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书印研究 >> 正文
沙孟海《印学史》第一章~第五章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05:37 点击:

 沙孟海《印学史》第一章~第五章


  第一章 印章的起源

  印章,无疑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它最先出现的是作为奴隶主压迫奴隶的一种工具,又是奴隶主与奴隶主之间作为交接凭信的一种手段。这种印章,无论在文献资料或实物资料中,都已没有迹象可寻。

  甲骨文、金文有“印”字,但它是“抑”字的初文,不是印章的“印”字。

  于省吾《双剑簃古器物图录》著录的安阳出土的三件铜玺(图l—3),形象接近铜器图徽,应该是早期作品。但如定为商代作品,还缺乏科学根据。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解放前做了十五次,解放后也一直在做,但在殷商文化层中从来不曾发现过一件玺印。三玺的出土情况不详,很可能出自上层堆积中。我们为对历史负责,暂不肯定它的时代。

  根据文献记载,《周礼》书中说到“玺”和“玺节”共有三处。地官司布条下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的话。掌节条下也有“货贿用玺节”的话。郑注:“玺节者,今之印章也”。秋官职金条下有“辨其物之【“女”+“微”右部分】(美)恶与其数量楬而玺之”的话。cDN-WWW.2586.wanG郑注:“玺者,印也。既楬书捕其数量,又以印封之。”《周礼》,大家承认是战国时代的书,所记周代官制应有所本。三处说到的玺和玺节,都与“货贿”、“物”联系,应该是比较早期的资料。这里可看出印章的起源与社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有两处文献资料:《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坏(益也)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籥,固封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国语·鲁语》所载大致相同)。《月令》中说的“固封玺”,封的当是公有财物,也可能是库房门户,总之都属于经济方面。《左传》中记载了季武子派公冶携送公文向鲁襄公汇报取卞邑的经过,说明那时印章的使用已经发展到文书上来了①。

  朱白文古玺,见于诸家收藏实物和印谱著录的数量不少,并且还有编成专谱的(如吴大瀓《干玺斋古玺选》)。这些珍贵的大量古玺,可惜不是经过科学发掘而获得,不知道原来存在的地层,也看不到与其他遗物的共存关系,无从确定其时代。

  解放十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考古发掘工作中所发现的古玺,我们知道有不少处。已经看到报告的,如长沙伍家岭第260号墓②,巴县冬笋坝冬2、冬49、冬50、宝6等船棺墓③,都发现过或多或少的小型铜玺(图4-8)。汲县山彪镇第一号墓中发现过石玺④(图9)。……这些古玺,考古学者都定为战国时代的遗物。到现在为止,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过可以肯定是春秋时代的玺印。

  从以上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资料来看,印章的起源应该是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那时,商品交换日益频繁,需要有一种信用的凭证,保证货物的安全转徙或存放,印章就在这个需要上通过群众的创造而产生。刘熙《释名》卷六《释书契》:“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虽然未必是玺的本义,却道出了早期玺印的作用。

  至于早期使用印章的时代,今天推断,社会经济发展到春秋时代,铁工具已经开始使用,农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在列国间的广泛发展,作为保证货物安全转徙或存放的信用凭证的印章,必然已经通行。春秋中期季武子用玺书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今天遗存的大量古玺,其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春秋时代的,不过我们目前还无法加以鉴别罢了。进入战国时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起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印章更被大量使用,并且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程度。

  ①在《逸周书·殷祝篇》中亦有“汤放桀,……取天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坐”之说,时代更早。但《逸周书》晋代才发现,这几句话也不似商代人口吻,所以不引据它。

