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盘点台湾戏剧团体争夺内地市场 各出妙招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9:55 点击:
  新版《暗恋桃花源》是表演工作坊在大陆推出的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从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台湾剧团来京演出。 
 
    上周末,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带着年度新戏《这是真的》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本周我们又将迎来另一个台湾剧团——果陀剧场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今时今日,随着台湾戏剧来大陆演出场次的不断增多,大陆观众对台湾戏剧的认知度与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不仅赖声川等知名台湾戏剧人的作品在卖座,一些台湾小剧团的演出也渐渐受到更多关注。台湾戏剧在北京的“落地开花”一方面丰富了演出市场的剧目类型,同时让观众获得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台湾戏剧不拼大手笔大制作,而往往以创意智慧取胜,也为本地创作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据不完全统计,全台湾活跃的表演艺术团体有超过一百个,大陆观众最为熟悉的赖声川创立的表演工作坊、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梁志民的果陀剧场,是台湾现今最大的三个戏剧团体。此外很有影响力的剧团还有绿光剧团、春禾剧团、相声瓦舍等等。     表演工作坊 品牌就是王牌     创建人:赖声川     创建时间:1984年 大陆首演时间:1998年     代表作:《暗恋桃花源》“相声”系列     风格     精致艺术结合大众文化     1984年11月,赖声川与妻子丁乃竺在他们位于阳明山的家里创建了表演工作坊(以下简称“表坊”)。Cdn-wwW.2586.WANG创团28年来,“表坊”将“精致艺术”与“大众文化”巧妙融合,吸引无数观众走进剧场欣赏戏剧,在台湾本土戏剧界具有开拓意义。     作为剧团核心人物的赖声川、丁乃竺,一个包揽了所有天马行空的创意,一个负责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留美归来的赖声川思维开放,以颇为实验性的“集体即兴创作法”,开创出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戏剧风格。一批最杰出的舞台剧演员,如金士杰、李立群等人都是从这里开始被更多人认识的。     北上     “暗恋”开拓大陆市场     表坊进军大陆市场可追溯到1998年。那一年,他们与北京人艺合作演出《红色的天空》北京版,林连昆等人艺多位演员参加了演出。2002年“表坊”获得中央电视台之邀,节目入选春节联欢晚会。     2006年起,黄磊、袁泉等人参演《暗恋桃花源》大陆版演出。这部“表坊”代表作,虽然从来没在大陆演出过,但许多大陆观众通过DVD了解这部戏。此后,这部作品在大陆演出获得成功,越来越多的“表坊”大戏开始加入巡演的行列。     本土化经营     大打营销之牌     2008年9月至今,制作人王可然成为表坊在大陆的合作伙伴,他的公司央华文化也是表坊作品在大陆的制作单位和演出商,与表坊的合作有直接的引进搬演和在大陆重新制作两种模式。至此,表坊开始真正在大陆“落地生根”。     王可然将表坊戏剧定位为“戏剧中的LV”,打造高端的文化品质,而他们也特别重视剧作的营销和推广。《宝岛一村》的营销是王可然较为得意的一个经典案例,每个时期的媒体宣传都分步有序的展开,一系列赖声川与周黎明、冯仑、柴静等人的对话十分吸引眼球,精心策划的落地宣传活动堪称是其戏剧营销的一大特色。     果陀剧场 认准商业情节剧     创建人:梁志民     创建时间:1988年 大陆首演时间:2001年     代表作:《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步步惊笑》
      风格     主推情节剧和音乐剧     果陀剧场(以下简称“果陀”)成立于1988年,名字源于剧作家贝克特的一出戏《等待果陀》(大陆翻译为《等待戈多》)。     对果陀剧场的戏剧人而言,“果陀”意为“希望”,也象征了戏剧的无限种可能性。台湾媒体称:果陀的好在于不同的戏容纳不同的面貌、不同主题、却永远有“人”,有感动,有深情。经过二十多年探索,果陀把感伤喜剧(大陆译为“情节剧”)和音乐剧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北上  
  低调行事11年
 
  果陀的两岸交流开启于2001年春天,蔡琴主演的音乐剧《天使-不夜城》在北京、上海、杭州巡演,获得不俗反响。2005年,果陀又带着《跑路救天使》来到大陆,2009年的《步步惊笑》开启了台北与上海双城戏剧人的合作。     相比表坊进军大陆的“轰轰烈烈”,果陀的动静明显不大,也不是很受关注。所有的果陀制作中,这一次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才真正开始被大陆观众认识。     本土化经营     从上海市场开始     果陀的营运长、台湾人余大任说,因为他们比较谨慎,所以在大陆发展较慢。余大任长住大陆十几年,以戏剧观众身份在北京、上海“每一个数得出名字的剧场”都看过戏。     三年前,余大任在上海创办百庭文化,在做了几个台湾的小剧场话剧后,余大任瞄上了果陀,开始与之合作,第一部戏就是《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之所以选择上海,则是基于长时间的观察和调研,余大任发现,上海戏剧市场的商业化和类型化更强,北京则“太大太分散”。余大任希望未来的戏剧运营更趋向“制作人制”,“其实国外很多是这样的,因为当你迈入了商业戏剧,制作人则需要负责一部戏的成败”。《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要在北京、广东巡演,他介绍说,“有的地方已经建立起关系,会自己去开拓市场,有的地方会交给当地演出商来做”。     屏风表演班 台湾原创代表     创建人:李国修     创办时间:1986年 大陆首演时间:约2008年     代表作:《三人行不行》《京戏启示录》     风格     坚守本土原创风     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以下简称“屏风”)成立于1986年,26年来,屏风表演班陆续完成了超过1532场次的演出,作品巡回海内外23座城市,观众人次累积逾130万人次。屏风的剧目有两种类型,一是搞笑喜剧,二是煽情的情感剧,舞台风格较为浓烈,演出类型多元。与其他两大剧团相比,屏风坚持本土原创,坚持“Local is Global”(本土的就是世界的)理念,在台湾本土颇受观众喜爱。屏风曾几次来过内地,2008年《莎姆雷特》曾登上过解放军歌剧院和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北上     “三人行”在京演约40场     2010年,屏风的代表作《三人行不行》被至乐汇戏剧带到内地,这次合作模式是制作成大陆版,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大陆班底。孙恒海(微博)是大陆版《三人行不行》的制作人,抱着想要学习台湾戏剧的心理,开始了与屏风的合作。大陆版《三人行不行》2010在麻雀瓦舍首演,后又在人艺实验剧场、木马剧场(微博)演出共计近40场。     目前,李国修在上海的戏剧工作室,由屏风和上海戏剧谷共同运营,该工作室目前负责屏风在大陆的所有演出。     本土化经营     代表作推出大陆版     谈及与屏风表演班的合作孙恒海说:“台湾戏剧人有很深厚的人文关怀,想象力和创意比我们更大胆”,但因公司的定位是戏剧制作公司,所以他也表明“我们不会再去做本土化,学一次就够了”。     大陆版《三人行不行》不是简单的移植,更有着一定的原创度,其中有一段任素汐表演的“广播剧”就是全新创作的段落。这次的学习和取经让孙恒海受益匪浅,“我们有时候太过迷信港台的剧目太好,其实也未必,这一次与屏风的合作我们学到的是屏风精神,屏风作品基本都是原创,而且台湾戏剧人的工作态度也的确令人敬佩”。(陈然)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