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一路悲喜 一路贵人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8:18 点击:

剧目介绍

西班牙·库伦卡剧团

《安德鲁与多莉尼》

--前一秒是泪水,后一秒是欢笑。

--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感动,

悲喜交集的动人体验

--横扫欧美各大戏剧节,

倍受好评的世界最热戏剧作品

--这部戏能让你经历从天堂到地狱,

从狂喜走向悲伤,

从生命的喜悦到死亡的阴影,更不用提那些不断交织在一起的,

开怀大笑和泪如雨下,所有这些,可能就发生在一分钟里!

--继《三个黑故事》、《安魂曲》、《外套》之后,

2012年中国资深戏剧爱好者们,最不容错过的精彩佳作!

剧情简介:

《安德鲁与多莉尼》(Andre and Dorine),一对老夫老妻,相伴多年,却常常象孩子一样互相斗气。cDn-Www.2586.WanG安静的屋子里,时常传来打字机噼哩叭啦的声音,和如泣如诉的琴声,直到有一天,安静的生活,被一张医院的诊断通知书打破。过往岁月的无数激情与温暖,却留不住生命的消逝,直到她离去的那一刻,我们生真正了解,关于爱,关于生活,关于这一生的相伴,是最重要的一本书。

西班牙库伦卡剧团的《安德鲁与多莉尼》是一部一经问世,就震惊全球的作品。自该剧诞生以来,已经先后赴美国、英国、俄罗斯、芬兰、巴西、土尔其等近30个国家进行巡演,所到之处,无不激起巨大的反响和欢迎。这部仅由三个演员、七个面具完成的默剧,用极为深情而幽默的表演手法,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动人故事,其故事来源于剧团成员父母的真正故事。该剧曾于2011年12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赢得极高的赞美与口碑。此次该剧将赴中国进行为期六周的全国巡演。

没有盛大隆重的仪式,也没有冗长繁复的流程,10日晚,在大剧院小剧场静静上演的经典面偶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就这样揭开了爱丁堡前沿剧展的帷幕。整场观众的笑与泪,观后微博上喷涌的击节赞叹,却都是其开幕式的最佳礼炮。

  零点时分,剧展策划人袁鸿与水晶对记者娓娓道来,细说演出幕后,那些素不相识却慷慨支持的贵人们。

  一秒欢笑 一秒泪水 一场悲喜
 


 

  对一些曾经看过 《三个黑故事》、《安魂曲》和《外套》这种级别好戏的资深中国戏剧观众而言,《安德鲁与多莉尼》很有可能成为其观剧生涯又一经久难忘的“珍品”。这部来自西班牙库伦卡剧团的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全球。

  《安德鲁与多莉尼》完全没有任何台词,却冲破语言限制,完整无碍地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其故事原型则来源于剧团成员父母的真实故事:一间小房间里,记录着往事的照片挂满了墙壁,只有打字机的声音和大提琴的弦音在这里萦绕。房间里住着一对老夫妇安德鲁和多莉尼,他们过着跟其他老夫老妻一样的生活:在例行的生活琐事中徐徐老去,安德鲁执拗地敲击打字机键盘,噼里啪啦地码出一部无人喝彩的作品;多莉尼散着半白的发,依偎着大提琴,拉出曲调只能惊扰安德鲁写作,儿子在事业和家庭两头奔走,曾经对彼此巨大的热情终于归于冷淡,炙手无比的爱情被岁月压榨得不堪……直到一张医院诊断书把僵持的冷淡打破――阿兹海默氏症,慢慢吞噬着多莉尼的回忆与身份,也慢慢改变了安德鲁对妻子的不耐与对家事的不顾。观众看不清戴着面具的演员的表情,那两张脸谱,不怒不喜、不惊不乍地承担了生活的凄凉与欢喜。戴着面具的角色何其多:凶狠的病人、冷漠的医生、调皮的快递员、年轻版的安德鲁和多莉尼、浮夸的前男友、滑稽的证婚人、娇俏的护工……谢幕的时候,观众才恍然发现,原来演员只有三个。

