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品鉴书印 >> 正文
想 到 文 脉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13:10 点击:

  想 到 文 脉

  ■杨天才

  关于“文脉”的议题,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但这一话题,有着明确的、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涉及到当今书法界所热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即“素质”问题。那么,什么是素质呢?其含义是什么呢?我以为所谓素质,从根本上说就是文化素养、人文素质,其核心就是人本意识、人文精神。素质是我们为人、为学、为艺的基础所在。一切学问、学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当然还有人文学科,其最高境界或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文、落实到人文关怀。

  当今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各种压力的挤压,人愈发变得浮躁不安,使得当代人忽略甚至漠视文化学养的增强与灌溉。大多数书家之所以对技法孜孜以求,是因为技法在短期内是可以解决的,而文化与学养的修成正果却需要终身的历练。艺术创作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不能带有实用功利的占有欲望。如果满心的个人利害打算,就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无法潜心于创作。作为书家,只有专业技能,而不懂审美和不具备文化修养,还不算高素质的书画家。苏轼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终不能尽妙。”

  纵观书法史,历代大家不仅是“专家”,同时也是“杂家”。书法是整个文化体系中一个小小的分支,需要其他文化的涵养和支撑。中国的书法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虽然有着各自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要求,但彼此又有着相通性和共同性。cdn-wwW.2586.waNG某一门类的艺术创作常常能从另一类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启发。赵子昂《秀石疏林图卷》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苏轼不只是开创了豪放派词风的著名文学家,他在琴学方面的修养也是很深的。苏轼对古琴情有独钟,家里收藏有多张著名的“雷琴”,专门撰写了《家藏雷琴》。苏轼喜欢弹琴,同时对于琴曲创作也很有兴趣,对传统的《瑶池燕》一曲曾做过多次加工。传统知识分子对书法艺术的喜好,是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塑造自身儒雅风范的方式和手段。

  中国人历来讲“技道两进”、“技进乎道”,这是书法进入哲学层面的本质要求。书法体现一种气节、一种品位、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书法到最后拼的是文化与学养。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