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一出救母戏 唱出目连孝与善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7:16 点击:
王世龙表演目连戏《毛雪》桥段
  王世龙表演目连戏《毛雪》桥段

目连戏开演前的“跑马”片段
目连戏开演前的“跑马”片段   目连戏在演唱时前台演员演唱,后台众人帮腔
  目连戏在演唱时前台演员演唱,后台众人帮腔

南陵目连戏一共拥有14种脸谱

南陵目连戏一共拥有14种脸谱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手抄下来的剧本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手抄下来的剧本     日落到日出 演出“两头红”     听遍江淮的各种地方戏,或婉转或豪迈、或低吟或浅唱,每一处都打上了浓浓的地方特色。CDN-wWW.2586.wanG     也许对于异地人,那只是一出又一出似懂非懂的戏;然而,对于听着这些乡音长大的观众来说,这地方戏却满是岁月的故事。当这些声音在脑中回响,犹如一幅用音律汇聚而成的地图。如今年过70的王世龙,一说起目连戏来依然是手舞足蹈,除了张口就能唱的曲子,更多的是对那段舞台岁月的怀想。     从十几岁第一次听目连戏,到后来一字一句跟在师傅后面学,再到如今成为目连戏的传承人,王世龙与目连戏结下缘分已有六十多年。     “那时候没有剧本,没有曲谱,唯一的学习途径便是跟在师傅后面听,一句一句学。师傅一边用手敲鼓打拍子,一边听着徒弟唱,就这样一个人一个人地教。”说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王世龙仍然是深刻而清晰。     无论是午季登场、秋谷进仓,还是老人寿诞、孩子过周,芜湖市南陵县的人都离不开目连戏,尤其是逢年过节,那更是目连戏“横行”乡下的最好时节。从太阳快要落山时开始,演到第二天太阳出山时休息,目连戏的演出有“两头红”的说法。     农村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正因为这目连戏而丰富起来。众人搭台,一人唱、众人帮,好不热闹。     戏曲发展到现代似乎都会经历一个波澜起伏的过程,目连戏同样也摆脱不了这样的现实。曾经唱到“两头红”的目连戏,如今再去南陵县寻踪,大多数人也只能说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     已多年无公开演出     目连戏被戏剧界称之为“戏祖”,别称“戏剧化石”。     南陵是目连戏的故乡,据清代的《江南通志》记载,流行于江南一带的目连戏,伶人几乎都来自安徽南陵,甚至连外地的目连戏班在演出时,都采用南陵的方言作戏中的对白,就好比现在演黄梅戏戏白采用安庆方言一样。     从芜湖去往南陵的路上,热热闹闹的一车人都打着南陵县的腔调,“日子”念做“例子”,“吃肉”成了吃“拗(niù)”。然而问起目连戏,大多数年轻人是只闻其名,而未闻其声。只有少数年长者,还能记得那土生土长的地方音律。      “上一次公开的大型演出,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观摩团来到南陵县的时候。”说起这场演出,王世龙仍然记忆犹新。“2个多小时的演出,跑马、跟头我都活跃在最前面,下面的观众一层又一层,看起来还真有点害怕。”     然而,近年来南陵目连戏基本没有公开演出过,只有在2011年和2012年有过两场展演,也难怪现在的年轻人会对此颇感陌生。     明初南陵县便有了目连戏班      说到唱腔,王世龙首先亮起了嗓子,“一日夫妻百日恩呐……”虽然年过70,但是他的声音仍然是非常清亮。     南陵目连戏有“弋阳遗风”,有青阳腔成分、有昆弋腔(吹腔),有佛调,还有北方小调、本地民歌小调。但其主体却是弋阳腔系统的“高腔”,即青阳腔,其音调与民歌相近,与佛道曲相似。     在演唱时前台演员演唱,后台众人帮腔。所谓一人唱,众人帮;唱者多句,帮者少句,以拖腔为主。唱腔好似徽剧,又似道士和尚念经。     由于出自民间,目连戏起初主要以锣鼓伴奏为主,锣鼓声夹在唱词中间略显单调。后来,配乐者又慢慢融入了扬琴、大提琴以及二胡等乐器,一方面音乐更加动听;另一方面,情感表达也更为丰富。     南陵目连戏一共拥有三本150出戏,215个曲牌以及14种脸谱。对于初听目连戏的人来说,仿佛能从中感受到黄梅、徽剧等多种戏曲的韵味,但其实,目连戏被誉为研究戏剧的“活化石”,自明初,南陵便已经有了以搬演目连戏为主的班子。     口口相传的唱词被记录下来     来源于民间的地方戏曲,除了在地方腔调上突出方言外,所宣扬的内容也有类似,那便是善与孝。     整个目连戏只有《目连救母》这一个剧本,目连救母的故事传颂多年,后来人将这个故事加上简单的唱调,发展成目连戏。如同西天取经所经过的九九八十一难,本戏所演绎的也正是目连在救母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以孝先行,口口相传。     “原来的目连戏并没有剧本,南陵人只是凭借这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在农闲时搭台演戏。”目连戏传承基地负责人张红艳说道。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抢救和保护南陵目连戏被重视起来。国家文化部曾多次派专家来南陵考察录音,南陵的老作家姚远牧、王京林等多次去乡下寻访尚还健在的目连戏老艺人,将几乎濒临消失的唱词戏白一一记录了下来。