  ②见《长沙发掘报告》。

  ③见《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

  ④见《山彪镇与琉璃阁》。报告原文说:“在此墓垅土中拣出石质印章一,刻四字,与此墓关系不明”(40页)。虽然在垅土中拣出,看它字体,仍不失为战国时物。

\

  第二章 古代印章的用途

  “印者,信也”①。用它作为人与人交接上的信用的保证。那是从来就如此的。

  但古代使用印章,并不像我们现在那样蘸上印色,捺在纸上。因为那时人们封存物体或递送物件,如果单用绳子扎住,就难防被别人拆动,所以在绳结上封一泥块,把印章盖在泥块上,别人就不能拆动它。这种封物的泥块,名叫“封泥”(图l-2)。最初是封存财物需用玺印封口,后来递送文书(当时文书是写在竹筒木简上的)也用玺印封口。这可说是古代印章的主要用途(参看第八章)。

  除了这一主要用途以外,古代印章还有几种不同的用途。分述如次:

  第一、手工业者在所制造器物上的记名。这就是《礼记·月令篇》中所谓的“物勒工名”。山东、河北等处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陶器钤有此种玺文者最多。陈介祺《簠斋藏陶》、刘鄂《铁云藏陶》等书所著录,多属战国遗物(图3-4)。与此同时期的漆器上也曾有这类印痕发现过,如长沙出土漆羽觞,底外木胎有方形、三角形相叠的烙印,记制胎工人的名姓②(图5)。

  第二、器物名称的图记。战国时代齐国标准量器上盖有“陈华右莫禀口毫釜”专用玺。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战国时代量器“右里升”大小两器,铭文“右里【“白”+“故”右部】【“怨”上部+“金”】”(【“白”+“故”右部】旧释启)四字,有田字界格,也用玺印形式(图6)。以上都是图记性质。

  第三、战国时代楚国金币有“郢爰”、“陈爰”等字③,也用玺印盖成。郢爰出土较多,世称“郢金”。郢和陈都是楚国都城,爰即锾字。这种金币,或称为“印子金”(图7-8)。

  收藏 分享 评分 湖北美术,书法家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顺丰,申通,圆通,韵达,中通,邮政等等快递

  【中国书法超市专卖】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胡林华

  20939李国光

  19756王 锰

  18456马青原

  18072胡秋萍

  15966谢国启

  15146朱子敬

  14560诸葛丽

  14216

  丹青散人生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丹青散人生 当前离线

  UID118050 帖子14269 精华0 积分151995 威望151995  阅读权限200 来自羲之晋元虾 在线时间2682 小时 注册时间2011-2-24 最后登录2012-9-4

  网络无敌手

  帖子14269 精华0 积分151995 威望151995  阅读权限200 来自羲之晋元虾 在线时间2682 小时 注册时间2011-2-24  2楼  发表于 2012-6-19 17:1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专作佩带之用。印章背上原有钮,中有小孔,目的为便于穿绳,随身佩带。后来索性特铸一种佩印,用以“辟除不祥”,发展为迷信的产物。《后汉书·舆服志》:“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刻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抱朴子·登涉篇》:“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各家印谱常有收录“黄神越章”、“黄神之印”、“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等(图9-11),但末见有一百二十字者,可能《抱朴子》所载是后来发展的形式。《雪堂所藏古器物图》收录“刚卯”方柱形玉二品,四面刻字,不是印章形式,与《后汉书》也不合,或者也是后来发展的形式。

  第五、生前用印,死时殉葬,那是常例。私印如此,官印也同样随殉。但后来有专为殉葬而造的印章,特别是官印,真的缴上了,造一假的随殉。还有,有些官爵是世袭的,真的印章留给子孙用,也只能造一假的随殉。河北景县北魏封魔奴墓中发现的三件官印,刻文极草率,大家认为是明器④。明代顾从德《集古印谱》收录“故成平侯私印”,也相当草率(图12)。官职上面加“故”字,汉人虽也用于生前⑤,但看这个印的体制,一定也是明器。

