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评奖展演秀” 此风不可长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9:41 点击:
  自古有个典故,叫做“二桃杀三士”,讲的是国君为了让三个功勋赫赫的大将能够瓦解,变赐给他们两个桃子,号称奖励给其中最英勇的二人。大将们为了虚名而争,最终三人均死,国君自此高枕无忧。     说这个成语是因为和下面的事情有关。我不否认中国有很多伪艺术家伪愤青,但真的也有。但无论真假,他们对“名”这个东西还是十分在意,无论是虚荣心还是利用心,均希望自己能够拔得头筹,令人刮目相看。     在意名誉是好事,但在意虚名是弱智。何谓名誉何谓虚名,仁者见仁,但也不难区分。但有好事者,将虚名高挂,引得求名者与不明真相者竞相参与,以便从中提高自己的名甚至利。     没错,我说的就是目前的所谓“文化奖”——也就是什么华号称语地区最高戏剧奖以及相关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     何谓最高奖?     据悉,所谓“文化奖”是因组织者弄了个国务院批文而后几度商榷后辗转成立的奖项,据说是跟反腐倡廉有关。我不否认文艺界也有腐败,但相比其他领域,恐怕小巫见大巫。戏剧界已经不富裕了,反腐倡廉办公室竟然还有闲心来搭理?况且,用一个奖项来反腐,这未免更是贻笑大方。     组织方一直在声称“无黑幕,无暗箱”,听起来虽然解气,但更像是宣传软文标题。那么多国家传统大奖都没人过问,这么个又新又小的奖,谁关心你有没有暗箱?别人没问就自己先喊出来,这是刻意扬名还是欲盖弥彰?     另外,“文化奖”号称是文化部大奖,加上类似的读音,让很多人与“文华奖”联系在一起,但被文化部予以否认。CDN-www.2586.waNg该奖项号称“华语地区最高奖”。试问,最高何来?以下是该奖项的几大问题:     1、如果说是最高奖,那么与精品工程、文华奖、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相比,该奖项相比其他有何区别?如果仅说是公平公正,那是否是承认其余奖项暗箱严重?假使如此,那是否该先取消其他奖再建立此奖呢?还是等着此奖一出,其余奖项纷纷望风而逃或改过自新?!     2、如果说是最高奖,那么权衡的标准是以艺术水平作为标准,还是以商业市场作为标准?所选择的剧目水平貌似参差不齐,难道所有入选的戏都能代表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平?恐怕连参与者自己都不自信,那么该奖项何来自信?     3、如果说是最高奖,那么参与的评委恐怕除了需要有高超的业务技术之外,还需要与时代相结合,至少在创作一二线上耕耘吧?看了一下评委名单,除去个别人,基本上不是老的已经退休的艺术家,就是所谓做案头的闲人。我就纳闷了,中国的戏剧评论家怎么一下子蹦出这么多,就像是雨后墙根的蘑菇一样。平时见不着文章,所处的单位基本都是那种“不发行且没人看”的杂志。要说转企,恐怕贵单位应该比各地剧团更应该转,省得养一群读者看不到文章的评论家们在这充数!     4、如果说是最高奖,那么获奖者的奖励会有什么?据悉在地方,一个团如果能拿到精品工程,那么奖金和福利是大大滴。甚至有一个地方导演对我说过:“只要得了一次精品工程,这一辈子都没问题了。”至于其他奖项,各个院团获奖后也将有一定数额的奖金。就像国话去年《这是最后斗争》得奖后,剧院把所有奖金发给了剧组,还专门举行了表彰会。试问,该“文化奖”的奖金有多少?如果没有奖金,那么还有其他何种福利?难道印个证书颁发出来,就能到市场上或者地方院团淘金扎钱??     展演的重大弊病!     以上是我对该奖项的质问,但假使这些都不计较,算是个民间活动也未尝不可,毕竟是戏剧圈的一件事情。但之后所听到谈到的问题则是不能容忍,如果说上述是水平问题,那么下列就是态度问题,让我不得不怀疑组织者的动机!     1、据说组织者让所有演出团体将绝大部分票房交给组织,相当于让演出者义务劳动。Ok,义务劳动也不算什么,不排除有人为了义务后能得奖扬名,但相信更多的同行是本着“普及戏剧”的宗旨来接受的。组织方美其名曰这些钱是组织费用,但详细清单要在结束后才能公布。     我们可以算一笔帐,以这些剧目的单场演出成本来看,正常来说不算场租绝对不会超过5000元。那么场租又是多少呢?