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印研究 >> 正文
书法艺术本体与审美转型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04:53 点击:

  书法艺术本体与审美转型

  不能否认,这些年来中国文化生态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失落造成了一个感性欲望泛滥,非常世俗化的社会现象。时尚的鼓躁,精神的平庸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实。面对一个浮躁的、不安的时代,尤其需要思想的滋润,美的纯化。时代需要文化人,需要艺术家。他们是不急功近利,耐得寂寞地思考着社会文化与审美的深层课题,思考现代艺术的基本精神的智者。他们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

  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书法,正如杨振宁博士说的是中国文化精髓的核心。因为中国书法包蕴的人格理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艺术创作的心理体验是书法家对宇宙生命和自我生命的双重感悟。中国古代对书法的理解是以人文理念为根本支点。

  二、文艺发展的历史挑战与生存状态

  当下文艺发展所处的时代,从总体来看,和平与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要特征。中国正处在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文艺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当今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一是消费时代。物质发展到特定的历史阶段,进入了消费时代。文学艺术也成了一种消费的符号供人取乐开怀。二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缩小了文艺受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信息差与时间差,网络使受众对文艺的口味越来越丰富,也对文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三是图视时代,以文学阅读为审美的主要方式已退居其后,传统的图书都出现了图文并茂化的倾向,人们对文艺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要求。cDN-wWw.2586.WaNG

  三、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转型

  时代在变迁,审美在转型,这是客观事实。在东西方文化两大体系的冲突,对书法艺术的母体的挑战使书坛出现了:传统古典型、现代审美型和前卫探索型多种现象。陈丹青说过:“二十世纪中国油画是伟而不大,悲而不壮”。我想中国当代书法也值得深层反思。我们不能不进行以下三项理性思考:(1)当代书法创作审美定位的历史背景、社会心理与思维模式;(2)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的参照体系,它的前瞻性与边缘性;(3)当代书法核心价值的现代文化特性;(4)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的评判机制。

  四、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

  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自觉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表现。

  从生活审美体验上升到生命体验的审美理想的终极实现文化自觉就是善于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史,联系实际,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环境。以呈现历史使命的文化担当与传承精神。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