  第六、传世“日庚都萃车马”朱文六字巨玺、“常骑”朱文二字巨印,都有七公分见方。这样大的印,不适宜用封泥,大约是用以烙马的(图13)。

  古代印章的用途,主要是钤封泥的,加上另外六种,共七种。

  将印章蘸上印色盖在绢面或纸面,那是中世纪的事,直到南北朝才开始通行。《魏书·卢同传》:“总集吏部中兵二局勋簿对勾奏按……令本曹尚书以朱印印之”。又说:“仰本军印记其上,然后印缝”。《北齐书·陆法和传》:“梁武帝以法和为都督郢州刺史,……其启文朱印名上自称司徒”。《通典》卷六十三说:“北齐制,……又有督摄万机印一钮,以木为之,长尺二寸,广二寸五分,……此印常在内,唯以印籍缝”。可知南朝的梁、北朝的魏和北齐,政府文书都已使用印色,并且已有用“骑缝印”防止移动的办法。这一用法,一直保持到现在。

  除此以外,唐、宋以来,公私鉴藏图书字画,书法家和画家们常用印章代签名,或于签名之下再加印章,既表示信用,也作为美观。印章到那时用途更加广泛,这便是印章篆刻这一技法逐步形成专门艺术的客观原因。

  ①见刘熙《释名》。

  ②见《长沙出土楚漆器图录》图版25及说明页4。

  ③见罗振玉《金泥玉屑》卷上。

  ④参考罗福颐《有关古玺印的一些知识》,见《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期,未附印样。

  ⑤生前用“故”字之例,如《史记·李广传》:“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

  --------------------------------------------------------------------------------

  第三章 有关印章的名称与制度(上)

  印章总的名称主要有玺、印、章、印章、印信等,后世还有记、图书、宝、关防等异称。分别说明如下:

  一、玺。

  早期的印章称为玺。它的字形写作木(图1),后来加上金旁或土旁,写作【左金部首右上“人”右下“小”】、【左土部首右上“人”右下“小”】(图2-3),也有写作钰、【左“全”右“耑”】等形的,变化很多,详见吴大瀓《说文古籀补》及丁峰《说文古籀补补》两书。那时的玺,人人通用,并无等级的差别。应劭《汉官仪》:“玺,施也,信也。古者尊卑共之”(孙星衍校集本卷下)。这话说得对。诸家印谱收录各种形式的私玺与官玺,特别是私玺,数量不少。

  自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规定“玺”是天子专用,臣下只能称为“印”。玺与印开始有等级的差别。同时,用印章来表征统治阶级法权的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也在那时确定下来。卫宏《汉旧仪》卷上:“秦以前民皆佩绶(疑有误字),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自秦以来①,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秦代皇帝玉玺原物,后世不传(参看第六章),《汉旧仪》同卷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这是汉代制度,是由秦代制度发展而来的。从这里我们可推想秦代玉玺已明著“玺”字了(图4)。汉代官制基本上沿用秦代,但诸侯王这一级是秦代所无,他们的印章也称玺。《汉书·百官公卿表》:“诸侯王金玺【左上“幺”“幸”右上反文旁下“皿”】(绿色)绶”。传世银印有“淮阳王玺”(图5),封泥有“菑川王玺”(图6)、“河间王玺”,都是诸侯王用玺的实例,其字从土,尔声②,或从玉,尔声。从玉的与现在的楷书基本相同。

  玺的名称,历代帝王一直沿用不废。辛亥革命后,帝制推翻了,中华民国国玺文曰“中华民国之玺”,还用玺字。

  二、印。

  甲骨文、金文都曾有过“印”字,上面说过,它是“抑”字的初文,不是印章的印。丁峰《说文古籀补补》印字注:“古玺工师之印,系山东出,……陈簠斋(介祺)谓工师是齐官。按印文作“工师之印”(图7),篆文仍是六国文字,而用印不用玺”。可见春秋战国时代也曾用印的名称,但不普遍。

  秦汉时代一般官印通称“印”。《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叙自丞相以下官名、职掌及所用印章,如丞相太尉,皆金印紫绶,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比六百石以上铜印黑绶,比二百石以上铜印黄绶。基本上是秦代旧制③。传世两汉宫印明著“印”字者,如“关内侯印”(图8)、“部曲将印”、“军司马印”(图9)、“巧工中郎将印”以及县令、县长等印,所见不少。直到解放前为止,各时代的正式官印,一直著一“印”字,不曾改变。

