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话剧编剧人才瓶颈何时突破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8:44 点击:
  近来,话剧界的“剧本荒”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虽然《步步惊心》、《失恋33天》等由影视作品改编的剧本成为了投资商们的宠儿,受到了观众的热捧,但这些剧本毕竟也只是捡了影视界的“残羹剩饭”,无论是业界专家还是观众都为话剧界缺乏原创好剧本而遗憾。     事实上,“剧本荒”的问题已经断断续续纠缠了话剧界20年。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人才稀缺是关键     目前,能够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创话剧剧目屈指可数,许多业界人士认为当下的原创话剧剧本内容雷同、商业气息强、思想肤浅的不在少数。有人形容现在的编剧界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出不来,外面的人想进却进不去。这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人脉的圈外人即使有好剧本也很难被采用呢?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陈传敏主任否定了这个说法,他告诉记者:“剧团是不会放过一个好剧本的。”在他的周围很多搞创作的人都为没有好剧本而发愁,剧院里平时征稿的事也一直在做,经常有作家打电话过来,甚至曾经有农民在高速公路上向他推销过剧本。“这些剧本都是一定会看的,这扇采用好剧本的门一直都是开着的。”     陈传敏说,自己也是从业余编剧做起的。“成为儿艺的编剧,我没有托过任何人脉关系。”然而,“可惜的是,真正符合要求的作品太少了。cdN-wWw.2586.WANg”     事实上,全国各地的剧院都经常举办征稿活动,除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宁波市艺术剧院等多家剧院都进行过征稿活动。即使如此,一稿难求的现象仍常常发生,这正反映出了优秀的话剧编剧人才是多么稀缺。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曾在征稿活动中,面向全国征集到了260部剧本,最后经过评审却只留下了1本。虽然评审时没有关注作者的身份信息,但评委最后挑中的剧本仍是一位贵州的退休老编剧写的。陈传敏分析:“这说明老干这行的人有一种能捕捉到最合适的素材的能力,他们写出的台词与人物是最适合舞台的。”     陈主任认为,话剧编剧并非一定是专科毕业,或者是“圈内人”,但任何人想要成为话剧编剧都需要下苦工磨练自己。老编剧的剧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也正是因为他在这一行里下了大工夫。     编剧人才难培养     为什么优秀的话剧编剧这么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话剧发展的市场环境不无关系。     国话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表示,话剧在哪个国家都不是盈利的行业,是靠政府给予支持才能生存下去的。做这一行需要从业者的努力、忍耐,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好剧本少也正因如此。     正如傅维伯所言,话剧编剧的酬劳少已经不是秘密了。电视剧的编剧通常写一部剧能够拿到几十万元,而话剧编剧只有几万元,稿费的差距在10倍左右。写一部话剧剧本需要花费写5集左右电视剧的精力,但是得到的酬劳却远远少于电视剧剧本的酬劳。这样一来,话剧编剧自然会慢慢流失掉了。     要让话剧成为产业,傅维伯认为得靠行业的自律与坚守,同时还需要大家共同培养市场:“要让戏剧受到尊重,被大家认识,才谈得上受欢迎,而怎么让它被认识是行业与政府需要考虑的。可以在中学、大学设立戏剧等多种艺术课程,让大家对这些艺术形式有了认知与追求,市场才能扩大,才会产生需求。”     “优秀的演员、导演都是站在编剧的肩上。”陈传敏感叹道,“在一出话剧里,观众总是把目光投向舞台上的演员,现在也开始关注导演了,但是如果没有编剧最初构想出这部剧,根本就不会有后面的导演和演员的工作。这个根,经常是没有人来找的。”     专业文凭非必需     撇开创作资金与投稿管道等外在原因,追根究底,编剧自身能力高低才是决定剧本质量的关键。傅维伯指出,能够吸引观众的剧目,一般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观众建立了共鸣关系,观众才会对戏有感情。如果剧本不是针对观众的思想下功夫,而只是排一些想要引人哈哈一笑的戏,可能并不会得到预期中观众的反应。     如何才能写出好剧本呢?一位话剧爱好者告诉记者,现在民间的话剧编剧大部分还是科班出身,因为写话剧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的知识,没有学过的人很难写好。然而陈传敏却认为,专业技能在编剧的能力中所占比例是比较少的,例如他自己就是中文系毕业,从写小说转入写剧本的。虽然当下剧院仍是以招收戏文专业的毕业生为主,但他认为专业之外的其他能力,比如天分、生活阅历等更为重要:“有很多剧本虽然挑不出技巧的毛病,但是很平淡,缺乏灵气。这和演员是相似的,不是所有戏剧学院毕业的演员都能成为顶尖演员。同样一部素材,写的人不同,出来的成果也不同,因为他们入题的角度、经历、阅历都不同。”因此编剧除了靠专业技能,还要看灵气和生活积累。     “能不能成为好编剧,主要是看自己对自己要求严不严。”陈传敏告诉了记者他自己的经验:在他刚开始当编剧时,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戏,他都会看10遍以上,“不喜欢的戏找出为什么不喜欢,喜欢的戏找出为什么喜欢。”即使自己没有学过理论的东西,但是台词、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已经深入到了他的骨髓。除此以外,编剧还必须深入生活,了解各行各业的人不为人知的一面,从而去挖掘他们独特的语言和细节。(实习记者 侯 璞)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