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甲子园》的成功与遗憾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9:05 点击:
  昨天在北京首都剧场看了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甲子园》。     《甲子园》演出无疑是成功的。两轮演出一票难求就证明了这一点。《甲子园》的社会影响也相当大,几乎到了“京城无人不说《甲》”的地步。有一哥们儿,找人办事儿,想送点儿礼,问人家需要什么。人家问:“能送两张《甲子园》的票吗?如果能送,保证事办成。”这哥们儿马上奔首都剧场,票房告诉他:“没票。”一场话剧演出的票,金贵到这个程度,牛吧?     《甲子园》取得成功,首先得于北京人艺对艺术市场的成功运作。北京人艺这几年的戏,在中国话剧市场上独占螯头,《窝头会馆》赚得金钵满盆,《喜剧的忧伤》赚得满盆金钵,这回的《甲子园》又是财源滚滚。北京人艺人材济济,有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只守着这些丰厚的资源,断不会有这样的效益。北京人艺的大当家懂得资源产生效益的前提,是对需求的充分了解。市场经济有一个原理,就是“需求产生供给,资源不产生供给,产销不对路,资源只能产生积压。”北京人艺大当家深知这个原理。什么是演艺市场需求?目前就是追星。观众不就是追星吗?北京人艺有的就是星。《窝头会馆》打出“五星级明星”品牌——徐帆、宋丹丹、濮存昕、杨立新、何冰。把追星族的眼睛晃得不够看了。于是,票房大大成功。《喜剧的忧伤》,推出电影明星偶像陈道明,和人艺当家小生何冰组合。票房又达到演唱会效果。这次《甲子园》,人艺别出心裁,挖出“国宝熊猫级老明星”重新登台,让没见过这些“老熊猫”演戏的年轻人趋之若骛,让以前看过“老熊猫”的戏迷想再多看一眼。Cdn-wWw.2586.WanG于是,又大获成功。     《甲子园》取得成功,老艺术家功不可没。八、九十岁的老演员重登舞台,并且担任主演,这是话剧演出史上的奇迹。只有北京人艺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因为也只有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有这样的功力的影响力。哪个剧团不服?把你们剧团退休后的老演员组织起来,搞一台戏试巴试巴,人家一定以为是街道办事处组织的“夕阳红”老大妈演出队。     兰天野、吕中、朱旭,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年轻时他们都是中国话剧的扛鼎级人物。现在八十多岁,居然在舞台上再放异彩,重新当起台柱子。朱琳,曾经的北京人艺第一当家花旦,没看过朱琳老师的《蔡文姬》,你就终生遗憾吧!没看过朱琳老师演的《雷雨》,你哪里会知道谁是侍萍!郑榕,曾经的北京人艺当家老生,没看过郑榕老师演的《茶馆》你还真不知道常四爷什么样!没看过郑榕老师演的《雷雨》,你永远不会明白,周朴圆是怎么地不可一世!这二位在《甲子园》,出场不多,都坐着轮椅,朱琳老师只出现过一场,但仍然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什么叫舞台魅力!     应该说,《甲子园》的成功有老艺术家的功劳,但是绝不仅仅是老艺术家的功劳。看过《甲子园》的朋友一定明白,《甲子园》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剧本。剧本中把一个百年小园曾经的沧海桑田的故事演释得曲折动人。《甲子园》的舞台美术设计非常漂亮,写实写意相结合,转台运用得体,灯光效果色彩斑烂,又沧桑满眼。《甲子园》还有一台优秀的青年、中年演员,王姬演的从美国留学生,把握自如,有自己的影子。兰法庆那也是个腕儿,可是他甘心推着朱琳老师只上一次场,他们甘心为老师们跑龙套。难得是我看到谢幕时,几个年轻演员都泪流满面。我当时想,他们的泪水是激动、是幸福,能和这些大师们同台演出,近身感到大师们的精神和魅力,他们心理应颤抖。      这么成功的《甲子园》,如果有人说还有遗憾,是不是有些不识时务?     对不起,我真的想不识时务地说说我心中的遗憾。     《甲子园》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优秀话剧作品。它的优秀首先在于有一个优秀的剧本。在《甲子园》节目单的剧情介绍中,这是一个以小楼女主人陈爱林为主的戏。陈爱林的父亲去世了,她接受了一个以一个小楼为主要建筑,叫做“甲子园”房产。她在这个小园里有自己幼时的欢乐和成长的痛苦。她游学海外,是个女博士,他对中国目前的国情,对中国的老人的感受,都生疏了。她面对他曾经熟悉、现在不熟悉的家园,做着不切实际的选择,她身边的人影响着她的选择,她痛苦,她挣扎,最后她解脱了绊索,选择了正确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百年小园。这是一出新旧环境、新旧观念、新旧世事纠结、矛盾、冲突的戏。     我没有做过调查,但我认为,原来剧本的主要人物,是进入中年的剩女陈爱林,戏剧主线是围绕陈爱林养园还是卖园展开的,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群老年人在养老院的戏。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我猜测:何冀平老师写的原剧本,可能不是现在北京人演出时这样的。如果我的猜想无大错的话,我认为,这台演出最大的遗憾是对剧本的修改。     可能北京人艺太想打“国宝熊猫级老明星”这张牌。把原本陈爱林为主的戏大大压缩,把兰天野扮演的黄仿吾提升为主角,大大加强老艺术家的戏份,让一群老人左右着这个百年小楼“甲子园”,这样,戏就由陈爱林一代人养园卖园,变成了黄仿吾老一代住园护园。我认为朱琳老师演的王奶奶这个角色也是原剧本没有的,因为编剧不会写一个与剧情没太大关系,只出场一次的人物,一个演员只出这一次场,作为剧院这么安排演员也不上算。可是,安排朱琳老师出场一次上算,因为这个老太太可以拉来一片票房。这一改,老艺术家的戏突出了,可是,戏脉不顺畅了。我个人怎么都觉得前后半场是两出戏,前半场把原剧本中有关老人的戏大大突出,后半场又必须回到陈爱林这一代的戏,否则没法收场了。最后一笔,黄仿吾把房契还给陈爱林,由她来做决断,戏才结合到一块儿。     这样改,没什么不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票房成功了,观众爱看。还说改的不好,似乎不知天高地厚。但我说的是戏。我希望北京人艺的戏,个个都是保留剧目,尤其是这个《甲子园》,我看出这是一出好戏。我不希望这出戏没有老演员,就演不下去。     有人说,戏好看靠导演,戏卖票靠演员,戏留下来靠剧本。这出戏,好看,说明导演好。卖了不少票,说明演员好,最后如果能留下来。才是最大的成功。     这是我的希望。     还有一点儿小的台词,建议斟琢一下。郑榕老师演的金震山是个老革命,他有一句台词:“军长说,离北京还有一公里,冲啊——”我以为,在解放军攻下北平前,一个军长万万不敢擅自把新中国定都在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如果他说了这个意思的话,一定是:“离北平还有一公里,冲啊——”当然你要说金震山老糊涂了,不记得北平,只记得北京,我也没办法。     小小意见,属于吹毛求疵。请北京人艺各位老师原谅。(作者 关东散人)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