  湖北美术,书法家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顺丰,申通,圆通,韵达,中通,邮政等等快递

  回复 引用 TOP

  丹青散人生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丹青散人生 当前离线

  UID118050 帖子14269 精华0 积分151995 威望151995  阅读权限200 来自羲之晋元虾 在线时间2682 小时 注册时间2011-2-24 最后登录2012-9-4

  网络无敌手

  帖子14269 精华0 积分151995 威望151995  阅读权限200 来自羲之晋元虾 在线时间2682 小时 注册时间2011-2-24  3楼  发表于 2012-6-19 17:16 | 只看该作者 三、章。

  两汉官印也有称为“章”的。传世铜印如“广武将军章”(图10)、“牙门将之章”、“宗正偏将军”,封泥如“御史大夫章”(图11)、“武都太守章”等皆是。

  四、印章。

  连称“印章”,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传世汉铜印有“校尉之印章”(图12)、“偏将军印章”、“牙门将印章”,封泥有“丞相之印章”(图13)、“大司空印章”等。官私印文用“之印”两字的,其中“之”字是为了填足字数。连用“印章”两字,也是为了填足字数。《史记·孝武本纪》太初元年“更印章以五字”。《集解》:“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为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也”。丞相、校尉都只二字,所以加“之印章”三字,填足五字。牙门将三字,或用“之章”二字填足,或用“印章”二字填足。“阴阳五行说”是汉代人思想的特点,反映到政治上、学术上、生活上,不一而足。印章用五字,便是一例。

  五、印信。

  古玺文或称某官“信【左“金”部首,右上“人”右下“小”】”。汉代皇帝六玺中其二便称“信玺”。汉、晋、南北朝私印亦有称“信印”的,但很少见。称某某“印信”的最常见,多属朱文(图14)。

  六、记。

  印章或称为记。传世唐代官印如“大毛村记”(图15),宋代如“永定关税新记”皆是。也有称为“朱记”的,这是说明用朱红印色钤盖,以别于墨印。传世唐代官印有“蓟州甲院朱记”,宋代有“辂马厩门朱记”(图16)。以上各印皆见《贞松堂隋唐以来官印集存》与《唐宋以来官印集存》。清代官印,“文职佐杂及无兼管兵马钱粮武职官,用木钤记”(见《清会典》)。直到解放前,有些小机关的公章还沿用“钤记”的名称。

  七、图章。

  都穆《听雨纪谈》:“前代有某氏图书之记,惟以识图画书籍。今刻私印亦曰图书,误矣”。从鉴藏图书印记而误称印章为图书,由来已久,现在人们口语上还有这样称法。从这一称法而转化的,则有“图章”、“图记”。如周亮工《印人传》标题有《敬书家大人自用图章后》、《书钿阁女子图章前》……,通人也所不免。

  八、宝。

  王厚之《汉晋印章图谱》收录“中山王宝”四字白文小玉印(图17),未知何代物。印章称宝,始见于此。皇帝用玺,唐武后改称为宝④。从此以后,历代帝王所用的玺,或称宝,或仍称玺。

  九、关防。

  明太祖因官场使用预印空白纸作弊,议定用半印办法,两相勘合,以严关防。这种两合的半印就称为“关防”。后来勘合制度已废,有些不是正当设置的官员,其印信就称关防,仍用长方形,但文字是完全的(图18)。直到解放前,还沿用这个名称。

  ①“自秦以来”通行本《汉旧仪》作“汉以来”,今据蔡邕《独断》所引改正。

  ②说文玺字本篆从土作玺,是由【左“土”,右“尔”】字转化来的。

  ③《汉书·百官公卿表》:“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④见《新唐书·车服志》。

  --------------------------------------------------------------------------------

  第四章 有关印章的名称与制度(下)

  印章,因其用途与制度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基本名称,介绍如下:

