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推销员之死》:戏剧与现实的微妙距离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9:18 点击:
  直到演出开始,场灯都没有完全暗尽,演员们旁若无人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摆弄道具,彼此低声交流。接着,几个工作人员登场,在众目睽睽之下横穿舞台——我低头看表,已过七点半。  
  《推销员之死》就在这种无限接近日常生活的气氛中开始。那一瞬间,戏剧与现实的距离竟如此微妙。     1983年,阿瑟·米勒的剧作《推销员之死》首次被搬上中国舞台。彼时的中国观众还不晓得“推销员”是门什么行当,更加不了解的是,这个最后为了两万块钱保金而自杀的小老百姓,为何能住别墅、开雪佛兰,随时还有口奶酪吃。     29年后的今天《推销员之死》复排,再看剧中人怀揣梦想却屡受现实玩弄的戏码,似乎日复一日在我们周遭上演着。戏里那个人人追逐财富、唯利是图的社会,如今也不知不觉将我们每个人裹挟其中。于是故事便不再是故事,而成了一出警世的寓言,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发生着强烈的关系。当琳达在威利的葬礼上说:“我今天连房子的最后一期贷款也还清了……咱们自由了……”,不知在场的房奴们作何感想,是否脊背微凉。     尽管有83年老版珠玉在前,李六乙此次导演的新版《推销员之死》依然有着令人惊叹与折服的创造力。人艺“逼真到毛孔”的现实主义从舞台上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写意的“心理现实主义”。cdN-wWW.2586.wanG一堵灰白色高墙斜立台中,将舞台空间切割为不规则形,以空阔灵动的舞美设计反衬人物所处现实的逼仄,更带出了故事本身隐含的诗意。音乐使用走得同样是简约风,如泣如诉的大提琴独奏、歇斯底里的重金属摇滚乐,亦或一曲象征“美国梦”的《星条旗永不落》,都将人物心理刻画推向极致。简化一切舞台元素的结果是:表演得到凸显。尤其在看过那么多舞美喧宾夺主、内在却空空如也的戏剧后,眼前这出戏以纯粹质朴的力量冲击了我们日渐迟钝的感受力,这股力量的来源,正是戏剧本身的自信。     最后的挽歌段落,戏如暴风雨般骤然结束。演员们原地拾起情绪,迅速离开角色,观众席狠狠沉默了几秒,才响起不算热烈的掌声。此时此刻,反倒是我们像被遗弃似的,仍旧沉浸在戏里无法自拔。半晌回神,已是人去台空。(陈乱乱)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