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风格,我所欣赏的毒药——观北京人艺《北京人》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9:39 点击:
  北京人艺风格,一直是中国话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关于其定义,已经被很多大师和艺术家做过总结和评价,也成为了很多剧院、专业院校,特别是学生剧社所学习的范本。 
    风格,在俄语里为“стиль”,解释为风格,习惯,民族性等多种含义。而北京人艺风格也正符合了上述三个解释,从而创造出了无数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演出。     从中国近百年的戏剧历史上,从北京人艺几十年的艺术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并且优秀的戏剧创作者,特别是老一辈话剧表演艺术家,用真挚、细腻、生活化的表演,给北京的观众、甚至是全中国的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而当年著名的“三大编剧,四大导演”,也创作了一大批经典传世的戏剧演出作品,如《茶馆》《雷雨》《蔡文姬》《龙须沟》等等。

1957年《北京人》剧照     (三大编剧---老舍,曹禺,郭沫若。四大导演---焦菊隐,夏淳,欧阳山尊,梅阡。)     人艺的风格就是这样产生的,无论是在导演风格,还是表演风格,以至于舞美风格,都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密不可分。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话剧演出,只能通过影像形式来进行观赏了。人艺也在不断复排和重演当年的一些经典剧目。cDN-www.2586.wAng其目的无外乎在商业化戏剧盛行的今天,坚持和延续人艺的传统与风格,给观众最纯粹的欣赏享受,给中国话剧史重塑经典,留下美好的记忆。     时代在变迁,历史在前进,而现在的人艺,却不再是曾经的人艺了。我不能比较今人和前人在艺术创作态度和水平上的高低,也不能比较同一部作品各个版本的优劣。因为现在的社会不再是从前的社会,现在的观众的欣赏水平也不再是从前观众的欣赏水平,再加上无数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进入和发展,已经不能用从前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今天的话剧。     在这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的时候,话剧本身也在变,同时也需要更丰富和广阔的艺术创作与发展。其中,包括对于剧本文本的解释、符合现代人理解的思想与内容,以及多元化舞台手段的运用等等。     北京人艺依旧希望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格,同时也希望能够在基础上求变,以适应新时代的艺术舞台。新版的《北京人》就属于这一类型的作品。     首先,《北京人》延续了北京人艺的表演传统,真实地体验角色,完整地塑造好每一个人物,使其性格鲜明并具有魅力。     其次,该剧紧紧抓住了剧本中矛盾的冲突与发展,对于主线和辅线把握得很清晰,舞台节奏也基本准确。     在这版《北京人》中,能够看到导演对于这部传统作品试图出新的态度,如表现性音乐的运用,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性外化等等。     在舞台设计上,该剧也打破了传统《北京人》的舞台空间,而是用一种虚实结合的斜面舞台展现给观众,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感,达到了一些良好的舞台效果。     演出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并不等于经典的再现或者说再次确立一个经典。由于人艺风格的限制,导演并没有敢于大胆地运用更多的表现手段去深化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几段稍微具有表现性的处理,在风格的束缚下,可谓稍时即过,不痛不痒,无法给观众更震撼与直观的感受。而其中一些导演试图着力用笔之处,也有略显生硬的“图解”痕迹。     同时,带有“强调化”的表演依然是北京人艺的风格。(观众简称之为“舞台腔调”)这种表演在过去,对于优秀的演员来说,可以让人物更加具有鲜明的特点,能够更好表露人物内心活动并突出矛盾冲突。然而,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这种表演已经不能满足于观众的需求了。观众更渴望能够通过演员自然的表演,去理解剧本的内容和思想,去反映到自己的生活与经历。而模式化的、风格化的人艺经典表演,事实上已经在观众和演出之间隔了一堵无形的墙。观众不会根据表演去注重剧本的内涵,而相反可能更注重一些刻意的表演,并为一些不到位的表演所打断,产生一些不良效果,影响演出的艺术完整性。     (声明:我并没有承认,现在的一些所谓“零表演”戏剧就是优秀的。甚至可以说,这是因为它们演员的基本功无法达到的结果。但是,这些话剧却能让观众更简单和直接的接受,不管他们是否用了麦克风。)     观众走入剧场看戏,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艺术享受。虽然艺术并不是完全以观众的接受程度为优劣尺度,但是观众的接受程度却是当今戏剧文化普及方向的一个呈现和未来戏剧发展的路标。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是每一个具有艺术责任感的戏剧人都具有的使命和责任,然而这才更是要让观众在最小的障碍之下去明白,而不是让观众在隔膜下去学习。     回到《北京人》,导演希望这部经典的作品不仅仅适用于过去,而是能让现在的、未来的人们都能适用。那种剧本中呈现的孤独感、绝望感、压抑感其实也都是每一个人所必然面对的。那末,何必要穿上过去的外衣,而不把这部戏用现代人的意识去深化和表现呢?找到旧有剧本之中最符合人性思想的内容,加以提炼和外部表现,让今天观众切身感受到自己脑海中的记忆片断,这才应该是经典剧目重新上演的目的所在吧!     就如上文所说,导演不是不想求变,而是在这种人艺风格的制约下,不可能做出过多具有表现性的处理,更不用说大幅写意性的创作。在这种矛盾中,人艺的创作风格似乎保留了,但是却仅仅停留在让观众再次回顾一下经典的程度,而无法超越前人的成就!     也有人说,曹禺的作品,就应该按照人艺传统的风格去排演,演员的表演就应该有一些强调和做作,否则味道就不对了。我想说一句:话剧不是戏曲,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形式去表现和承载的艺术品。莎士比亚的作品无论从文学性和艺术性以及历史性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作品。然而在世界各国,它都被无数次地尝试,无数次地改变。因此,莎剧才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集,能够流传到人类灭亡的那一天。同样,中国的戏剧作品,也不应该被局限在固有的传统和风格之中,而是应该更大胆地进行尝试和开掘,这样才能被更久地流传下去!     说到最后,似乎我自相矛盾了,因为在开篇我写道:不能去评论今人和前人的优劣。然而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那就是观众也好,艺术工作者也罢,当一部经典作品被重新创作的时候,必然都会和从前的演出相比较。而由于过去演出中的出色,当今的演出则同时会被加上更多的要求和约束!新版《茶馆》如此、新版《日出》如此、新版《北京人》如此,重塑经典,不外如是。     那末,如何去创造一个新的经典,而不是再现从前,这应该是每一个戏剧工作者的思考。而在坚持传统风格的同时,该不该在必要的时候有所变化,甚至进行打破,那就是每个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了。换句话说,固有的风格也许是一杯美酒,会被很多人喜爱和不断品味,但是再好的酒,总有喝腻的一天,总有不适合喝的一天。那一天,美酒也未必不会变成毒药。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