  一、白文印、朱文印、朱白间文印。

  玺印文字或图象都有凹下与凸起两种形体。凹下的通称阴文①,凸起的通称阳文。但这个称呼不很妥当。因为我们看到的凹下与凸起是就印章的文字或图象本身说的。古代使用印章的人,其称呼都和我们相反。他们是就印下的封泥说的。他们所谓的阳文,却是我们通称的阴文,他们所谓的阴文,却是我们通称的阳文。因此,金石家为避免误会,通常称阴文为白文,称阳文为朱文(朱文或称红文)。就古代印章用硃泥钤盖在纸上的现象而取名,虽然不合当时原来的用法,但不致再有混淆,也是一个方便。有些印章一面之中并有白文朱文者,名曰“朱白间文印”(图1)。

  二、私印、官印。

  玺印有官私的分别。官印刻官职名称,私印刻私人姓名字号等。私印亦有明著“私印”二字的。私玺有只用“私玺”二字而不著姓名的,其文作玺,这是早期作品②(见第三章图1)。

  私印或连官职铸刻。按其性质仍是私印。传世有汉代“【左“纟”,右“捷”字右部分】伃妾【左“女”,右“肖”】”玉印,便是一例③(图2)。魏武帝《选举令》:“魏诸官印各以官为名印”④,但这类印章传世不多。顾氏《集古印谱》卷一收录“裨将军张赛”一印,《十钟山房印举》举之二收录“尚书散郎田邑”、“逾麋集掾田宏”(图3)两印,大约就是三国以后印。

  三、方印、圆印、长方印、椭圆印及其他形制。

  无论官私玺印,通常是方形,也有少量的圆形、长方形、椭圆形。

  圆印、长方印在古玺中已有之(图4—5)。汉官印也有长方形的,印面大小相当于方印之半,或称“半通印”,亦称“半印”⑤。半印的官职都是基层杂职,《十钟山房印举》举之二官印十八有“钱府”(图6)、“马府”、“祠厨”、“北乡”(图7)……。仲长统《昌言》:“身无半通青纶之命”,就是指此。

  除此之外,更有长条形(图8)、扁方形(图9)、上方下圆形⑥(图10)、三角形、矩形等。后世又有联珠形(图11)、瓢形(图12)、葫芦形(图13)、秋叶形、钟形、鼎形等,变化无穷,但都不多见。

  四、铸印、凿印、蟠条印。

  金属玺印,不论官私,一般是先雕泥范,然后用翻砂法或拨蜡法冶铸而成,名为“铸印”(图14)。古代印章大多数是连印文一起铸成的。非金属玺印如石玉等类,不能冶铸,只能用刀凿刻。也有金属玺印先铸成印形然后凿刻印文的,一般称为“凿印”。凿印印文有工整与粗率之分。工整者与铸印相似,其中玉印尤多工致,想必出于好手(图15)。粗率者字形欹斜,刀痕显露。如部分官印,因急于封拜,不待范铸,匆促凿成应用。亦称“急就章”。这类凿印,多属武职人员所用(图16)。

  唐代官印统用朱文,字画用小铜条蟠绕而成,遇有枝笔,用短条焊接上去。这是一种新的制法。印史上未见有什么名称,我们称之为“蟠条印”(图17)。蟠条印蟠出的文字,不容易排得很匀整,工程也不简单,所以后世很少采用。

  五、名印、字印、回文印、横读印、交错文印、名字合印、总印。

  名印,或只著姓名(图18),或加“印”字(图19),或加“之印”(图20)、“私印”(图21)、“印信”(图22)等字。单名容易处置。用两个字为名,世称“二名”⑦。二名的名印,多采用回文法(图23)。郎瑛《七修类稿》说,“汉印二名,姓独右,名俱在左,防误看也。”这是指三字名印。如果是四字名印,“印”字放在姓下,二名仍然“俱在左”,回环读之,则为“姓某某印”,不读“姓印某某”。如张释之的名印,“张释之印”四字,如照通常刻法,不用回文,人将误看为姓张名释,看不出他是姓张名“释之”。这是回文印的好处。