  演出不到半个小时,大剧院小剧场整个空间就被抽泣与夹杂其中的轻笑充溢,舞台上的一幕幕,像水泵那样,从观众内心深处把爱的恐惧、脆弱的过往抽取到观众眼前,无处着落,无处安神。老夫妻与他们的儿子的一举一动,仿佛一面人人能照出自己魂魄的镜子,把每一个观众心底几十年的光阴里发生过的最揪心的亲情、爱情往事,在一个半小时内再活生生地演了出来。 《安德鲁与多莉尼》不仅是一堂戏剧课,也是一堂人生课。

  一琴一盒 一桌一椅 一路贵人
 


 

  戏剧本身的感染力能够到什么地步,自 《安德鲁与多莉尼》一波三折的道具收集就可得知――一琴一盒、一桌一椅,舞台上的一切,看似平平无奇,得来却全凭因缘造就。

  说起陪伴了女主角多莉尼一生,最后甚至成为她葬礼上的主角的大提琴与琴盒,当初西班牙库伦卡剧团把道具图纸发给剧展策划人袁鸿与水晶,颇让两人犯了难――由于预算有限,好的大提琴动辄上万,剧团要求的硬质琴盒更是难找。 9月27日,迫不得已的水晶发微博求助,短短两个小时就有一位国际知名大提琴家联系上了他们: “他问我需要派什么用,大概要用多久。我跟他介绍了我们的戏,说是需要辗转几个城市,演出近三个月,当时心里根本不抱希望――琴是演奏者的命,谁肯这样随随便便借给一个朋友的朋友,而且还要借那么远、那么久?”未料,大提琴家思索片刻,告知水晶: “我今天还有一场演出,演出结束后,你可以联系我的助手来取琴。”即便在那时,水晶也并不知道,这把琴是多年前大提琴家花十余万元购得,陪伴了他走过世界各地的每场音乐会,如今更是已然身价数十万: “直到我们拿到时,他才轻轻提醒了一句,琴很贵,请我们一定随身携带,不要托运,我们这才知道它的价值。”此外,造型前卫、贴满世界各地花花绿绿的图案与粘纸的琴盒,在大提琴家而言自然意义非凡,却曾经让剧团主创踯躅良久: “他们原本希望的是一个纯黑琴盒,因为那是需要在多莉尼的葬礼上出现的。但是我对他们说,多莉尼年轻时候就是一名让安德鲁仰慕不已、乃至鼓起勇气求签名的知名大提琴家,大提琴与琴盒,包含着她所有的艺术经历和记忆,然而年华老去、家庭羁绊,她却只能客厅忙完杂事之后,独自一人,轻轻拉一曲,即便这样,却还要遭受创作中的丈夫的侧目。主创思想之下,觉得这样的琴盒,简直赋予了这出戏更深更好的含义。”袁鸿说。

  而舞台上陪伴着安德鲁后半生创作的书桌,与陪伴着多莉尼婚后所有闲暇时光的琴凳,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当时我们北京的工作人员已经购置了书桌和琴凳的道具,也为库伦卡剧团方认可了。但我看了却难过,它们本不应该如此简陋的。”不死心的水晶和所有工作人员还想再尽人事,分头寻找更为合适的道具。终于在延安路茂名路的 “海派老家具”的仓库角落找到了大家想象中的书桌与琴凳,但一看标价又是近乎 “纯义务”的小团体无法承受的: “我和店员商讨了很久,店员建议我们租赁,但即便是租金,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我还想再找老板讨价还价,店员却说老板今天肯定不会过来。这时店门推开了,没有想到,那正是平时绝不可能出现的老板。我赶紧递上我们的说明书,再次滔滔不绝讲述戏的故事。为了表达对演出的支持,他几乎是半卖半送,下午就把书桌和琴凳送到了大剧院,连剧团主创都赞叹,这简直是他们在西班牙首演时候的原样再现。”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