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要诀》/元·陈绎曾--元书论
至正二年冬,余闻汪延年得书法于金谿陆氏,遂从戴尚文处传钞之。惜其凡例尚淆,点画多缪,既改而正之矣,乃作目录一篇以条理之。其点画则识之于各目云。歙朱昇题。
第一执笔法
卫夫人云: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或作二寸一分。)行草去笔头二寸一分。(或作三寸二分。)
拨镫法,李后主得之陆希声。希声所传于光者止五字,后主更益二字,曰导送,谓之七字诀。
趯。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趯,乌叶反。)
压。捺食指著中节旁。此上二指主力。(捺手按。)
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揭。名指著指爪肉之际,揭笔令向上。
抵。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中指钩笔,名指拒定。此上二指主运转。
导。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小指送名指过左。(此上一指主来往。)
右名拨镫法。拨者,笔管著中指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也。镫即马镫。笔管直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也。足踏马镫,浅则易出。入手执笔管,浅即易拨动也。
──右指法
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而书之。
提腕。肘著案而虚提手腕而书之。(钝吟云:此法好。)
悬腕。Cdn-Www.2586.WaNG悬著空中而书之,最有力。
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行草即须悬腕,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问之,辄瞑目伸臂曰:胆胆胆!
──右腕法
唐太宗曰: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又曰: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筋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简缘云:管直则心圆。
──右手法
撮管。以拨镫指法撮管头,大字草书宜用,书壁尤宜。
扌族管。以大指小指倒垂执管,扌族三指攒之,就地书大幅屏障。
捻管。以大指与中三指捻管头书之,侧立案左书,长幅钓字。(捻,乃叶反。)
握管。四指中指节握管,沉著有力,书诰敕榜疏。
──右变法
第二血法
蹲。七分三折,管直心圆。
驻。七分力到水聚。
提。三分大指下节骨竦水下。
捺。九分力满。
过。十分疾过。
抢。各有分数,圆蹲直抢,偏蹲侧抢,出锋空抢。
衄。三分三摇笔杀力。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
简缘云:此专对水墨说,用笔之际,自然有此七字在笔下,非谓何笔为蹲何笔为驻也。
第三骨法
提。竦大指下节骨下端,提尾驻飞。
纵。和大指下节骨下臼,蹲首驻捺衄过。
字有骨,为字之骨者大指下节骨是也,提之则字中骨健矣,纵之则字中骨有转轴而活络矣。提者,大指下节骨下端小竦动也。纵者,骨下节转轴中筋络稍和缓也。
简缘云:此专对骨说,提之则骨健,纵之则骨活动,非谓何笔为纵何笔为提也。
第四筋法
藏。首尾蹲抢。
度。中间空中飞度。
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虚打势飞度笔意也。○钝吟云:解藏度二字,则无死笔,活处在筋也。又云:一画亦要藏度,不专是断处联属。
简缘云:一行亦有藏度,一幅亦有藏度。不悟此二字,唐人所谓善书手而已矣。
──右字法
中指下贯上,左贯右,笔中柔。
名指上贯下,右贯左,笔中韧。如吝反。
──右指法
第五肉法
满捺。
飞提。
字之肉,笔毫是也。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干研墨,湿点笔。湿研墨,干点笔。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粗则多累,积则不匀。
简缘云:今人误以墨重轻为肉之肥瘦。 又云:此专对字之肉讲。非谓何笔为满捺何笔为飞提也。
──右字法
笔。字一寸,蹲七厘,提五厘,捺九厘,画一分。以是为率,清劲递减三厘。初学提活蹲轻,则肉圆。老成提紧蹲重,则肉<走历><走刺>。 右军云: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深浸则毫弱无力。 钝吟云:如万岁枯藤,<走历><走刺>也。徐季海笔在画中,力出字外,用此也。
纸。强弱有分数,笔力临时斟酌用之。右军云:纸刚用软笔,纸柔用硬笔。纯刚如锥画石,纯柔如印印泥。既不圆畅,神格亡矣。书石同纸刚例,盖相得也。
墨。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远行近折。 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沍以新汲水,临时用之。 凡书不得自磨墨。
砚。池宽面细,每夕一洗,则水墨调匀,血肉得所。
书学指南云:夫论墨之佳曰:轻坚黝黑,入砚无声。又曰: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又曰:缋彩奋发。论砚之佳曰:秀润玉质。论笔曰:长而不劲,不如勿长;劲而弗圆,不如不劲。论纸之佳曰:不能澄心堂薛涛江,亦必坚薄白滑、纯柔光泽者,若粗厚松灰者,不惟损笔,亦能坏字。凡此皆至理也,善书者知之。
──右用笔分数并论笔纸墨砚。
第六平法(平者横画也)
偃。首抢下,尾抢上。 蹲锋自驻,力到疾提,力满微捺,力尽回锋。
仰。首抢上,尾抢下。 蹲锋自驻,力到微捺,力满疾提,力尽回锋。
平。首抢平,尾抢平。 蹲锋自驻,力到疾过,力尽回锋。
勒。上平、中仰、下偃,空中远抢,以杀其力,如勒马之用缰也。凡尾提处,观其笔燥湿如何。燥则驻蹲捺而实抢以补之,其次蹲而不捺,其次驻而不蹲,其次提而不驻,即实抢之。湿则提起即空抢可也。
简缘云:已上三法俱是勒势,非谓另是一笔也。
翰墨良规云:凡平画忌如算子,终篇展玩,不见横画,始是书法。 钝吟云:八字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