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中国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成功首演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6:51 点击:

中国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成功首演

苏武接汉朝符节,即将出使匈奴

  2013年8月18日晚,陕西演艺集团重磅推出的中国原创歌剧《大汉苏武》在西安人民剧院成功首演。作为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重点扶持剧目,陕西演艺集团2013年重点剧目,该剧集合了国内一线创编团队和众多国内知名歌唱家组成了最强阵容,首轮共演出了10场,观众上万,场场爆满,在西安引起了闻所未闻的观看“歌剧热”。集团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实现销售收入150余万元,彻底改变了过去歌剧演出零收入的局面。首演期间,陕西省省长娄勤俭,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安东,副省长白阿莹等领导,担任该剧艺术顾问的曾庆淮、尚长荣、赵季平、徐沛东等莅临现场观看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

  追求卓越,创意非凡,完美呈现

  该剧是继《张骞》、《司马迁》之后陕西原创歌剧“大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著名歌剧导演陈蔚、著名作曲家郝维亚、著名编剧党小黄以及歌剧界众多明星大腕的倾情加盟,为该剧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该剧以“归零”的心态力图找到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思想内涵,讲述一个不同以往艺术品种的“忠诚与坚守的传奇故事”。cDN-www.2586.wAng以“厚重而不笨重,古朴而不陈旧,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和国际化面貌”为艺术定位和追求,精确地做到了西洋歌剧与中国歌剧、国际范儿与中国范儿、古代故事与现代表述、传统与时尚的四个融合,又巧妙融入了秦腔武士、硬弦、埙等陕西元素,在故事文本和音乐创作对主题的开掘和表现上,在舞台舞美对人物刻画、情节推动和氛围营造上,表导手段多样丰富、新颖独到,舞台呈现美轮美奂、如梦如幻,可谓独树一帜,别出心载,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点。不同凡俗的艺术构想和卓尔不群的艺术追求,全新演绎、完美呈现了“大时代、大人物、大事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苏武”。

  不仅如此,在时下文化娱乐“拷贝”盛行、“山寨”成风、文化存在急功近利“不思考”现象情况下,集团面向逐渐“精神走向成熟的观众”,打造“姓中名华”“中国原创”“陕西制造”的经典,让文化回归本体,让观众如沐清风,涤荡心灵,在历史剧题材舞台剧领域,具有非常强烈的创新性和唯一性。

  在8月20日举行的全国专家研讨会上,《大汉苏武》得到了来自全国音乐界、戏剧界、文艺评论界30多位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专家们普遍认为,该剧在艺术上有众多创新和突破,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为一体,是一部具有史诗风格和现代风范的佳作,是目前中国原创歌剧领域的一部重要作品,有希望成为传世经典。

  挖掘资源,创立品牌,成就梦想

  陕西人杰地灵,汉唐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两座高峰,也为陕西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作为中国第一个疆域辽阔、繁荣富庶的大汉王朝,给我们留下来张骞、司马迁、苏武三个彪炳史册的人文巨匠。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之初歌剧《张骞》和《司马迁》为陕歌赢得了无上荣耀,扛鼎中国歌剧几十年。成就歌剧领域的“汉三杰”,创排歌剧《大汉苏武》一直是陕西无数艺术家不能释怀的梦想。

  陕西演艺集团转企改制三年多来,大打品牌战略,全力挖掘陕西人文资源,把打造中国原创歌剧《大汉苏武》作为集团精品战略的重要抓手,意在以此剧为突破开启集团精品之路,努力成就陕西人享誉全国的“陕西制造”的“大汉三部曲”。力求实现歌剧发展新突破,创造歌剧艺术新高度。

  2011年歌剧《大汉苏武》被列入集团工作重要日程,集团责成旗下歌舞剧院成立了由业务骨干组成的项目组。2012年确定为集团重点剧目,集团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规划,项目随即进入倒计时。先在全国遴选人选组建了主创团队,前后在陕西苏武家乡组织采风 3 次,召开作品讨论会近10次,剧本六易其稿, 2013年1月集团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此,《大汉苏武》创排即受到歌剧界及各方广泛关注。

  2013年年初该剧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按计划顺利投入创排。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在创作初期顶着酷暑亲临排练现场看望大家并指导创排。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在创排中也来到陕歌询问进度为演员们鼓劲加油。具有70多年歌剧创作经验的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在歌剧创作方面具有全国绝无仅有的艺术和资源优势,他们以“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守望原创歌剧,以苏武的精神创排“苏武”。半年的排练日程排的密密麻麻,8月如期首演成为雷打不动的大限。从导演到一般演员,从领导到一般员工,没有节假日,每天近12个小时的疯狂排练,许多演员受伤了、嗓子嘶哑了也不愿休息。吃的是盒饭、方便面,连家也顾不上了。首演日期临近,正值盛夏,基本天天联排,约100平米的排练厅里演职人员加上工勤人员有近200人,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而演员们却在导演的指挥下,一遍又一遍的排练。如果要问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支撑着他们,使他们不顾一切、无怨无悔地付出心血和汗水,那么毫无疑问是苏武,戏里戏外,苏武就像一个精神标杆,深深地走进了每个人的心中,并变成了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齐心协力,市场运作,震动全国

