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留在碗底的难言滋味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6:51 点击:
  留在碗底的难言滋味     10月5日和6日,由黄盈导演的话剧《卤煮》封箱演出,因为票房成绩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又在6日下午加演一场。我站在侧幕条后边看完了这场演出,那里码放着一些用作道具的板凳,备场的演员们安静地坐在一起,默默地看着,对面的逆光照过来,舞台上房梁和门框的影子洒了很远。当时的氛围,恍惚间以为自己置身于一场戏中戏,周遭一切皆是剧中那些人和事的延伸。     《卤煮》围绕一家卤煮老店的兴衰展开叙述,其间穿插着街里街坊之间的大事小情,不露声色地展现了三十年间的社会变迁,浓郁的京腔京韵,风格类似所谓的“院儿戏”。这出戏首演于2009年,当时黄盈刚过而立之年,剧中演员多是在校学生。今天再看这戏,多少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一是因为多半角色换了演员,二是作品表达和如今的现实之间那种格格不入的矛盾,比从前更加强烈。     剧中有个关于金融危机的包袱,藏得虽有些隐晦,但以前演出时总能抖得很响。这回再演,同一个演员,同样的台词,却没能听到观众的笑声。都说时间像一辆疾驰的列车,只是它奔跑的速度快得令人错愕,很多事情根本来不及回味,便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如今,诞生不过才四年的《卤煮》,竟然也要赶不上趟了。     《卤煮》这轮演出是带有告别意味的。cdN-WWw.2586.WaNg剧组的人都明白,这回封箱之后要想再演,说不定得等上四五年,甚至十来年。口碑很好的一出戏,却要和观众就此别过,大家都觉得可惜,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至于封箱的理由,说辞不外有三:非职业演员聚少离多,难以保证演出时间;民间戏剧团体运作能力有限,承受不起沉重负担;成本核算划不来,鲜有投资者愿意埋单。     倘若以生意人的眼光来看,《卤煮》的确不大划算。一个原本在小剧场演出的话剧,满台演员多达26人,全组人马加在一起,竟然足有40来人。如此庞大的队伍,虽然在北京每场演出票房都不错,平摊到每个人手上的酬劳不过是个意思而已;至于到外埠巡演,票房赚足了也未必负担得起来往路费,剧组所有成员也就相当于为理想做奉献了。     戏里,卤煮店的老掌柜怀抱金字招牌和高超的手艺,却拼不过儿子的连锁加盟生意,更难敌标准化生产的汉堡包。戏外,创作者们其实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些年每次和黄盈谈创作,总不免对当下的艺术环境发些感慨。当受众的艺术需求渐渐让渡给娱乐需求,娱乐方式又全面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传统戏剧本身就像是一种手艺活,以身体力行的传统方式,对抗着廉价的可复制的娱乐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艺术的戏剧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其价值衡量标准原本就和市场逻辑存在矛盾。但是,在现有格局之中,只有少数国有院团可以相对不计成本地培植一些好戏,民间戏剧创作者除了争取有限的政府扶持资金,只有被迫面对充斥着精明算计的市场。可惜的是,这是一个发育尚不完全的市场,太过娱乐化,也太过势利,与艺术的兼容性太差,无法容纳创作者太多的梦想。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有的艺术创作环境有一条体制的分界线,和黄盈同时代崛起的绝大多数戏剧人,情愿或不情愿地选择了体制外的生存方式,他们无法享受到体制内院团对艺术的包容,又不甘于迎合媚俗的市场,难以寻找到第三种生存空间,于是或者委屈了自己的艺术理想,或者委屈了自己的现实生活。《卤煮》以封箱的方式告别舞台和观众,就是在这种两难之下的无奈选择。     去年和黄盈在一起创作剧本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所谓青年这个称谓已经开始离我们远去了。上一代戏剧人如孟京辉和田沁鑫,尚能在院团的呵护下恣意地做着艺术的事情,但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却几乎是个奢望。今天,黄盈这一代人在艺术上已渐渐成熟,也用各自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是他们不应就此止步,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去肆无忌惮地创作出一些更好的作品。     但愿不必等待太久,我们就能再次端起这一碗《卤煮》。(周健森)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