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资本是小剧场话剧的助推器,还是死敌?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0:15 点击:
   近年来,随着受众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国内话剧市场不断升温,尤其是小剧场话剧异军突起,凭借浓郁的生活气息、接地气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了大批观众。不过,一些剑走偏锋的小剧场话剧也存在硬件偏软、演出内容略显低俗等问题。     在多路资本的参与带动下,小剧场话剧繁荣发展,但问题是,资本是小剧场话剧的助推器,还是死敌?     小剧场话剧何以引来资本关注     如今,话剧市场的火爆也引来了不少投资机构的关注,日前,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开心麻花等5家文化企业签署投资协议。这是继该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新华网、中国出版集团之后又一笔投资。     这并不是投资机构对于话剧市场的第一笔投资,北京戏逍堂早在今年3月就获得过融资,资本俨然已有进入话剧产业的趋势。     据了解,开心麻花的主要收入来源分为舞台剧和网络剧等3块,其中舞台剧领域主要靠票房收入、商业合作收入和广告收入,网络剧领域主要靠信息传播权利转让收入、广告收入等。以目前在乐视网推广的网络情景喜剧《开心麻花剧场》为例,这是开心麻花以周播剧的方式推出网络情景喜剧,且剧中植入广告收入归开心麻花所有,该剧已经实现盈利。     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杭看来,开心麻花作为话剧市场的龙头企业,其盈利能力以及持续增长方式符合文化内容和传播渠道中“市场条件好、具备良好盈利记录和稳定现金流、预估资产具有盈利潜力”等要求。Cdn-Www.2586.wANg     自去年开始,一些股权投资机构便开始接触开心麻花,希望其尽快引进风投,加速资本运作步伐。然而资本的青眼有加,也让开心麻花有些进退两难。据悉,公司的主要顾虑就是担心投资机构对话剧团队的经营干涉过大,此外,一旦大量资本涌入,很可能会炒高演员身价。要知道,眼下的市场上有太多小作坊式的公司,他们急缺资金,对投资人基本来者不拒,这会导致大量热钱涌入话剧行业,直接炒高演员行情。     对此,开心麻花总经理刘洪涛表示,话剧是一个微利的行业,目前公司以谨慎的态度切入这个市场,但对话剧产业的总环境依然保持乐观。“目前大部分投资话剧产业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因为话剧不是赚快钱的行当。”     小剧场话剧的忧伤     中国话剧从诞生的第一刻起,就带着“正剧”“大戏”的光环。然而,无论是系出名门的西方传统大戏,还是历史厚重的中国经典,都让中国话剧形成了大制作的固化思维。只是,大剧目的排演需要多方细致打磨:剧本的创作、舞台的构建、道具的采购、演员的薪酬、后期的宣传等,都让话剧演出背负了太多艺术之外的环节。     “话剧的投入相当大,一部话剧演出前需要排练两个月左右,但一般却只有几十场演出,票房承载力有限。”北京大地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侯罡表示,“在话剧行业中,不只是演员收入拮据,很多演出团体的财务状况也并不像火热的市场反映出的那般乐观。但是,我不得不说,对艺术的执著和热情,一直支撑着他们继续创作。”     除了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演出场次少也成为中国话剧的掣肘。据了解,就算是演出数量最多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纪念话剧百年而计划推出的大小240多场剧目,也连欧洲国家一个州立剧院常年话剧演出数量的1/3都不到。投入多产出少的问题时刻困扰着中国话剧业,提高票价也就成为一些话剧团的不二法门,由此也让一些话剧演出陷入了浮华奢侈、高成本、高票价、短档期的泥潭之中。而原本反映生活的中国话剧也逐渐被束之高阁,成为普通老百姓触碰不及的高端文化享受。与此同时,大量的获奖剧目包括国家“精品”剧目被闲置浪费,甚至有不少省市剧团仍然处在“过年过节不过日子”的困境当中。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表示,从收支比较来看,话剧仍然属于微利产业。首先,整个产业的发展模式还处在转变过程之中,原来固有的经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依然限制着话剧收益的产生和扩大;其次,话剧产业的运营过程缺乏科学性、规模化,整个产业链尚未形成,成熟度仍有待提高。     “阳春白雪类型的剧场演出面对的消费者有限,为了生存或理想,话剧团体往往只能向商界寻求更多的经济支援,拉赞助几乎是每一个话剧团都要面对的难题,然而,带有商业色彩的话剧,其艺术性往往会受到质疑,这也是艺术与商业在精神上拉扯的过程。”侯罡说。     小剧场话剧的未来在于精品     值得深思的是,在其他国家,小剧场话剧是实验性的,无法盈利或极少盈利。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小剧场话剧会在商业演出中赚到钱呢?     侯罡认为,在剧目营销方面,传统剧场应该向小剧场话剧学习。“不要依赖定点售票的单一模式,要通过媒体宣传、网上炒作、微博传送等多种途径广而告之,与此同时,经营者还可以引入团购戏票、票房分账等多种形式来降低演出风险,提高回报率。”侯罡说。     而且,不得不承认,小剧场话剧的经营带有更多灵活性。“我之前做过一个定制剧,它的资金投入主要由两方面组成,投资方注入一笔资金,通过品牌植入再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这样一来,既拓宽了融资渠道,又增加了话剧本身的收入。而有了更多的资金,我们就能选用更优秀的导演、演员来创作好的作品,演出效果自然也就慢慢上去了。”已在北京演出市场打拼十余年的王鹏这样解释他的经营之道。显然,在大剧场话剧赔本赚吆喝的同时,在资金方面,小剧场话剧自有一些长处。     除此之外,据王鹏介绍,一些在北京做小剧场话剧的人还会去外地拓展院线,找演出商来操盘自己的话剧。但他同时也表示,目前,去外地商演一般靠的是明星噱头,如果该剧目没有明星且投资很少,质量就无法保证。     开源节流有时也会影响小剧场话剧的品质。“为了节省制作成本,现在的许多小剧场话剧已经在招聘非职业演员。聘用非职业演员演话剧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但客观来讲,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会使演出效果大打折扣。”王鹏说,这对于一直追求高境界的话剧来说,无疑是种讽刺。“如今已经是全民娱乐时代,年轻人追捧快节奏的生活、娱乐方式,文化也开始‘快餐化’。由于小剧场话剧门槛较低,再加上投资少、见效快,确实有些人没有把其看成是作品,而是当成商品来卖,剧目成了‘项目’。”侯罡说。     侯罡表达了自己对话剧市场未来发展的期许:“观众的品位是不断提高的,低道德水准的、低艺术质量的话剧会慢慢被淘汰,只有经典的话剧才能口口相传,一直保留下去。”杨 颖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