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印研究 >> 正文
沙孟海《印学史》第六章~第十章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05:34 点击:

  沙孟海《印学史》第六章~第十章

  文章作者:沙孟海

  第六章 秦印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一整套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金石制作也不在少数。除南北诸山刻石外,还有度量衡器所刻诏书等。印章,因无纪年,不能断定它的绝对年代。旧时学者把传世的朱文小玺定为秦印①,或称为“秦【左“钅”,右“尔”】(玺)”。徽、浙两派篆刻家直到近代赵之谦、黄士陵等的印谱中,常见“仿秦印”“仿秦玺”的作品(图l-4)。实际这批小玺都是战国或战国以前印,决非秦印。秦代制度,只限皇帝称玺,臣下一律称印(参看第三章),“秦玺”的名称更不妥当。前辈能看到的古代文物不如我们多,这是时代的局限性。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就必须把它搞清楚,不能以误传误(朱简《《印品》、《印经》称这批小玺是“先秦印”、“三代印”,已有相当识力)。

  现在就我们所知道的秦印,分官印、私印两方面来谈。

  先谈私印。考古发掘中发现战国墓、汉墓很多,但难得有秦墓。秦统一中国时期只有短短十五年,秦墓少见也是意想中事。何况秦代下葬的人,生活的年代主要在战国晚期。私印制度,秦统一后未闻有明确的规定,当时人行用的自然都还是战国晚期那种型式。Cdn-wWw.2586.WaNg1975年发掘的江陵凤凰山七十号墓,听说是秦墓,墓中出土“泠贤”两印,一玉一铜,都是白文有边栏的(图5-6),大家认为这是秦私印的典型了。后据考定,此墓还是属于先秦昭襄王时代②,仍是战国时代。这种白文有边栏的私印,从战国晚期沿用到西汉初期,那是可以大体肯定的。

  再谈官印。金石著录家对传世有边栏有界格的一批白文印,认为是秦印,这一看法基本正确。理由是:一、就字体看,秦统一中国后,把过去通行在各国的各种不同的字体做过一番整理统一工作,统一以后的文字名曰“小篆”。传世小篆字体以泰山等几处刻石为代表。民间通用度量衡器所刻诏书,也是小篆结构,但笔画方折,是从篆入隶的过渡字体,世称“秦隶”。这批有边栏有界格的白文印,字体与以上两者极为近似。秦书八体,“五日摹印”③,便是这一体。把秦代摹印篆与战国以前各国文字特别是各国玺文相比较,差别很大,一望便可分辨。二、就形制看,秦代官印已有一定的制度,不象战国时代的官印大小相差悬殊,式样变化很多,地方色彩相当浓厚(参看第五章)。其次,战国时代白文玺,绝大多数有边栏,有些已经有界格,秦印由战国印发展而来,仍旧保留边栏,多用界格,也是很自然的。三、作为秦印最重要的证据,是这批有边栏有界格的白文印中间,曾几次发现过“邦”字。《十钟山房印举》有两个“邦侯”印,皆白文,长方形,日字界格(图7)。《宾虹草堂玺印释文》有“邦司马印”(图8)。《陆庵【上3个“子”,下“日”】古录》有“邦尉之印”,皆白文,正方形,田字界格④。汉代避刘邦讳,用“国”字代替“邦”字⑤。这三个官职,肯定属于秦代,不是汉代。

  历史上艳称的所谓“秦受命玺”,后世也称为“传国玺”,那是不足信的。据说玉出蓝田山,李斯篆文,王孙寿刻,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或作“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卷十八摹录三种传本,皆大型,约有10公分见方(图9),他自己也说:“疑以传疑”。玺文固然全不可靠,“传国玺”的名称也是后世才有。真正秦代皇帝的六玺之一的印痕,《封泥考略》卷一有陈介祺所藏“皇帝信玺”封泥,玺方2.6公分,白文,有田字界格(见第三章图4),字体形制完全与时代符合。《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所奉必是全套的玺和符,这颗玺便是其中之一。但有人不相信,那一定是惑于“受命玺”旧说的缘故。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这说明汉初官职基本上沿袭秦代旧制。印章,自然也一仍其旧,不会有大改变。那一套有边栏、有界格用摹印篆的白文官印,创始于秦代,沿用到西汉初期。今天论秦印,事实上必须连带到西汉初期印,因为这两者是很难划分的。

