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被曲解的《伊凡诺夫》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9:40 点击:
  《伊凡诺夫》,契诃夫创作初期的一个剧本。此时的契诃夫依然青涩,在该剧的结构与内容上也存在弊端,但他在努力思索,而这种思索也引发了主人公伊凡诺夫的诞生——一个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哈姆雷特。     该剧相比契诃夫《海鸥》《樱桃园》等其他名剧,在俄罗斯上演的次数很少。理由并非是这部戏如传说中的沉闷枯燥缺乏矛盾,而是现代的俄罗斯人已经不再刻意去思索人生与价值。     但这部戏却在中国上演了,导演也是在中国被号称为“大导”的“大师”林兆华。之前虽然有他排演《樱桃园》失败的案例,但契诃夫的剧本依然对观众有着不可阻挡的诱惑。     然而在看过戏后,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部《伊凡诺夫》很失败。不是因为它的创作精神,也不是因为它的难以普及,而是创作者并没有弄清楚这部戏的内涵并妄自曲解,将原本的精华变得空洞——潜台词被忽略、人物被脸谱、无有机交流等等。     关于伊凡诺夫之死     之所以这样起标题,首先是因为剧本。伊凡诺夫是什么?表面上看是一个俄罗斯的普通姓氏,但这个姓氏至今已经少有,因为它已经古老!契诃夫在塑造俄罗斯版哈姆雷特时,正处于其人生混沌期。他所思索的不是人的生老病死,而是对未来的未知,选择这一姓氏也是对旧有社会环境的一种解读。正如伊凡诺夫之死,用卢娜查尔斯基戏剧学院教授瓦伦金的解释是“生活未到末路,精神已经无助,面对世界缺少了追求”。CdN-WwW.2586.WAng而俄罗斯著名导演列夫·多金也曾讲过:“对于伊凡诺夫最大的痛苦并非来自外界,而是其本身在优越中失去了向往。”     曲解让戏变肤浅     再来看看林版的戏,通篇没有讲清伊凡诺夫的痛苦,仅仅是呈现着一种状态。所有的台词犹如配乐朗诵,美其名曰“诗意”,却忽略了其内在的潜台词与动机意义。伊凡诺夫的死,变成了被外界压迫的、被债务套牢的、被他人所不理解的“逼死”。这种表面化的处理,让该剧仅能靠个人文学艺术修养才能猜测内涵,更让契诃夫变得肤浅和单一。     “烦”让戏成作状     “烦”这个词在整部戏里成为了主流。每个人物呈现的状态基本都是浮躁和烦恼的。这种烦也是作状的,让伊凡诺夫就像弃妇一样地去“厌恶”——厌恶什么呢?环境?他人?那这种烦的根源是什么?剧中没能体现,仅仅作为一种情绪的宣泄进行廉价的煽情。     “懦夫”让人物失败     “懦夫”则是主人公的定位。契诃夫从未称伊凡诺夫为弱者,甚至曾强调他自杀的主观勇气。这种勇气不仅仅是给自己寻求解脱,更是对未来幻灭所产生恐惧后的一次抗争。在剧中,这种抗争是不存在的,伊凡诺夫变成了一个无辜的受气包,一个没有抉择力的弱者,一个只能靠死亡来逃避的懦夫!这种呈现是错误的,没有任何行动依据。而这种曲解,即使是导演用“自我解释”进行托辞,但依然无法摘掉“复杂人物简单化”的帽子!     综上所述,《伊凡诺夫》犯了最大的错误,那就是将一部具有矛盾性的剧本情绪化、将多个复杂的人物脸谱化、用“无病呻吟”替代了“思索未来的无助”,加以表演风格并不统一,并让情节和人物在仅能在似是而非中生存!     我想,契诃夫作品能够在中国上演是一件好事,但并不能因为创作精神而忽视艺术质量,更不能因为导演的名气与地位被盲目追捧。导演有自己的解读,但请明确地阐述,同时不要伤害原著中的精髓,更不要让观众去猜测!否则,那无异于对真正大师的强奸。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