各个剧场不同,但这些场地哪个应该也不会价格超过先锋和人艺实验吧?至于这种承包合作式具体会是多少钱范围,应该内行人都明白。那么以当时组织方定出的高额票价来说,一场卖满票后,票款最多可达到几万元。抛去七成上座理论和票提外,每场票房在1万以上绝对不成问题。一共多少场演出?一共预计票房应该有多少?恐怕不难计算。     组织方称这些钱是用于活动运作,试问如何运作才能花掉这些钱?宣传除了自吹自擂的发布会外,还有什么活动?有多少广告?有多少需要打点上下的钱?剧组义务演戏、观众高价买票,最后换来的是组织方钵盆满谷?!此乃中国戏剧之大耻辱!恐怕这才需要反腐倡廉!     2、今天又出现了新情况,从微博上看到,该奖项演出竟然开始团购活动!我们且不说团购会不会冲击市场上其他戏,且不论这些戏是否都值38元,单以观众来说,是不是会认为我们做戏剧的人一本万利?!你昨天买一件衣服150,今天因为团购或者参加展销就变成了38!放谁身上谁会开心?!我承认,中国话剧的票价的确高,但还不至于38元一张票就能够支付相关的成本费用!     我很支持低价话剧,但不是以牺牲创作者利益作为前提。如果真说低价,那么为何不能20元的票价,同时告知所有人政府或者组织者予以演出一定的补贴?!     之前组织方曾称,展演并非公益性质,那么也就是可以商业操作的。可这些票款除了打点关系和制作奖状外,有多少钱是回馈在戏剧人身上或者观众身上的?说实在的,但凡出来混戏剧圈,谁也不缺剧场去演戏,也更不缺各自的观众。那何必要用你们来组织个奖项义务演这几场拿回个什么用都没有的虚名奖状?     “评奖秀”绝不可长!     以上是目前出现的大弊病!应该还有其他问题尚未全部暴露。追名逐利没有错,但请勿打上各种美妙名义。里面参选的戏不少,但就个人判断,单纯从艺术水准上来看,没有一个能和《哥本哈根》抗衡!单纯从商业角度上来看,没有一个比《两只狗》赚钱!那么这种“最高奖”岂不是自欺欺人?!     加以团购对戏本身的诋毁以及戏剧市场的充斥,一群辛苦的创作者在云山雾罩中被低价出售了。既然票房绝大部分都归组织方,那么所谓演出成本补贴更是天方夜谭。或许组织方高估了这些已经演过多轮的剧目的市场票房,在演出临近时不得不以低价倾销,试图“挣点儿是点儿”。虽然仅是猜测,但不免令人猜疑得太透彻了吧?!     看到演出剧目的名单,里面的同行不少还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即使是关系不好的,我也体谅其做戏的艰辛。艺术水平有高低,但是创业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也许其中有“明知是套也为虚名”之人,但更多的人是在莫名其妙地干着义工。     中国各类奖项的确很多,政府也一再说要减少。但现在来看,不仅之前奖项没有减少,反而又开始增加?!今天是文学学会弄个最高奖,明天导演学会能不能弄个最高奖?!后天舞美协会能不能弄个最高奖?!反正只要有批文,那么所谓奖项名义无非是分分钟的构思而已。随便弄个奖加以“最高之名”,便能玩弄一大群戏剧创作者于股掌之间,那大家还创作什么啊?!何不各显其能多弄几个奖项?!又能点评他人又能自己获利最后还能扬名,谁创作谁是弱智!     我对所有参演剧组没有任何敌意,也不反对大家弄个节日一起热闹热闹,但对“评选最高奖”以及相关运作模式坚决反对!这不仅仅是损失演出费的问题,也不是团购掉价的问题,而是观众对话剧创作者的看法问题!“一群伪艺术者们为了虚名不惜一切代价追逐,极低的成本却用高票价欺骗观众!”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观众这样想吧?或许我说得有些夸张,但以此势头下去,绝对成真。     我们做戏为的是什么?     话剧需要奖项,更需要公平与公正,但最需要的是戏剧人们的良好心态。我相信,每个创作者最快乐的时候应该是创作的时候和接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而不是拿着一张废纸证书感谢这个感谢那个的时候!     在戏剧圈混需要关系、需要人缘,但大家都去搞这个去了,谁还能潜心创作呢?!我们当初在戏剧学院学的是什么?我们排戏看戏的冲动是什么?被别人认可是快乐,但自己做个局试图诱骗别人认可并且自欺欺人从中牟利则是造孽!“二桃杀三士”是计谋,但话剧相比影视娱乐已经很危了,先培养立功吧,别忙着杀……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