  传世有边栏的与既有边栏又有界格的白文私印,有方形,有长方形,有圆形,数量也不少,金石学者统称为“周秦印”。我们用冷贤两印作标准,认为这批印确有一部分是秦印,也有一部分是战国印与西汉初期印。

  至于明代沈周旧藏“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九字盘螭钮玉印,字体是小篆,无边栏(图10),文彭定为“秦九字玺”,顾氏《集古印谱》以此冠首。此印可能是汉代最高统治阶级的专用佩印,也不是秦印。

  ①朱文小玺或称“阔边碎朱文”。周亮工《印人传·书徐子固印谱前》称“小秦印章”。

  ②此墓发掘报告尚未发表,《文物》1978年第二期吴白匋《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一文中谈到,并附印样。

  ③见许慎《说文解字序》。

  ④上虞罗氏《陆庵看古录》未见传本。罗氏后人罗福颐先生曾摹取“邦尉之印”印文收入《汉印文字征》中。据他回忆,此印确有田字界格。

  ⑤汉代诏书引《尚书》“协和万邦”改作“协和万国”,便是避帝讳之一例。

  第七章 汉、三国、晋、南北朝印

  上面说过,汉初官私印章基本上沿袭秦代旧制,后来才逐步有所改变。秦印,一般有边栏,有界格,所用文字主要是小篆,虽然纳入方格,但笔意多取圆势,有时还带先秦时代大篆的风格。西汉中叶以后,印章基本上已不用边栏界格,文字逐渐向平方整齐一路发展,笔画多带隶意,与说文不尽符合,端重丰腴,填满字格,当时也称为“缪篆”,取其结体绸缪缜密之意。

  汉印,在印章史上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汉代享国年代较长,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自然更加完备。作为表征统治阶级法权的玺印,在汉武帝时代已经订出一整套的体系,什么名称、质料、钮制、绶色,都有一定的等级。本书第四章第七节摘引的《汉旧仪》所载关于诸侯王、列侯、丞相等各级官吏的印章制度,除质料、钮制外,还有名称的规定:

  诸侯王文曰玺

  列侯文曰印

  丞相、大将军文曰章

  御史大夫、匈奴单于文曰章

  御史、二千石文曰章

  千石、六百石、四百石文曰印

\

  以上大约是汉武帝元狩年间的定制。印文字数未说到,通用的都是四个字。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印章以五字”(参看第三章),那时才有五字印章,传世汉印如“广武将军章”、“校尉之印章”(见第三章图10、图12),汉封泥如“丞相之印章”(见第三章图13)、“御史大夫章”(见第三章图11)、“武都太守章”,都是武帝太初以后新颁发的印章。

  西汉时代这一整套的印章制度,一直沿用下去,中间如王莽执政时期,虽然曾经有过一次名义上和字数上的改动,但不久就恢复旧制度,并没有大影响。魏、晋易代,这一制度也没根本性的变动。因此汉印这一个体系,在我国历史上足足沿用了六、七百年,直到晋代逐渐用纸来代替竹木简,封泥失去了作用,都改用印色,到那时印章制度才起了大变化(参看第八章)。

  三国、两晋官印的式样,完全沿用汉代旧制,只是官名有改变,印文笔势也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稍有差异。汉印文字风格浑厚,魏晋以后渐趋单薄。历来论印章的都有同样的看法。这不是我们存在“厚古薄今”思想,理由是篆隶的应用,汉代人民有一定的基础,魏晋以后真行草书盛行,很少人学习篆隶,印篆书写技术自然退步。同时,研究古文字学的人日渐缺少,六书原则很少人懂得,印篆中杂参隶楷,随便变改笔画,这一情况大致与南北朝碑版文字离奇变化相似。那也是文字发展的一定趋势,不足为怪。

