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华文戏剧节:在多样的探索中坚守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9:45 点击:
  “华文戏剧节”主要是以海峡两岸四地(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为主,吸收海外华文戏剧参与的世界性戏剧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至今已走过15年的历程,分别在大陆与港澳台各地主办。此次为“第八届华文戏剧节”(澳门,2011年12月14日至21日),由澳门华文戏剧学会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承办。所谓“华文戏剧”,实际上就是突破了以中国大陆为主体的叙事框架,进而将港澳台及海外以华语为主要舞台语言的戏剧都包括在内,华语成为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戏剧舞台彼此间相互联系的一个纽带,或者说,华语文化成为戏剧呈现与交流共同的背景。     《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门奇谈》:现代都市人精神状态的写照     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的《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门奇谈》是一部关于澳门的都市生活“搞笑”剧。全剧以“生活流”的方式,展示了澳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一天的生活。     该剧的“剧目简介”称:“全剧一天24小时为轴,从某日的早上6时开始,到第二天的早上6时,由一个遗失手机的赌场有背景人士疯狂地寻找手机而揭开序幕,当中发生的28个小故事都是平日在身边发生,见怪不怪的‘奇谈’。这些故事表面上互无关系,内里却是扣扣相连,在舞台上展现出生活中不自觉的荒谬,令观众产生一种奇异的不安喜剧感。cdN-wWw.2586.wANG”该剧的“剧目简介”还特别提示:“为了加强反映澳门当下生活的状况,其中一段故事将会取材自演出当日的新闻,即兴演出,务求让观众更能感受这个时代和地方的生活脉搏。”     就该剧的剧情构造而言,似乎仅仅是一段时间的流程,从这一天的早晨到次日的早晨。但绝非古典戏剧的“三一律”。因为它不是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诸多澳门人一天当中日常生活片段的连缀。其中,有黑社会的老大,有求学的学生,有街头的妓女,有拾荒的老妪,各色人等,他们面对苦乐人生,嬉笑怒骂,有疑惑,有忙碌,也有挣扎,诸如此类,在剧中不一而足。他们的故事各自演述,似乎都并不相关,却又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事实上,整个澳门社会的浮光掠影都被编剧交织在其中。     笔者很佩服编剧的手法,在这些看似芜杂的生活场景的背后,观众却似乎又能寻绎出某种内在的关联。一个涉赌的黑老大在“寻找手机”,虽然只是全剧的一个很外在串联的线索,却也是澳门社会的写真。因为在澳门,博彩业是整个城市的主导性产业,澳门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赌场,但是,普通的澳门人却并不都是赌徒,其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悉如外人。剧中给人们展示的不是他们的碌碌无为,而是一种“寻求”。这种“寻找”的意象正是现代都市人精神状态的一个很好写照。在忙碌和焦虑之中,现代都市人失去了自我,“寻找”就统领了全剧。此外,在表现形式上,该剧辅之以各种舞台动作,写实的、写意的以及对于“千手观音”的“戏仿”,等等,仿佛一个大拼盘,使得全剧成为一个典型的后现代的舞台文本。     《卡夫卡的七个箱子》:重新认识“卡夫卡”     香港爱丽丝剧场实验室所编演的《卡夫卡的七个箱子》(陈恒辉导演)是本届华文戏剧节惟一参加展演的香港剧目。该剧团的成员多为香港演艺学院培养的专业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因而,《卡夫卡的七个箱子》以其专业制作的水准而受到业内行家的首肯。称其为“一部典型的学院派的戏”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该剧所涉及的是关于卡夫卡的生活与创作。故事描述的是卡夫卡临终前要求他的朋友布劳德,烧毁他留下来的七个箱子。这七个箱子,装满了卡夫卡的著作,是他留下来的文学遗产。面对七个箱子,布劳德如何是好?究竟他最后选择与卡夫卡做朋友,还是与文学做朋友?布劳德是卡夫卡的传记作者,对于推介卡夫卡不遗余力,功莫大焉。因而,以此视角来展开对于卡夫卡的讲述,应该是非常恰当而又别出心裁的。     该剧的剧情结构就是将卡夫卡的“七个箱子”一一打开。它结合了卡夫卡的一些文学经典,包括《蜕变》《城堡》《审判》等,展示了卡夫卡一生的命运与忧思。比如:“第一个箱子 父子之箱”,所涉及的就是《致父亲的信》《审判》,表达“父子冲突”;“第二个箱子 刑罚之箱”,涉及作品《流刑地》,以梦幻和神秘的氛围,演述有关罪恶与殉道的故事;“第三个箱子 动物之箱”(上下篇),涉及作品为《蜕变》,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异化”的故事。一个小职员是怎样蜕变成大甲壳虫的……     打开这样的“七个箱子”,确实给观众设置了一个观赏的“难题”。或者说,关于卡夫卡,本身是一个特别沉重的话题。因为,无论是谈论艺术还是生活、爱情还是背叛、生存还是死亡,卡夫卡给人们所描绘的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悖谬,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一个无以逃避的困境。在舞台呈现方面,该剧的编演以简洁的舞台样式,结合演员生动的形体表现,并配合多媒体录像,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意象化的风格与浓厚的哲学化的意味。     然而,剧场毕竟不是教堂,不是人生的说教。即使是充满哲理,也要让人赏心悦目才好。惟其《卡夫卡的七个箱子》因为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而且是在一个相对冗长的篇幅当中来展现,所以,剧场的气氛难免有些沉闷。好在澳门的观众还是有耐心的。