    拿出保存多年的目连戏剧本,层层包裹之下,剧本虽然有些泛黄,但却仍然完好无缺,大家都视其为瑰宝。翻开书页,张红艳感叹道:“这剧本一般是不打开的,哪怕破损一点都会心疼啊!”翻开剧本,里面手写的字迹犹如艺术品。这不仅完整地将目连救母的故事记录下来,也为后来人学习提供了蓝本,不再需要像从前一样口口相传地教授唱词。     除此之外,张红艳还拿出一本“曲谱”来。音乐家施文楠通过“录音——记谱”的方式,将老一代表演者的唱词一字一句记下,完成了其中六折曲谱的创作。     这是目连戏剧史上第一次有曲谱留存,虽然只有六折,却将目连戏215曲牌都用上了。从前那种“口口相传”的学习模式也因此改变,这六折曲谱已经成为如今目连戏表演者的学习蓝本,演员们可以人手一本曲谱进行学唱。     黄梅剧班子 传承难专攻      在南陵,新黄梅剧团其实还有另一个称呼——南陵县目连戏传承基地。地方很简单,几间办公室,一个小剧场,以及一班子热爱戏曲的团员。     现在团里有三十多个人,包括演员和音乐,既有如王世龙一样的老一辈传承者,也有十八九岁的新鲜血液。而张红艳却认为,剧团虽然名气在,但是条件和环境却很难让年轻人坚持下去。     “每年送戏下乡的任务是60场,剧团大半的时间在外面巡演。”她无奈地说,虽然任务是60场,但是每年大家演出的场数起码要达到300场,才能够保证演员们的工资和团里资金运转。在她自己从剧院后面所隔成的小办公间里,我们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剧本和曲谱,同样也感受到了在传承戏曲上的无奈。     如同新黄梅剧团的名字一样,平时演员们送戏下乡和其他演出,都是以唱黄梅戏为主。至于目连戏,由于150折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目前曲谱才恢复了六折,难以支撑这长时间的演出。因此,剧团也没有一个专业和专门的队伍来承担起目连戏的演出,所以目连戏鲜有呈现。     目连戏需创新 恢复为当务之急     传承,是地方戏曲不可避免的话题。“没有健全的人才培训机制,培训工作总是断断续续;没有稳定和专业的传承队伍,剧团的演员大多唱黄梅戏,目连戏则为兼职演出;资金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固定的资金支撑。”说起这目连戏在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大家似乎都能列出几条来。     “目前目连戏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展示平台,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演出,几乎没有公开的演出。”南陵县文化馆副馆长汪天友强调,目连戏展示平台的搭建,需要与文化惠民工程结合起来。比如每年30场的黄梅戏下乡,大可拿出一部分出来给目连戏。     然而就目前来看,目连戏缺乏有效的创作平台,仅有的改变主要存在于音乐创作、唱腔上;舞美、灯光、脸谱都不够创新,难以适合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     既然要演出,除了有资金和舞台的保证外,如何对目连戏的曲谱进行恢复,怎样将这一传统戏曲进行创新,才是当务之急。     词华不似西厢艳 更比西厢孝义全     南陵县目连戏兴于何时,尚无史料可查。据《南陵县志》风俗篇中载:陵民报赛酬神专演目连戏,谓父乐善好施,子取经救母。王阳明先生评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亦神道设教义也。”由此可见演出时代久远。     据南陵县民间老艺人忆述师辈,已至明代,清时名伶辈出,班社应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间。清代同治时的《江南通志》就有“目连戏伶人多为南陵人”的记载。      目连戏唱响九华山     当问到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演出,王世龙毫不犹豫地提及在九华山上的演出。由于目连戏与佛教有着解不开的联系,1989年、1990年九华山佛教协会邀请南陵县黄梅戏剧团在庙会演出目连戏,每场都有7000多名观众观看。     1992年10月,安徽省文化厅对外交流接待时,安排日本文化财团一行十人去南陵观摩目连戏,原安徽省文化厅厅长兰天连夸“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目连戏班社走南北     在南陵,有关目连戏的传说不少,据北乡(今许镇镇)谢昌录回忆录说:“在明朝中期,有个闻望友的老戏师落难到南陵下林都时,传授了目连戏。”南陵城乡约有新老“万福班”、“双元班”、“玉林班”、“永兴班”等班社活跃于大江南北。据目连戏老艺人回忆,其师父李德禄(著名生角1877—1937年)应邀走遍芜湖、繁昌、铜陵、泾县、宣城、宁国、徽州、太平、青阳、贵池、枞阳、庐江、无为、含山等地,可谓兴旺已久。(徐璐璐)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