  传世三国、两晋官印和封泥,数量也不在少数。今天确实可知属于三国时代的,如魏国的“关外侯印”、“魏率善氐邑长”(图1-2);蜀汉的“虎步司马”;属于晋代的,如“亲晋羌王”(图3)、“京兆郡开国公章”;属于南北朝的,如“南乡太守章”、“梁博士印”。有些官印,还不易很快考知它确实属于哪一时代。

  古代官印,佩在身上,既用它来封财物和文书,也用它作为装饰品。卸任时候,并不上缴,也不移交,把它佩带回家,死后随即殉葬。这与隋唐以后官吏交代制度不同。东晋安帝时,孔琳之奏请“官用一印”,就是反对这一制度,主张前后任移交印章,不另刻铸,可以节省经费。但这一建议当时并末见采用①。

  私印,不似官印那样,在历史上有职官制度可考查,所以鉴定时代较难。龚自珍说:“官印欲其不史,私印欲其史”②。意思是说,官印最好是历史上没有这一官名,可以补历史的缺载,这一官印更有价值。私印上的姓名最好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这一私印更有历史价值。传世官印出于历史记载以外者,我们所见比龚自珍更多。私印人名,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倒不多,《汉晋印章图谱》有“卫青”、“贾山”、“郦商”、“公孙弘”等印,那是十分珍贵的。不过研究分析这件事是考古学上的事,这里只提一提,不多谈。

  这一时期的印章,还有几个特点:一、钮式种类的加多。二、两面印、子母印等新形制的通行。三、镀金镀银印的出现。四、印文或用一种花体,笔画屈曲缠绕,或说就是王莽时官定六书之一的“缪篆”③(图4。第四章图2“【左“纟”,右“捷”字右部分】伃妾【左“女”字旁,右“肖”字】”亦此体)。

  《三国志·魏志》卷九《夏侯尚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记载,有印工杨利,印工宗【上“卷”字上部分,下“介”字下部分】(亦见《太平御览《卷683引《相印书》)。这是我们今天仅能考见的比较早期的两位篆刻家的姓名,非常难能可贵,可惜他们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或者虽然流传下来而不知道是哪一件。今天谈三国印,必须特地提出来(前章说到秦受命玺,李斯篆,王孙寿刻,不足信)。从这里知道,在漫长的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创造过大量的精美的印章,绝大多数人姓名都被埋没了,那是多么不平的一件事。

  ①见《宋书》及《南史》孔琳之传。

  ②见《定庵文集补编》卷三《说印》。

  ③《缪篆》有两种说法:其一说专指笔划屈曲缠绕的花体,其二是泛指汉晋官私印文。桂馥辑《缪篆分韵》就是用后一说。

  第八章 封泥

  封泥是古代印章盖在门户或包裹封口上的小块泥土,防止被别人打开或拆动,也称为“泥封”。它的作用,过去人曾把“米印”来比喻①。现在人们常用火漆封文件,盖上印章。拿它来比喻封泥,情况更相似。封泥这个名词,始见于《续汉书·百官志》。但其具体方式,后世知道的不多。清朝季年,四川、山东等处发现古代封泥遗物,当时的金石家还不识得,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中,曾把封泥误认为“印范”。到了吴式芬、陈介祺合辑的《封泥考略》出版,大家才了解。泥的表面,有深深的印章钤痕,常见的是官玺、官印,也偶然有私玺、私印。泥的背面,也还留着当时绑扎绳子的痕迹,“有纵有横,有十字形,而以横者为多。其迹自一周以至五周,皆有之”(王国维《简牍检署考》语)。

