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莎士比亚的爱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8:43 点击:

《疯狂的莎士比亚》剧照     对莎士比亚戏剧不甚了解的人,大抵是看不懂《疯狂的莎士比亚》的。该剧将莎翁笔下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哈姆雷特》和《仲夏夜之梦》四部戏剧串联起来,并不只是简单的重现各剧的经典场景,而是糅合在一起,以“戏剧图书馆”(剧组名)在剧场排练的形式,向观众诠释他们所理解的“莎士比亚的爱”。
    女孩丁丁(剧组成员之一)和前男友(剧组另一成员)在排练的戏中分饰朱丽叶与罗密欧。朱丽叶醒来之后不甘心罗密欧离她而去,希望通过回到过去寻找根源所在,藉此改变两人分离的命运,却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无论做何种努力,结局都是如此。在重复呈现的三个回合中,朱丽叶所表现出的状态或者说是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次两人甜言蜜语,你侬我侬,到之后朱丽叶的一惊一乍,处处抢白,罗密欧已无力亦无心情交流。莎翁的语言不可谓不优美,虽然台词还是那几句,但是放在不同的情境和语境之下,却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随着朱丽叶语速越来越快,心情越来越急躁,冷场越来越多,观众也越来越被吸引住而倾注于之后人物命运的走向。等到朱丽叶(此刻应该是丁丁了)幡然醒悟“一直以为是你不曾好好听我说话,其实是我没有好好听你说话”,比起殉情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让人感到悲凉。CDn-WwW.2586.WanG
    “戏中戏”的形式在整个《疯狂的莎士比亚》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一说起“戏中戏”总是免不了和《暗恋桃花源》去做比较,后者是两个剧组争场地轮番/共同上演自己的剧目。演员游走于双层人物关系之间,跳进跳出打破了“第四堵墙”,抛弃了时空约束。而一换上服装即是新的人物也使“前台”、“后台”交替呈现或同时暴露。这是意大利假面喜剧的借尸还魂。这种流行于十六世纪后期至十八世纪前期欧洲的古老剧种,它几乎失传了,但二十世纪的戏剧家似乎对它非常怀恋和思慕,学者们不住地考据和研究,著名导演像梅耶荷德、莱因哈特、雅格.柯普和布莱希特等又都向它借鉴。特别是到了当代,一些实验戏剧像事件剧、环境剧和格罗托夫斯基的“贫困戏剧”等,都毫无例外地借用了假面喜剧的技巧。不熟悉莎士比亚戏剧的观众恐怕会在毫无前情铺垫的情况下看得云里雾里。
    “重复”则是该剧的又一特点,却又不同于所谓的“一唱三叹”。如果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利用节奏的变化重复“阳台密会”的桥段,那么《哈姆雷特》则是以蒙太奇式的切换来重复波洛涅斯的心理变化;到了《仲夏夜之梦》,导演索性更加大胆,将拉山德和赫米亚的绵绵情话丝毫不差地按在了被点了爱情汁液的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身上,两个男人互诉爱慕之情,滑稽可笑,将“重复”的手段用到了极致,把剧情推向了高潮。不喜欢莎士比亚语言的观众很容易对循环往复又无比冗长的台词感到生涩和厌倦。
    技巧这种东西,无论是撩拨古琴以示朱丽叶的心情还是哼唱《彩云追月》作为段落的承启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调味剂,对于观众而言还是冲着“莎士比亚”而来的。而导演的聪明之处在于提出问题以供讨论,而非下结论,这也是看完之后会吸引我不断思考的原因之一。剧中人物的行动让人们面对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而绝无道德论断或者试图引导他们作进一步的思考。以哈姆雷特为例,“这一特征,加上他本身毫不掩饰的心理活动,使得他显示出近乎无限复杂、潜在的个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他进行诠释——也许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何这么多人把他看成自身的一面镜子,而不仅仅是剧中一个人物。”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创作基本同步,把《牡丹亭》与《奥赛罗》两相对照起来看,当初杜丽娘所遭遇的困境已成过去,已经被时代超越了,而奥赛罗所遭遇的人性的困境,不仅仅在今天仍然没有结束,而且永远不会结束。“汤显祖描写了人性遭遇的理学与制度的压抑,莎士比亚描写了人性自身的荒谬,这种荒谬是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这才是关键所在。
    《疯狂的莎士比亚》是一出实验性很强,有着浓烈学院派风格的戏剧,对自己要求苛刻的同时(反复改了三个版本),对观众也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难能可贵的是它不愿放低姿态去迎合主流戏剧市场的审美趣味。(文/钮晓嫣)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