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群像话剧《窝头会馆》 以悲悯的姿态平视众生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9:48 点击:
  
    正如演出前很多人预言的那样,《窝头会馆》整台又快又密的老北京话,让不少上海观众听得有些发懵,却没有妨碍他们专注地继续观看下去。昨晚,今年北京人艺来沪演出的最后一部大戏《窝头会馆》登陆上海大剧院。自上演以来,“金窝头”每场演出必定爆满,此次来沪也不例外。再加上有“五星上将”濮存昕、何冰、宋丹丹、徐帆、杨立新的集体加盟,数月前该剧就已一票难求。     这是民国时期老北京的一个衰败小院,三四户贫穷的邻居们,过着互相欺蒙却不失温情的日子,为了金钱耍尽花招却都不是真正的“拜金者”。作为一部群像话剧,《窝头会馆》呈现出一种朴实厚重、关注小人物的特质,同时也未能避免剧情琐碎、人物展现空间不均衡的现象。     何冰饰演的苑大头是本剧的灵魂人物。作为窝头会馆的房东,他以近乎讨饭的姿态向邻居们收房钱,虽然标榜自己的信仰是“钱”,内心深处却恨不得为了治儿子的肺痨去死;“市井大妈”宋丹丹与“没落格格”徐帆虽然出身差异很大,却总在一个小院里掐架,动辄就打起来;濮存昕饰演的前清举子古宗月邋里邋遢,表面上整天玩蛐蛐儿丧志,实际上对小院里的各种秘密“门儿清”;杨立新饰演的肖启山虽然是个保长,常常来小院催逼各种苛捐杂税,却也不能避免自己的儿子成为替罪羊被抓进监狱,一样是个可怜人……这些复杂的个性往往通过短暂的对话与事件表现,结束时让观众感觉“意犹未尽”。cdN-www.2586.waNG     如此多线的人物关系设计,很难不让观众想起类似《茶馆》《四世同堂》《上海屋檐下》等作品,作家莫言曾经还就此对《窝头会馆》的编剧刘恒开玩笑,“人艺一直供着两个偶像,老舍和曹禺,现在可以加供你了。”但比之《茶馆》以高姿态俯瞰人世间的视角,《窝头会馆》的编剧姿态却很低,以平等的姿态观察人物的生活,并充满了悲悯的主观色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导演林兆华在排戏时,也常常走上舞台,缩在布景的一角与没有台词的演员闲聊,看上去宛若一个剧中人。尤其是尾声一幕,苑大头被枪打死了,又以死人的姿态站起来与邻居们对话,光线集中在小院的房顶与天空,站立的人群灰暗一片,“这样效果挺好,追光也别打了。 ”林兆华说。     如果说明星阵容的编导演是吸引观众的关键,那么《窝头会馆》的地域文化及通篇老北京话也造成了观众观剧的障碍。 “我还算是能听得懂一些北京话的,但这部戏的台词太多、语速太快,确实不能完全听懂,有些只能隐约知道是在骂人。”前来观剧的编剧宗福先说,“但确实不妨碍理解剧情。整个小院的人活得都很‘脏’,而得了肺痨的那个怕是‘最干净’的。我一直在想这个剧的灵魂到底是什么呢?真是钱,是父爱吗?恐怕也不是,也许就是活着。 ”(李峥)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