  字印,亦称“表字印”。汉晋时代的字印,必连姓,《十钟山房印举》举之二十四都是姓名字印,没有一个字印不连姓的(图24)。后世或连或不连,无定法。元人或作某氏某某,如“赵氏子昂”便是(图25)。

  横读印如“司寇之玺”,“司寇”二字在上列,“之玺”二字在下列(图26)。又如“杜阳左尉”,“杜阳”二字在上列,“左尉”二字在下列(图27)。交错文印如“宜阳津印”,“阳”字在“津”字下,“津”字在“宜”字左,容易误读“宜印津阳”或误读“宜津阳印”。还有“朱吾右尉”,“吾”字在“右”字下,“右”字在“朱”字左,容易误读“朱尉右吾”,或误读“朱右吾尉”(图28)。以上两种印文甚少见。

  姓、名、宇并刻一印,称为“名字合印”。亦有将邑里、姓、名、字并刻一印的,世称“总印”(图29)。

  六、两面印、多面印、子母印、带钩印。

  私印有两面刻字的,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姓字(图30)。也有一面刻姓名,另一面男子刻“臣某”(图31),女子刻“妾某”(图32)。也有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或图象(图33)。也有一面刻吉语,另一面刻图象(图34)。这些统称两面印。两面印不能有钮,只在中部凿一小孔,以便穿带,所以又称“穿带印”。

  立体方铜,六面刻字,名为“六面印”,六面印所刻内容,也都是各种形式的名字印,或者加上“某某白笺”、“某某言事”(图35)。也有只刻五面的,名为“五面印”。传世有早期五面玺,一面只刻一字,五字连读(图36)。

  大小两印或两印以上套在一起以便携带的,名为“子母印”,亦称“套印”(图37—38)。

  铜制带钩,钩身连铸一个印,便于随时佩带,名为“带钩6口”,也简称“钩E口”(图39)。

  七、印钮、印绶。

  印背高起,有孔可以穿带,名为“钮”,或作“纽”。早期玺印钮形质朴,只铸成突起的形状,横穿一孔便了。后人称做“鼻钮”。如《双剑簃古器物图录》所收三个铜玺便是。后来渐趋美观,制作加精,雕成各种动物或器物形状,种类繁多⑧,并且也有官级的区别。这和当时铜容器、铜乐器纹饰的发展也有关系,虽属小品,也是古代工艺美术的一个方面。卫宏《汉旧仪》卷上:“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同书卷下:“皇太子黄金印,龟钮”。孙星衍《汉旧仪补遗》有—条:

  “诸侯王印黄金,橐驼纽……”

  “列侯黄金印,龟纽……”

  “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钮……”

  “御史大夫、匈奴单于黄金印,橐驼纽……”

  “御史、二千石银印,龟纽……”

  “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

  以上不过举汉代官印的纽别,在这以前和以后,纽式花样很多,通常还有辟邪纽,狮纽,鱼纽,龙纽,蛇纽,凫纽,兔纽,羊纽,马纽,圭纽,覆斗纽,瓦纽,坛纽,桥纽,亭纽,钱钮……等。后世官私印章,既不佩带,也不一定有纽。