  从剧目酝酿、成熟、创排、推出,到成功首演,陕西演艺集团上下倾注了全力。陕西是苏武的家乡,创排好《大汉苏武》是集团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集团主要负责人上手亲自抓,集团上下齐上阵,组建了演出组、宣传组、接待组、营销组、研讨组等5个工作组,责任到人,并立下“军令状”。制定了非常详尽的首演、研讨、新闻发布会等实施方案,确保每个环节细节无缝对接。大会、小会、协调会、工作会几乎天天开,事无巨细地列入重要议程。

  集团领导层大胆决策,聘请北京视袭全程专业负责推广宣传,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中国文化报、华商报、凤凰网、腾讯网、新华网、西部网、大秦网等北京、西安主流媒体几乎全面介入,平面媒体报道达137次,网站报道达369次,各类论坛发布消息达194次,另外还有长达1个多月的路客广告、LED宣传大屏、5个售票点、2000份海报、1000份宣传册、手机短信10万次等,形成了全媒体轰炸和全方位宣传攻势,震动了全国媒体界、文化界,各大媒介争相转载刊发,一时间《大汉苏武》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有些专家都是在网络上看到有关报道后慕名前来陕西参加研讨会的。

  集团实行全员营销,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各显神通、各施招数,严格做到“不赠一张人情票”。省委宣传部在部长景俊海的倡议下,率先购票100张,支持集团市场化运作。事实证明《大汉苏武》市场营销非常成功,为歌剧市场化运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经典重现,意义非凡,引发热议

  穿越千年,苏武究竟给我们什么启示?随着剧目的首演,这个问题不停地拷问着每一个现代人。

  全剧三幕五场,选取了苏武出使、遇劝降、受囚禁、被牧羊、获荣归等主要片段,从苏武接过符节接受使命,到受尽磨难回归大汉,当剧情临近尾声,苏武青丝已经变白发,符节旌毛飘逸到几近光秃,他对着祖国无限深情地喊了一声:“母亲,儿子回来了!”在场观众无不感动落泪。

  剧中苏武无论行卧,符节始终紧攥,他手中的符节究竟在告诉我们什么?刊登在全国权威杂志《瞭望》的《穿越时空的符节的力量》一文说:“从启幕到落幕,作为道具的符节,俨然是全剧的‘灵魂’,始终撩拨着观众的情感和思绪。《大汉苏武》能与今人‘对话’,或许缘于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符节’的渴望,置身于这个烂熟于心或已然忘却的典故,苏武的符节就会刺激你去冥想,一个人对使命、信念、气节应该如何坚守,对国家强盛、民族和睦、人民和乐,应该有怎样的思考。”“历史与当代总能穿越,古人与今人之所以能对话,就因为我们一脉相承,中华文明从未断裂。‘以古为镜’,可以‘正衣冠’。 这穿越时空的心灵共振,让我们又禁不住回头瞻望,更真切地关照自我,寻找新的出发点。”

  在8月20日召开的全国专家研讨会上,总政歌舞团原团长王祖皆说:“苏武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气节和情操,是我们民族当中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说:“这部歌剧在互换历史的回音壁里面告诉我们四个字,那就是忠诚与坚守,对故乡、故园、故国的忠诚,对气节、对理想、对使命的一种守望。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叫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到今天,并且还想做着那个振兴的、伟大的梦的民族的根本原因。”与会30多位专家、学者、评论家对其思想性均给予高度肯定。

  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文章均是探讨苏武精神和现代意义的。正如景俊海在看完《大汉苏武》排练后曾经说过的:“《大汉苏武》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一个观众看后深有感触地说:“第一次看歌剧,都不确信能否看完,随着剧情展开,感觉非常震撼!舞台设计美轮美奂,演员表演水准特别高。以前只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不知道这个故事这么感人,为家乡有苏武这个人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热爱祖国之情,希望我们都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大汉苏武》的演出,广大观众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在许多人精神懈怠、信仰危机的时刻打上了一针强心剂,重新思考我们对国家该忠诚和坚守些什么。

  毫无疑问,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传统思想,也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要求,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年代,在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主流意识遭受严峻挑战的今天,每个人心中都需要一根符节,更需要苏武对符节的执着和坚守,毋庸置疑,《大汉苏武》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

  首演结束后,集团已开始积极策划全国巡演。10月份交响乐版《大汉苏武》西安音乐厅商演已进入排练阶段。明年三四月份一个重新优化提升的《大汉苏武》将参加国家大剧院“第二届歌剧节”展演。我们的目标是:不断打磨提升,使该剧能在“五个一工程”评选及其他赛事中摘取殊荣,为陕西赢得荣誉。同时,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创造,加工复排《张骞》、《司马迁》,完整呈现“大汉三部曲”,实现歌剧艺术新超越,进一步提升中国原创歌剧影响力。

  《大汉苏武》的成功运作,得益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强力支持,使之成为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之后,我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重要机遇期发生的一个重要文化事件。剧目的成功同时也得益于省内外广大艺术家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为《大汉苏武》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此外还应该归功于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后形成的新的运作机制。《大汉苏武》是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成果。创排《张骞》正值改革初期,张骞不辱使命,打开丝绸之路,勇于改革开放的精神为时代强音;创排《司马迁》之时正值改革中期,司马迁忍辱著述、还原历史、实事求是的精神为社会主流声音;今天我们创排《大汉苏武》,寄托着我们“文化阐释中国梦”的使命感,就是要挖掘民族精神瑰宝,传播中华文化正能量,重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重铸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助飞“中国梦”,为陕西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一份积极的努力。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