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我们应该向北京人艺学习什么?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9:11 点击:
  北京人艺上演新戏《甲子园》,二十多场演出,开票第一天,基本售罄。     我们在惊呼北京人艺奇迹的同时,应该想一想我们要向北京人艺学习什么?     北京人艺是一九五二年成立的国有专业话剧院,与北京人艺同时成立的全国的话剧院团不下几十家,同在北京的就有隶属于文化部的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剧院。全国各地的还有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青年话剧团。东北有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哈尔滨话剧院、长春话剧院。不多数了。全国省一级的话剧院有的是,可是,六十年后的今天,只有北京人艺一花独秀。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没做过调查,对北京人艺不是十分了解,我只凭道听途说有所感悟。我认为北京人艺起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有一个在艺术上德高望重的院长。     北京人艺成立之初,任命曹禺为院长。当时北京人艺的领导还有欧阳山尊、焦菊隐、赵起扬。这是一个在艺术上站在制高点的领导班子。他一直保证着北京人艺的戏在艺术的高品质。后来由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副院长主持剧院工作,以于是之的艺术造谐,带领剧院继续保持着剧院的艺术质量。曹禺、于是之那一代退休后,由剧作家刘锦云担任院长,刘锦云是成功的剧作家,在把握剧院上演剧目上仍然保持了高水平。刘锦云同志退休后,剧院一度没有院长,曾经确定由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主持工作,但濮存昕认为自己的工作受到太大的干扰,无法带领全院专心艺术创作,多次请辞。这一段时间,是北京人艺艺术创作上的滑坡时期。Cdn-WWW.2586.WaNG几经选拔,原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张和平接任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是艺术奇才。我认为张和平、张瑞敏、赵新先分别是艺术市场、家电市场、医药市场三大奇人。这三个人在各自的领域,弄什么火什么。今天的北京人艺,有了张和平,不但保持了高水平的艺术质量,还在艺术市场上一片灿烂。试问今日之中国,哪个剧院的话剧在开票第一天,二十场的票就抢光了?所以,一个剧院,选出一个在艺术上德高望重的院长是第一要素。     二、有一个在艺术上有发言权的艺委会。     北京人艺的艺委会可不是挂名的。北京人艺的艺委会由本院有权威的艺术家组成,有审查、决定剧目的权力。据说在北京人艺,院长推荐的剧目,艺委会通不过也上不了。同样,艺委会通过的剧目,也要院长批准。这样艺委会和院长互相把关,有点儿像美国的议会和总统的关系。美国总统的意见,议会通不过就无效,同样,议会的决议,总统不签字也执行不了。这就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这个道理似乎不复杂,权力只有制衡才不会被滥用。一个剧院,艺委会一定从艺术上考虑得比较多,院长可是不单从艺术上考虑,还要从市场,政策、人员分工,全院生产总体把握上考虑。反之,院长认为一个剧目有政治影响或者有市场效益,可是艺委会认为艺术上达不到要求也不行。必须院长和艺委会达成一致意见,一个剧目才能开始排演。这样的决策程序,大大提高了演出成功率。     三、有一个交通方便,条件优越的剧场。     有人说,北京人艺有今天的成就,和他有一个首都剧场不无关系。这话有道理。一个城市有影响的剧场最好在市中心。首都剧场在王府井大街,俄罗斯国家大剧院在市中心,巴黎歌剧院在市中心,美国百老汇在市中心。在市中心的剧场才是艺术享受的最佳地方,也是艺术家有尊严的地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市中心,观众看戏方便,演员演出方便,观众和演员都可以从容地去从事艺术活动。目前,首都剧场是北京唯一停车不收费,节目单不收费(可能仅限于北京人艺自己演出的剧目),剧场里没有对外出租卖旅游产品的剧场。这样的剧场,才叫艺术殿堂,进入这样的剧堂,观众都觉得有尊严。     四、有政府足够的经费补贴。国内外凡成功的艺术剧院,没有只靠票房生存下来的。都要有政府或者公益组织,中介组织的补贴。北京人艺享受的政府补贴,足可以让它从容地进行艺术创作,有精力,有时间、有经费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张和平院长说:“艺术规律、市场规律,这两条规律不能违背,违背哪一个,剧团也搞不好。”而这两条规律的保证,就是前边那四条。有了以上这四条,北京人艺就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团体了。在这四条的保证下,可以吸引人材,在中国凡搞话剧,都以进入北京人艺为荣。可以吸引编剧,哪个编剧不想让北京人艺上演自己的作品?还可以进行其它有利于剧院艺术生产的各种活动。这就是北京人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完全是个人的想像。北京人艺对自己的成功一定有自己的经验,有关部门一定掌握更准确的情况。北京人艺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艺术团体,这个恐怕是没有疑问的吧?     我的问题是:既然北京人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剧院建设经验?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不按北京人艺的模式改呢?     我不反对文化体制改革,我认为文化体制必须改革,改革的方式可以探讨。但是,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有一个文艺团体在改革中取得北京人艺这样的剧院这样的成就吗?道理就在北京人艺的经验上。剧院改革,首先你要给他选个好院长,第二你要确认艺术家的作用,第三你给他盖个好剧场,第四你把改革折腾得乱七八糟的经费直接给他搞艺术生产就完了。如果不是这样,剧院的改革就是让艺术家靠边,弄一个像文革中的军宣队、工宣队的头头进剧团,美其名曰:给你们派一个据说是懂市场的,然后就开始算计怎么让艺术家少拿点儿钱,演什么能挣钱就演什么,美其名曰闯市场。也不给他解决个剧场,一个文艺团体到处跟个要饭似的求爷爷告奶奶找剧场,最后说是经费只给你一些补助,不够了自己上市场上挣去。这样的剧团,首先不能吸引人。而艺术生产,没有人材是肯定搞不出来好东西的,第二无法追求艺术质量,只要有人给钱,让剧团演什么就得演什么,迎合低级趣味的东西就开始登堂入室。本来为提高人民文化艺术素质的艺术团体,成为跑码头的卖艺人。懂市场和懂艺术市场完全是两码事。这一点,有关方面未必清楚。     北京人艺,坚持自己的正确机制,继续给全国剧团做好的榜样。只要社会追求进步,复制北京人艺就是有可能的。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