刻,官明常常饶有兴致地作通俗介绍。他认为篆刻就是用刀把篆书刻在印章上的艺术。因此,篆刻应当追求表现笔意、石趣、刀味结合的艺术美,三者缺一不可。再者,篆刻又是方寸之间的艺术,比其他平面造型艺术更讲究构图,即篆刻中所谓的章法。章法的最高境界是虚实相生、和谐生动,在不平衡中求平衡,在平衡中求变化。切忌机械排列、简单重复、虚实无度、生硬做作。官明在从事对外文化工作时,想必也从中有所感悟。

  官明不仅印刻得好,篆书也颇见功力。他常说,学习篆刻,首先要学好篆书,要临摹,先在临摹上打下基础,继而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创出自家的路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篆书富有书写性的隶意,而隶书又蕴涵典雅的金石味。

  官明现任浙江省文化厅调研员(对台处、港澳办)。经他策划和组织,浙江省文化厅自2007年起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台湾·浙江文化节”,该活动是目前为止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在台湾举行年度文化节。因此,浙江省对台文化交流呈现全新的局面。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出色完成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同时,官明在艺术上也再上新台阶。2009年经西泠印社理事会投票通过,吸收官明为西泠印社社员。

  官明不仅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更用他儒雅的形象和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折服了台湾的文化合作者。他喜爱的方寸艺术之中似乎有中西文化的大世界,他把文化外交的大世界也当作方寸篆刻,在精心地雕琢着。(黄芸)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