  近百年来,封泥已是金石家的工作对象之一。北京大学编的《封泥存真》,影印封泥墨拓之外,又影印封泥背面绳痕照片(图1),是后出较好的一部封泥著录书。但人们对古代封泥的封缄形式,总还不知道。过去只从英人斯坦因著作中看到1908年新疆尼雅遗址发现的钤有“鄯善郡尉”印痕的汉代木简的图照(图2-3,见OnAncientcentral-AsianTracks,byAurelStein),无从看到实物。直到1972年,湖南省博物馆发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只硬陶罐,口部用草填塞,草外敷泥,上置“封泥匣”,封泥上钤有“轪侯家丞”四字印痕,并系有墨书竹签,写明罐内存贮食品的名目(图4),这是明器,但与生前用品装置相同。这可说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的汉人使用封泥形式的实物资料。第二次是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发掘金塔县汉代“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的一个“封泥匣”,封泥上钤有“居延右尉”四字印痕。前者是封存物品的封泥装置,后者是封存文书的封泥装置,都是极珍贵的资料,前一时期金石家篆刻家都不曾见到过②。

\

  由于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纸张、绢素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代替了竹木简,促使印章的使用起了显著的变化,就是封泥逐渐废止,而印色逐渐通行。今天结合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来看,封泥与印色交替的过渡时期,应该在南北朝。

  由小型白文官印改为大型朱文官印,这是封泥已被废止,印色普遍使用的标志。瞿中溶认为隋代还用白文小型官印。他所著《集古官印考》把仅收的一件隋代朱文大型“观阳县印”(图5)列在唐代,疑心背款“开皇十六年十月五日造”十个字是后人伪刻的。罗振玉《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隋代朱文大型官印有两方,“观阳县印”之外,加上一方“广纳戍印”(旧释“广纳府印”,不妥),背款“开皇十六年七月一日造”。此外日本人也藏有隋代“崇信府印”,背款是“大业十一年七月七日”,也是朱文大型的③。可见隋代已通用大型官印是事实。

  北京图书馆所藏敦煌发现的六朝人写《杂阿毗昙心论》经卷钤有“永兴郡印”,也是朱文大型,风格与隋、唐官印相同。永兴郡只有南齐时代设置过,见《南齐书·州郡志》(罗福颐在《印章概述》中说到)。从现在实物看,朱文大型官印这一制度的开始,可上推到南齐。

  王国维《简牍检署考》对此问题也曾考虑到。他说:“……唯封泥之废与绢纸之始,殊不可考。……汉时门关之传,用木之外,兼用繻帛。《汉书·终军传》关吏予军繻,是也。《古今注》谓传皆封以御吏印章,则繻亦当用印,或竟施于帛上,亦未可知。自后汉以降,纸素盛行,自当有径印于其上者”。此说出于推想,未有实物凭证,只能备参考。

  封泥是古代印章直接打上的印痕,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与印章本身有同等的重要性。由于印章本身绝大多数没有留传下来,现在传世封泥上的印文,就是我们摹习与考证的直接资料。篆刻家多有拟封泥之作,那是近几十年的事,早些时候的人便没有这一条件。

  ①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诏是也。今之米印及印仓廒印近之”。

  ②日本出版《书道全集》第三卷附录关野贞《封泥》一篇,有根据英人记载而绘出的木简封泥装置的图样,可备参考。

  ③见《书道全集》第二十七卷。

  第九章 图象印

  本编第一章说到安阳发现的三件铜玺,玺文介在文字与图象之间,类似商代、西周前期铜容器上的族徽。由此演变而来,到春秋、战国、秦汉时代,向着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是铸有文字的官私玺、官私印;另一方面是单铸图象的图象玺、图象印。

  玺印原来是为封缄财物或封缄门户用的,玺印上有文字或花纹不过是封缄者自己做的标志,为的是防止别人的开拆。那末,图象的功用同文字完全一样。只是文字除自己做标志外,还能使别人看得出封缄者是哪一人或哪一个集体单位,所以使用文字的玺印就比较多。