也正因为港澳有着一流的话剧观众,才有可能造就出一流的话剧精品。     《天琴传说》:古今爱情的交织与碰撞     《天琴传说》由澳门知名剧人李宇樑编剧、导演,澳门演艺学院澳门青年剧团演出。较之前述《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门奇谈》的市井风味与讽世气息,《天琴传说》应该属于一部专业制作且有相当水准的学院派的戏。     《天琴传说》述说的是一个事关澳门一家两代人的爱情故事。故事跨越(或者说“穿越”)1962年和2009年。1962年,一艘由澳门开往香港的“佛山号”渡轮上,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一夜邂逅。2009年,一对已经移居加拿大的青年在遭遇飓风沉船事故后,忽然间回到澳门隐居,得以与久别的家人重逢。原本是“花开两朵”,何以会“同出一枝”?两个故事、两条线索、两个时代、两种处境,却在同一个舞台场景中交织着展开。内行的观众都会关注:编创者的意图何在?两者会在何处扭结在一起?虽然,故事所交待的是这一家两代人的生命际遇:1962年那对邂逅的青年终究未能成眷属;而那一代人的命运又成为2009年这一对青年夫妇生活纠结的现实映照。但是,故事的深层却似乎向人们揭示出:偶然中寄予着必然;平淡中蕴涵着深致;生命的“等待”中又有多少生活热情的燃烧与亲情、爱情的消逝而不能再等待;或者,展示出的是生命中的种种不能承受之轻。     事实上,舞台叙事中两个故事的展开一直有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天琴”的意象。夜空中高悬于天际的天琴星座,既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相联系,又与中国古老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其间,不仅跨越中西,而且,更重要的是,“琴”与“情”合一,古老的爱情传说与现实中的爱情火花绚丽的闪现及其失落与缺憾相映照,显示出编导者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并在舞台的呈现中以一种生命的流淌般的音乐节奏而交响编织,复调展示。正如李宇樑所言:“我尝试彩绘出《天琴传说》里每个人物最动人的弦,在同一个星空下,协奏出两段不同时空的爱情。……生命爱情犹如乐音,悠游于流动中,手拈不住;空言珍惜,不如趁时享受其中。”而这一切,无不寄予在那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天琴”意象当中。     澳门的边缘戏剧     相对于内地的一些大中城市,应该说,澳门的边缘戏剧或实验戏剧异常活跃。仅有50多万人口的澳门,就有着大大小小的业余剧社五六十个,在社区,或在学校,长期坚持业余演剧活动;其中就有一些成为职业剧人,从边缘状态走向中心舞台。或者说,他们的坚守,正是澳门戏剧的种子,成为澳门戏剧未来的希望。为此,第八届华文戏剧节特意展示了澳门边缘戏剧的生存状态与成果。以下便是我们观演的两出边缘性质的澳门戏剧。     其一,是零距离合作社之“一人一故事剧场”《十年》。     所谓“一人一故事剧场”,英文为Playback Theatre,意为一种即兴互动式的剧场演出方式。剧本由现场观众提供;它采用戏剧技巧作为沟通媒体,结合剧场、心理训练及仪式化的集体体验于一体,强调戏剧与社会(社区)工作的结合,成为自美欧传至中国台港澳的一种现代应用戏剧的重要样式之一。其观演已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剧场,而是将戏剧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广泛组织起包括儿童、残障人士、居委会甚至监狱里的服刑人员等在内的社会大众来参与。     这次演出以“十年”为题,意在以你我的“十年”的故事,连结起对于“十年”间的感受与体验,并且大家在一起分享。前面演员的呈现还是相当业余的,随后引发出“阿波”、“阿民”们的故事,倒是十分有趣。因为参与者可能就是平时的熟人,于是相互的打趣就在所难免。更有一位80岁老者,以简练的形体语言,展示自己数个“十年”的人生故事,竟然十分出彩,起到了明显的“补台”之功效。     事实上,“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所谓“演出”,与其说是一个剧,还不如说是一场小型的关于你我“十年”情绪感受的抒发讨论会,一个参与者人人有份的“秀场”。其间,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无疑当属主持人。除“演出”的主旨为预先设定之外,整场全靠主持人的发挥与引领,还有一些参与者的“一人一故事”,还有现场演员的即兴表演与身体呈现。其中某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导致冷场。     其实,我的理解,这类“剧”,根本意义不是在于模拟人生,而是让人参与到剧中,以自己的经历来加以呈现,并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或者说,它更类似于一种集体的联谊与交流,一种集体参与性的主题活动。大体上是介于传统的戏剧剧场与现代的公益活动之间的一种表演形式。     其二,是澳门石头公社编演的《在雨和雾之间》。     《在雨和雾之间》是在一间废弃的厂房里演出的。出入的电梯都很老旧,剧场的设施尤为简陋。那些装修的刺鼻气味就让人很不舒服。     该剧以歌舞的形式展示现代社会中的母女关系。全剧所采取的是话外音的叙述与舞蹈化的演员呈现以及投影(真人及动漫的表演)影像相结合的方式。且不说剧中故事本身的散文化,剧中角色也不是固定的,仿佛都是随意漂浮的,而且还要让观众费劲去猜想、去捕捉、去连缀。母女之间,原本就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可以有很丰富具体的肢体语言去表达。《在雨和雾之间》的演员都很年轻,身体的表现也都充满着活力。他们在表现母女之间的“背负”、“亲昵”、“斗气”以至女儿的“叛逆”等都有着不错的效果。然而,在舞台符号的表达与舞台意象的营构方面,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语符与其意指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像我这般听不懂粤语者,在字幕闪现又很快的情况下,就很难透彻地理解剧情,以至到最后一个现实影像的母女场面,才使得观者有了相对明确的感知。但是,这种“纪实”的场面又与全剧写意化的歌舞风格着实有些不太协调。(施旭升)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