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老妇何必还乡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8:23 点击:

    迪伦马特曾在写于1956年的《老妇还乡》剧本的扉页上注明这是一出“悲喜剧”。在这位当时35岁的瑞典剧作家看来,悲剧所赖以存在的肢体齐全的社会共同体已经失去,今天的世界是肢体不全,喧嚣不已的。因此,还只有喜剧才适合我们。     回到家乡小城居伦的老妇——亿万富婆克莱安同样肢体不全,仅仅凭着强烈的复仇心把身上人造的腿或手拼凑粘合在一起。17岁那年怀孕在身的克莱安遭情人伊尔抛弃并被整个居伦城驱逐,如今她要向这个小城讨回公正。另一方面,居伦城的市民们正深陷于贫穷的黑洞中,他们期待着来自克莱安和她的金钱的拯救……     就像克莱安45年后重返家乡一样,迪伦马特这出46年前的名剧如今成了国家剧院开院大戏之三重现舞台。也许是出于对经典剧的尊重,整个剧本结构几乎未加任何改变;舞美设计用一些可移动的巨幅布景板图示般重新营造出欧洲小城的风貌,看上去总是皮笑肉不笑表情的韩童生和冯宪珍分别扮演了男女主角。然而,和克莱安用居伦市民自己杀死伊尔以获取10亿元捐赠这样一个要求搅得全城不安的事实相反,面对《老妇还乡》这出“悲喜剧”,台下的我们多少感到无悲无喜,无动于衷。     《老妇还乡》1956年在苏黎士首演,其后两年迅速风靡欧美,这也是迪伦马特在美国最获成功的一出戏。cDN-WwW.2586.wAnG当然,具体的历史背景支撑着这样的成功事实。对于50年代的欧洲人来说,二战的灰烬还没有完全从记忆中抹去,冷战和核弹的阴影却开始不断加重,每一个欧洲城市都可以是居伦,一个人如何在贫困的折磨下坚持自我理念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问题。而50年代的美国却是资本和个人主义获得绝对胜利的时期,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金钱力量的基础上。当克莱安对居伦市民宣称“用我的钱你们足以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时,很难不使人联想到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虽然从国家剧院的《老妇还乡》我们看不到多少导演或演员的才华闪烁,庸常的戏剧处理和表演应该不是这出戏让我们无动于衷的惟一原因。关于居伦城,迪伦马特自己这样写道:“这是一个缓慢地向诱惑屈服的社会,这样的屈服是可以理解的。诱惑是如此巨大,贫穷是如此痛苦。”在充分相信甚至过于崇拜金钱力量的今天,这样一出陈旧的道德剧当然很难再触动我们的内心,这样一个人道主义传统和金钱之间的选择过程在早已“麻木不仁”的我们看来当然多余又乏味。     从全剧结尾时布景板上出现了类似国贸那样高楼大厦的图片可以看出,也许导演试图让这出戏和我们的现实建立更多的联系;当居伦市民迫不及待地用赊账的手段享受各种奢侈品,确实和今天我们用贷款的方式拥有豪宅汽车如出一辙。不过我知道的绝大多数人是以整日坐在办公室的蓝色格子间或者苦不堪言地拼命写稿为代价的,他们出卖的仅仅是自己的时间、个性和自由而不是什么道德和良心。(作者:钟和晏)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