  印绶,就是印纽上的穿帛。秦汉以来,官印印绶颜色的差别,都有一定的等级,不得僭越。这里不详述。

  ①阴文或称雌字,见盛熙明《法书考》。

  ②参看程瑶田《看篆楼古铜印谱叙》。

  ③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④见《全三国文》卷二。

  ⑤明以后的关防也称半印,上章已说及。

  ⑥上方下圆形,程邃称之为“人面印”。

  ⑦用两个字为名,称为“二名”,不称“双名”。双名指用两个重叠字为名,如关盼盼、陈圆圆。

  ⑧《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l期罗福颐的《有关古玺印的一些知识》,可供参。

  --------------------------------------------------------------------------------

  第五章 春秋、战国印

  上面论印章的起源问题时,曾经说到春秋后期印章的应用已由经济上推广到政治上。进入战国时代,印章更大量使用,全面发展。考古发掘中虽然还不曾发现过确实可靠的春秋时代的玺印,但我们就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就文献记载来看,应该说已经有玺印了。《周礼》、《礼记》记载了玺和玺节的应用。《左传》有季武子用玺书的记载,更可确定春秋时代有玺印的事实。玺,是当时各阶层通用的东西。传世战国肘代古玺数量不少,其中必有春秋时代的作品,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明确地把它们区别开来,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战国时代印章的应用更多。上面所论印章的用途,其中器物记名、金币专用、标准量器专用,都是战国时代的新风气。《庄子·胠箧篇》:“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吕氏春秋·适威篇》:“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圆)则圜。”若不是玺印广泛应用,庄子必不出此语,吕氏也不用作比喻。苏秦佩六国相印,更是人人知道的历史故事。宋以来诸家收藏和印谱著录的朱白文官私玺,估计绝大多数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我们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所见到和听到的战国时代的玺印,大致情况是:

  “三晋地区出土官印有两大类:一是白文有边的,都是官玺,文如‘平阴都司徒’(图1)。一是阳文小印,文如‘乐阴司寇’、‘乐阴司成之玺’(图2)。”

  “齐国地区出土官印中常有带纪事的,有的文字很长,如阳党官印,有‘易【左“尚”+右刀耳旁】邑圣【“辶”+“菊”字下部分】盟之玺’八个字(图3)。有的简单,如‘齐立邦玺’。有标准量器专用的,如‘陈华右莫禀口毫釜’。”

  “燕国官印中多作长条形,并加细长柄。如‘单佑都市王【“却”字右部首】【左“全”,右“耑”】’(图4)。”

  “战国时期玺印,一类属于‘物勒工名’,是手工业者专门打印在所制器物上的。齐国出的文字常很长,名氏之外包括籍贯(如‘右【左“白”,右“呚”字右部分】【左“纟”+右刀耳旁】鄙尚华里季【左“员”,右“古”】’),多正方形。燕下都出的文字简单些(如‘匋午’、‘匋攻昌’),多长条形。郑州、洛阳等地出的文字更简单,常只一、二字,方或圆形。”

  现在所知道的如此,今后一定还有新的发现。

  以上所说战国时期属于“物勒工名”的印章,主要是指陶器。山东临淄出土这类陶器最多,邹县、福山、滕县等处也有发现。山东省博物馆曾造列《临淄制陶工人姓名住址简表》,这个表同时也是研究陶器记名玺的好资料,现在节录几条如下:

  [原注]当时一般陶工类只用名,间亦加姓。陶工搬到新地方,例在原地名上加“迁”字。

  考古发掘资料以外,各地区出土的朱白文古玺,仅《十钟山房印举》举之一所收录的就有五百八十七钮,实际举之三所收录的也有部分是古玺,而陈氏所未收和后来继续出土的古玺更多。这批古玺,形制变化很多,字体也不一致,虽然有地区的关系,但一定还有时期先后关系,包括战国初期、晚期及战国以前。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方法作细密的分析研究,也只有等待考古发掘资料更丰富时来解决这一问题。

  春秋、战国印,大小很不一样,一般私印都小约1—2公分见方。官印通常2—3公分见方,也有大到7公分见方的,如“日庚都萃车马”朱文巨玺(见第二章图12)。它的形式,主要是方的,也有圆的,椭圆的,长方的,扁方的,长条形的,三角形的,矩形的,……不胜枚举。燕国官玺多长方形②。齐国官玺方形上边有小方形突出,世称“上出”形③。这是常见的异形玺。

  ①这个记名玺是阳文反文,其余都是阴文正文。

  ②如“易都【左“木”,右“廿”】王【“却”字右部首】”、“单佑都市王【“却”字右部首】【左“全”,右“耑”】”。

  ③如“昜【左“尚”+右刀耳旁】邑圣【“辶”+“菊”字下部分】盟之玺”、“【“辶”+“菊”字下部分】盟之玺”。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