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西藏话剧创作反映现实生活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8:58 点击:
  说起西藏的艺术创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藏的歌舞艺术,其实,话剧艺术在西藏也很受欢迎。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出现在西藏的历史并不长,可如今在西藏,从城市到乡村,从知识分子到普通农牧民,都非常喜欢话剧艺术。谈起话剧,人们会如数家珍般说出自己喜欢的话剧作品,数出自己心目中的话剧明星,甚至会背诵出几句经典的话剧台词。它跟歌舞和藏戏一样,成为表达藏民族内心精神的平民化叙述手段,滋润着藏民族的心灵,为西藏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西藏有丰富的民族歌舞,更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藏戏艺术,人们为什么还对话剧这种舶来品如此青睐呢?     除了与话剧本身具有的艺术魅力有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西藏的话剧自它诞生之日起,就紧跟着时代步伐,贴近百姓生活,及时地反映西藏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由我创作的大型话剧剧本《情满草原》、《宗山魂》和《扎西岗》等,都属于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这三部作品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8年由西藏话剧团演出,在西藏的戏剧舞台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情满草原》是我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用将近5年的时间,多次到牧区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并反复修改而成。这当中,1997年和2000年,西藏那曲地区遭受了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为了真实地反映抗雪救灾中的感人事迹,我专门到雪灾现场进行深入采访。这部剧作描写了生活在世界屋脊的人们,在对待人与自然、生与死、善与恶、自私与奉献的冲突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品格,歌颂了他们世世代代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为创造美好的草原生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精神。cDN-WWw.2586.wang该剧于2001年作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和党的80岁生日的献礼剧目,在拉萨和那曲等地进行多次演出。有评论认为:这部作品让人感觉到的的确确是“情满草原”,是在生与死、自私与奉献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间真情满草原,是兄弟民族筋骨相连的手足亲情满草原,是依靠祖国战胜灾难的一腔豪情满草原,是草原牧民精诚善良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性美情满草原。该剧先后获得了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等荣誉。     2004年是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斗争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爱国事件,西藏话剧团计划创作演出一台大型剧目。团里把剧本创作的任务交给了我,在团领导和前辈艺术家的大力帮助下,我开始了大型话剧《宗山魂》的创作。为了准确地反映这种爱国精神,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艺作品。当年7月,《宗山魂》在拉萨连续公演了17天,场场爆满。演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自治区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西藏农村题材大型话剧《扎西岗》的创作,是西藏话剧团安排给我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当时团领导要我写一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剧目,我跟团领导商量以后,决定写一部反映农村现实题材的作品,团领导同意了我的想法。2008年上半年进行剧本创作,2008年12月下旬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话剧《扎西岗》在拉萨首演。     这部剧以西藏农村的现实生活为蓝本,讲述了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先富起来的扎西岗年轻村委会主任巴丹带领村民联营合作创办养牛场,在创业过程中面对种种挑战迎难而上,最终在亲人、村民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走出困境、实现全村大发展的故事。     该剧曾两度进京演出,分别参加了2009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西藏文化周”活动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活动的演出,两次都得到了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得到文化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该剧还被列入了2008—2009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我也因此剧获得了中国话剧专业最高的编剧奖。     2010年5月,《扎西岗》应文化部邀请,赴广州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得了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此剧在广州巡演,很多场次座无虚席。我理解,这是因为人们从这部剧中,看到了一个和自己以往印象中完全不同的新西藏。当时有媒体这样报道:“《扎西岗》展现了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当前西藏农牧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西藏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农牧民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生动展示了当代西藏农村年轻一代渴望幸福、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