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儿童剧 仅让儿童玩高兴了就行吗?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8:53 点击:
  儿童剧院团长齐聚     中国儿童戏剧节 举行创作研讨会———     一百个形式大同小异的《白雪公主》,孩子们围着跑下舞台的大灰狼起哄,60分钟的演出40分钟都在做游戏,扼杀表演艺术的人偶剧大行其道?这难道就是当今中国儿童剧的现状?昨天,由中国儿艺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在闭幕前举行了几乎是全国儿童剧院团长齐聚的创作研讨会。虽然各地儿童剧生态境遇迥异,但面临的创作瓶颈与市场困境却如出一辙。     如今的儿童剧陷入了一定要有互动的模式     在武汉人艺副院长冷佳华看来,如今的儿童剧已经陷入了一个模式,就是一定要有互动。“不管戏本身好看与否,似乎是让孩子玩高兴了就行。曾经有一个民营剧团做了一出根据热播动画片改编的儿童剧,就在我们亲子剧场楼下的中南剧场演出,票房火爆,我很好奇就去看了,结果现场是60分钟的演出只有20分钟在演戏,另外40分钟都在和小观众做游戏,观众被一拨拨请上台参与画画,我当时就愣在那里了。虽然不解,但事实是人家火得甚至要加场,而我们在楼上的演出才卖了30张票。”     西安儿艺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科科长、理事宣亦斌对此也深有感触,“现在的儿童剧,除了互动似乎就没有别的了,几乎场场演出都是从乐池跑出个大灰狼,追光一打,孩子们跟着起哄。CDn-WWw.2586.WANg仔细想想,戏本身让人什么也记不住。”     进校园既是生存之道,又让舞台艺术渐行渐远     去年,武汉人艺集结年轻主创创作了音乐童话剧《渔夫与金鱼》,看过的孩子和家长反响都很好,但演出商却跟冷佳华说,能否改成人偶,这样就能放录音而且谁都能演出,那样才能挣钱。“我不是反对偶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偶型极大地扼杀了儿童剧演员丰富的肢体和表演。可市场又需要,我们该怎么办?很多地方儿童剧院团我相信都是这样的生存之道,依靠政府下校园演出的补贴。我们一年就有200场下校园演出,但是在校园的演出大都没有灯光和舞美,孩子们根本不可能看到真正的舞台艺术。毫不夸张地说,进校园让舞台艺术渐行渐远。”     学校怕麻烦宁愿把票钱给了也不来看戏     广东省话剧院做儿童剧是不折不扣的白手起家,5年前做第一出戏《小鸡要飞》时,一分钱都没有。副院长朱景芳到北京请自己的同学、中国儿艺导演钟浩帮忙创意时,只在钟浩帮她订的300多元一天的酒店住了一夜,第二天便搬到了100多元一天的旅馆。为了能在校园推广儿童剧,一些学校请他们帮助排节目,他们不仅倾囊相授,而且分文不取。但是当他们的剧目上演,希望学校包场来看时,学校的回答竟然是我们给你们5000元票钱,算是校园辅导的补偿,但戏就不看了。一是怕耽误上课,二是学校集体活动还得上面批准。听到这样的回复,朱景芳感觉很悲哀:“我们不是为这5000块钱,而是花费心思做的作品希望能让孩子们看到,后来是我找了他们的上级单位,才最终促成了这次观剧活动。”     获奖需求与市场需求的悖论     从事了30年儿童剧编剧的中国儿艺创作部主任陈传敏,多年来一直困惑于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剧本。“作为剧本的创作者,我们不得不面对获奖需求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任何一个剧院售票窗口前的电子显示屏上的字样,其实都决定着三张票的去留,票房的好坏往往是由一瞬间的吸引力决定的。现实主义题材、深刻揭示当今社会重大问题的作品,孩子和家长往往都不买账,几乎没什么市场,但这种题材却往往是获奖的前提。而有市场需求的作品一般又得不了大奖,往往是一个‘现实主义’就把你卡在一等奖开外了。”     同样从事儿童剧创作的宣亦斌,甚至对经典儿童题材提出了质疑。“我们的儿童电影《小兵张嘎》和《闪闪的红星》,在国外放映时的反馈就很不相同,前者人家觉得讲了抗日背景下孩子的成长,很有意思;但《闪闪的红星》则让孩子从小因父辈的缘故产生了一种仇恨感,最后更是以杀死仇人为全片最高潮,这种本该让成人承担的东西转嫁到孩子身上的做法很残酷。”     孩子们说你幼稚是客气,他们常常会用弱智这个词     陈传敏眼中的另一对矛盾来自于儿童剧界整体保守与外界发展的迅猛。“在1982年举行的全国南北片儿童剧调演上,一些儿童剧目让我耳目一新,但是30年过去了,似乎儿童剧作品的变化并不大。30年前是《海的女儿》、《白雪公主》,但30年后,这些故事不是不可以讲,但要看用什么方式来讲。”在创作《西游记》三部曲时,陈传敏的女儿有同学从台湾来京,他便提出让女儿带同学来看戏,可当时女儿的回答让他感触良多,“你们又弄那么弱智的东西,我可不好意思让人家看。”     冷佳华同样碰到了类似的问题,“孩子说你幼稚是客气,他们常常会用弱智这个词,我的女儿就常常这样说。这说明我们的作品根本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灵。听说搬演经典童话有市场,于是全国恨不得出现100个版本的《白雪公主》,舞台上永远是灰姑娘、青蛙王子,故事内容不能变,形式更是大同小异,多年来儿童剧的创作思路一直是被禁锢的。”(作者:郭佳)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