\

  早期的图象印,图象比较简单(图1)。往后逐渐繁复进步,有人物、鸟兽、虫鱼、花叶、车马、建筑物,也有错综的图象,变化很多(图2)。更有配合文字而铸刻的,或在一边(图3),或在两旁(图4),或在三边(图5),或在四周(图6),不拘一式。在四周的,常是龙、虎、雀、龟四灵,世称“四灵边”。图象或用线条构成,或用凹凸面,也偶有浮雕的。浮雕的图象印,多属人像、佛像,创作时代较晚,大概在南北朝。当时用它来钤封泥,随版凹凸,形神毕肖。今天我们改用印色,便无法印出全貌。

  南北朝时代,逐步废除封泥制,图象印仍然通行。这种图象印应属于花押印一类,花押印也可说是图象印的另一个体制(参看第十四章)。

  第十章 唐、宋印

  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一般把秦汉至南北朝划成一个时期,隋唐以后又是一个时期。今天我们论印章制度,按它的发展过程,也可这样分期。秦代基本上奠定了八百年来官私印章的统一形式的基础。从汉到南北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很少有变动。隋代统一南北,年祚虽短,印章制度却来了一个大变动。这一大变动,并不是偶然的。由于物质条件变了,作为公私交接信用保证的印章的形式,自然不得不随之改变。

  秦汉至南北朝的印章,继续战国的成法,还是用在封泥上,依靠印文凹凸做标志。一小块封泥,地位逼仄,当然印型都是小的。官印一般2.5公分见方,也有大到3公分的,但极少。私印一般2公分见方,或者更小。印文绝大多数用“白文”—这是后世用印色钤出来以后的称谓,在当时叫做“阳文”,即封泥上见到的印文是凸起的(参看第四章之1)。南北朝时代,由于绢纸已经普遍通用,封泥制度逐步废止,印章蘸上朱或墨,盖在绢纸上。绢纸地位宽裕,印型随之也渐大,特别是官印,一般大到5公分或6、7公分见方,依官级高低而规定。印文纯用朱文,绝无例外。这也是物质条件不同的缘故。

\

  隋、唐官印,传世尚多。《隋唐以来官印集存》凡收隋唐官印二十余印。篆法拙朴,另有风格。这当然是创制开始时期应有的现象,后来才逐步加工,加精。隋、唐私印,传世极少。《吉金斋古铜印谱》收录“世南”、“真卿”诸印(图1-2),是否虞世南、颜真卿之物,未敢遽信。《法帖》刻有“贞观”二字朱文连珠印,这是后世鉴藏印的开始(参看第十三章)。李泌曾有“端居室”三字白文印(图3),这是后世室名印的开始(参看第十二章)。褚遂良摹《兰亭帖》用“褚氏”小印。僧怀素用汉代“军司马印”钤得意之书。窦《述书赋》中有一段论“印验”,列举唐代初期士大夫的印文,共有十一个例子。这批印绝大多数我们已看不到了。就我们看得到的“贞观”、“褚氏”等印文说,小篆工整,一定出于学人所书。

  汉印印文遇到笔画稀少的字,偶然有屈曲填满的写法。宋代以后的官印,这一写法应用渐多,大大发展了。如传世“新浦县新铸印”印文笔画牵连交织,相当匀称,另有一种美感(图4)。后来更有“九叠篆”的名称,屈曲盘旋,越来越缜密,当然也不是每个字都写成九叠,实际也有六叠、七叠、八叠以至十叠或十叠以上的(图5)。名为九叠篆,取其折叠多层的意义。这一格式,宋代已大发展,一直沿用到元、明,愈加呆板,看上去好象编织物,也象门窗花格,整齐划一,绝少天趣,没有多大艺术意义。

  宋代私人印章,遗留在字画真迹或刊入法帖的,我们时有看到。如欧阳修“六一居士”朱文印(图6),苏轼“眉阳苏轼”、“东坡居士”朱文印,米芾“楚国米芾”(图7)、“米氏书印”朱文印,“米芾”、“宝晋斋”白文印,贾似道“似道”朱文印(图8)、“秋壑珍玩”白文印(图9)……例子不算太少。相传米芾所用各印都是他自己所刻。宋代文人画开始盛行,文人治印的苗头那时确实已经有了,这是值得重视的一件事。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