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印研究 >> 正文
有认定“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者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04:40 点击:

  解缙(1309-1415),字大绅、络绅,江西吉水人。如果只听丰坊《书诀》中讲的那些话,就以为解缙真是个不重“古法”、全无“古法”的人,那就完全错了。不过愈是把古法绝对化、神秘化的人,愈是视自己为古法之独擅者、得真传者,别人不是。丰坊对解缙的认识就是如此,其实解缙书法美学思想较丰坊更为保守。他认为晋书之美是至高无上的,晋书经验方法也是不可再得的。其《评书》称: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门。

  按照这个观点,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学书之法,非“神授”不可。因为每一代学书者都必须口传心授,始得其门。那有书史以来第一个给人口传心授其法的不可能自会。既不能自会又是打哪来的?这只能说是“笔法神授”。既然只能靠“口传心授”,才“得其门”,这也无异说,“学书之法”既非人创造,也不能由人发展,只能是神授以后,一成不变,代代口传心授。在这句话之后,他确实得出个结论:

  故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

  这也无异说,学书之法只传到羲、献。献之就不肯再向后代“口传心授”了。书“法”从此绝了。今人学书,得不到羲、献口传心授,也只能白费气力了。偏偏他又告诫人:学晋人书要有如七十二贤人之学孔子的那种精神:

  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cdn-WwW.2586.waNG切磋之,琢磨之,治之以精,愈求其精,一

  旦豁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调合心手之用,不必物我之有间,体合造物而生

  成之由,而后为能书之至耳。

  羲、献被他神化了。学书之法被他神秘化了。但这里似乎又说,通过精诚所至的切磋、琢磨,又可能“一旦豁然贯通”“而后为能书之至”。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在“羲献而下”,就不致“世无善书者”。他既已肯定“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说明他所谓的“愈至而未愈至”,确实是没有至。既然羲、献以后,迄无人至,其所谓切磋、琢磨,“一旦豁然贯通”的方法,又是从哪里总结出来的呢?

  当然,自有书史以来,持这类见解不只他一人。东汉以来.学书无有不讲师承,连执笔法也是难以轻易授人的奥秘。不过,那时还只说能偷学到前人笔法,据以练习就可得名。到了元明,所传蔡岂、钟蒜笔法不讲了,却讲王氏父子的笔法中绝,与此同时又讲“非口传心授,不得其门”。书史说王羲之先从卫ft学书三年,“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M、梁鹊书,又之洛下,见蔡a《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旭《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这话如果是真的,说明王羲之不是得到谁将笔法“口传心授”,而是扩大了眼界,提高了审美修养后才取得成就的。如果说这话可靠,说明老师纵有不传之法,也不能保证其成就高于门生。总之,王羲之不是单靠什么口传心授,才取得过人的成就的。历史事实也说明,与王同时,还有与王争“家鸡”、“野鹜”的书家,他们的方法都可以传下来,纵然他们的方法传不下来,后来者也可以从实践中揣摹。

  奇怪的是,这种观点在解络去世二百年后,在明万历年代,有个焦兹(1541-1602)字弱侯,号澹园,南京江宁人,其(焦氏心授》也这么说: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故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

  能1.寐家法,书学中兴,至唐而盛。宋家三百年,·堆苏、米庶几,元惟赵子昂一

  人.皆师鉴晋唐,所以绝出流荤。

  所不同于解I的是,一、他承认“智永能痛寐家法”,便出现了唐代的书学中兴。

  二、居然还承认宋代还有“苏、米庶几”。三、元代也出了个赵孟倾。即并非“羲、献而

  下,世无善书者”。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心目中只有晋唐笔法,一切被他肯定的书家,都因他们得到“口传心授”或“寤寐”了笔法。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