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一曲不朽的爱国主义赞歌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8:21 点击:
  由唐山市丰润评剧团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现代评剧《小英雄雨来》,以著名作家管桦的红色经典小说《小英雄雨来》为蓝本,以传统评剧和现代舞台艺术的有机结合,采用时空对话的新颖形式,对战争年代的经典故事和典型人物进行了时代阐述和英雄再现。戏剧题材的经典性,艺术形式的新颖性,舞台展示的多元化,以及整台剧目中洋溢生发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其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更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这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经典之作,集中表现在“三个好”上。     首先,剧目题材好,主题鲜明突出。评剧《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这种题材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深深积淀在民族记忆之中,作为一种精神传递,教育、引领了几代中国人。编导者和丰润评剧团以歌、舞、戏为载体,以雨来要求参军、请缨送信、指挥布假雷、带鬼子进地雷阵等一系列情节为主线,生动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民族“小英雄”形象。这一形象,重新唤起人们对那个并不久远的火热年代的共同回忆,激起了人们对革命英雄和爱国精神的由衷礼赞。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对民族记忆的再次唤醒,是对革命历史的重新审视,是对爱国主题的共同探讨。     在时代性方面,该剧并不停留在单纯的英雄再现上,而是在时空对话中引起对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民族性话题的主动思考和共同探讨,从而真正达到引领时代思潮、教育激励人民的目的。观众思绪与战争风云以舞台表演为中介相互关联。CDN-wWW.2586.wanG正是一个又一个雨来这样的英雄人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为民族前赴后继,积极奉献。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有必要在和平年代缅怀志士、缅怀英雄,歌颂这种精神、弘扬这种精神,以此树立精神楷模,铸造价值灯塔。     其次,艺术形式好,实现多元共生。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艺术创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一部作品艺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评剧《小英雄雨来》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有继承,有创新;有独创,有综合;有秉持,有发展。具体来说,体现了“三个合”的鲜明艺术个性:     戏剧形式的有机结合。把传统评剧艺术和现代舞台剧说唱艺术结合起来,传统艺术元素和现代表现手法有机结合、交相生辉。既有传统评剧的唱腔、唱词、唱段,还融入了独唱、合唱、流行歌曲等现代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这种戏剧形式不是将各类艺术元素进行简单地聚合或胡乱的杂合,而是在满足整台剧目创作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巧妙的融合和有机的结合。不是“拉郎配”,而是“天仙配”;不是“大杂烩”,而是“八宝粥”。种种艺术元素汇聚其中,件件不同,又融合共生,从而在整体上呈现出多面体和多棱镜的独特艺术效果。     舞台表现的层次组合。舞台表现是前景,抗日题材是后景;演员表现是近景,战争年代是远景;剧中故事是浅景,爱国情怀是深景。比如,在雨来深夜出行这一剧情后,几名当代小学生对雨来的行为各抒己见,路灯、电脑等带有时代烙印的新鲜事物纷纷出现,历史与当下、战争与和平在这里形成强烈的时空对比和戏剧冲突。再有,雨来的独唱与幕中人及幕间儿童的合唱,幕中和幕间皆有好戏可看,这种层叠、交错、立体、多元的舞台表现,使《小英雄雨来》呈现出画中有画、剧中有剧、情中有情的独特艺术魅力。     人物语言的融汇化合。在戏剧语言上,有传统,有现代;有雅言,有俚语;有经典,有流行。在剧中,战争年代的独特语言,当下流行语、流行元素,“神马”、“浮云”等网络用语纷纷登场,保持了厚重感,又获得了时尚感,兼顾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观众的审美期待,契合现代观众的接受心理,有效拉近了剧作和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这些语言并不独立生存,而是融汇化合,共同谱写戏剧语言的协奏曲和交响乐。     最后,角色表演好,形象生动饱满。所有演员表演都很到位,可以说做到了“入戏、入情、入理”。这在剧中主角雨来的塑造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英国评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谈到人物形象时强调,人物形象有“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之分。雨来这一形象的塑造实现了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的发展,这一发展符合实际,符合生活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物塑造中的真实体现。该剧中小英雄雨来形象的塑造有一明一隐两条线索。雨来的成长是明线:雨来从具有朴素“替父报仇”意识的家庭少年,到遵守纪律的儿童团长,到拥有集体主义观念的革命战士,到足智多谋的爱国英雄形象,真切真实。需要注意的是,小英雄雨来的成长历程并不是一种线性叙述,而是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每一阶段的特征并不是对前一阶段形象的彻底颠覆或部分篡改,而是对前一阶段形象的不断完善和补充。雨来的情感变化是隐线:从难舍的亲情、质朴的战友情,到民族情,到爱国情,合情合理。感情发展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由近及远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还是一部具有启示性和指导性的示范之作,其在艺术和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对当下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具有启示意义和广泛的指导价值。     要大力弘扬主旋律。主旋律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反映当前社会主流,代表时代精神,表达人类美好情感。凡是振奋人民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社会活力的精神产品,都属于主旋律之列。评剧《小英雄雨来》正是这样一部反映和弘扬主旋律的典型作品。对革命志士的由衷赞美和对爱国主义伟大情感的真诚向往是该剧的精神内核,这一精神内核依托民族历史的延续性和社会主流意识的共通性,易于唤起共同回忆,易于激起审美兴趣,易于引起观众共鸣,从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感召力。由此不难看出:文艺要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文艺家要创作优秀作品,必须大力弘扬主旋律。     要着力提高艺术性和观赏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是文艺作品生命力的重要考量,是决定文艺作品生存发展的关键。《小英雄雨来》抓住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观众愿意接受的形式和语言,以艺术形式的创新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从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社会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人民呼唤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善于把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知识信息与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尊重传统与面向现代的统一,继承文艺创作优秀成果,积极推进艺术创新,通过融合、嫁接、化合,促进文艺作品与社会合拍,与时代共振;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统一,在突出主旋律的前提下,尊重不同观众的不同层次的艺术需求,在艺术创作上坚持宽视野、多分众,既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也满足“小众”的文化爱好,追求雅俗共赏。     要坚持既面向市场,又面向未来。一方面,文艺创作要面向市场,关键是赢得效益。既要注重社会效益,着力增强教化功能,注重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独特作用;也要注重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市场价值,以足够庞大的市场价值和营销效应,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文艺创作要面向未来,赢得生命。文艺作品必须瞄准打造经典这一远景目标,要注重传世而不只是一朝一夕。这就要求文艺创作既要关注当下,更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朝前看、朝远处看,以常演常新实现久演不衰。     目前,评剧《小英雄雨来》己演出40多场,正积极组织进行全省巡演,社会反响极大,市场效益颇好。作为一部高唱爱国赞歌的艺术精品,评剧《小英雄雨来》还需要进一步鼓起艺术勇气,树立艺术无极限、创新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树立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精神,树立“十年磨一剑,一剑扫天下”的雄心壮志,努力打造成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