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书法 >> 品鉴书印 >> 正文
斯舜威:书法艺术贵在“有趣”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13:30 点击:

  斯舜威:书法艺术贵在“有趣”

  作者简介:

  斯舜威,1957年出生,浙江诸暨人,别号平闲堂。

  1995年底调到《美术报》担任总编辑凡10年(前3年为副总编),期间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研究生班深造,师从王冬龄教授,开始潜心研究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先后出版小说集《蓝雾》、散文集《东白屐痕》、书画评论集《学者书法》、《名家题斋》、《平闲堂书论》、《平闲堂画论》等。其中《书法十病》、《平闲堂书学咀华》等书论,曾在书法界引起较大反响。

  从报纸上、网络上,看到李岚清同志举办篆刻展览,出版了《原来篆刻这么有趣》的著作。

  看到这个书名,我就喜欢上了,禁不住要为之叫好。可以看出,李岚清同志尽管到了晚年才开始学习篆刻,但他已经深谙个中三昧,因为他品尝到了篆刻艺术的无限趣味。而且,不经意地提出了一个让书画篆刻家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要重视艺术趣味。

  书画篆刻艺术有其特殊性,它是艺术家们达情适意、抒发灵性的产物,应该“有趣”。事实上,自古文人墨客都十分注重艺术趣味。特别是文人画、文人书法,更是以得“趣”为旨归。现在不少书画篆刻艺术家说起自己的创作,往往喜欢说“我是玩玩的”,这当然是谦虚,但说的也确实是大实话。“玩”出格调,便是艺术。cdn-wWw.2586.WANg

  我们说“有趣”,首先要求艺术家有浓厚的兴趣,有高远的旨趣、高雅的情趣、高深的意趣。这样,才可能体会到其中无穷的乐趣,从而营造出隽永的艺术趣味,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把“有趣”淡化了,忽略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过分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把书画艺术作为图解政治的工具,导致书画艺术的庸俗化,这是外在原因;二是书画家本身把书画创作当作博取名利地位、赚取钱财的手段,不择手段,投机钻营,导致书画艺术低俗化、恶俗化,这是内在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要“有趣”是不大可能的,给人的感觉难免无趣、乏味,甚至令人反感。现在,政治开明,社会进步,第一个原因已经基本上不再困扰艺术家了,让不少书画艺术家“有趣”不起来的原因,恰恰是第二条,是因为他们自身摆脱不了名利钱财的“心魔”。

  这道理,其实用不着多费口舌,但凡搞书画艺术的人内心都是明白的,关键在于如何放弃一些附加在书画艺术之上的东西,让艺术变得更纯粹一些,把自己和自己的艺术变得更“有趣”一些。

  李岚清同志谈到:“我晚年习篆治印,对篆刻艺术和技法本身也不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奢求。所以,我只是把篆刻作为表达我的志趣、理念、情感的另一种载体和有趣的方式,不仅通过字义来表达,也尽可能通过字形来表达。”这样一来,他反而放开了手脚,小篆、甲骨文、大篆(包括石鼓文、金文),甚至隶、草、楷、行书都可以根据审美需要入印。他的“莫扎特”(朱文)三个字用音符和琴键表现;“乐仙”两个字,“乐”字被设计为谱架,“仙”设计为五线谱。再比如“十二生肖”印,不取古肖形印惯式,而多采自卡通造型加以适应性创新设计,在“猴(肖形)”印中,设计了小猴抓痒的动作,极为生动,观之粲然。他自己谦称这类创新作品为“另类篆刻”。专家们认为,他的篆刻,无论是篆刻技法,还是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都深得印文化和篆刻艺术之深义。

  一位71岁才开始学习篆刻的老人,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便取得如此成绩,实在令人惊叹。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他其实幼时就对篆刻有兴趣,只不过后来没有时间涉足罢了;比如他有着包括音乐、文史在内的多方面的深厚学养,可以得心应手地触类旁通。但其中相当重要的一条,恐怕恰恰是“有趣”:充满情趣、充满雅趣、充满乐趣。怪不得他要情不自禁赞叹:原来篆刻如此有趣。

  “有趣”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创作方式,是一个关系到书画艺术追求指向的命题,理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让书画篆刻艺术家都少一点“无趣”,多一点“有趣”吧!

  这不但是为了艺术,更是为了自身,为了自身更好地享受艺术,创造艺术。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