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赏评 >> 正文
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信仰之歌的时代演绎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9:51 点击:
  “也许有那么一天,一切会逝去,满眼瓦砾之上,还有灵魂的旗。也许有那么一天,爱已成往事,满耳笙歌之中,还有英雄的你。”7月27日,当总政歌剧团大型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落下帷幕时,这首讴歌理想与信仰的主题歌《永不消逝》却久久回荡在观众的心田。
      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高扬崇高的理想信念,是这部歌剧厚重深刻的思想主题。该剧艺术总监黄定山强调,对经典的改编尽管难度大,但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内涵以及深刻的现实意义,是我们挖掘不尽的精神富矿。英国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写道:“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小说和电影作品,曾让一代又一代人得到精神的超越和灵魂的洗礼,其所描写的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舍生取义的灵魂之旗,对今天社会转型、思想多样的时代背景下,坚定人们的信仰与追求,远离精神懈怠的危险,校正观众的人生坐标与方向,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升华主题,编导根据当代人的观剧心理,营造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李侠妹妹惨遭枪杀、白桦为营救战友而英勇献身、李侠两度入狱最终慷慨就义。cdN-wwW.2586.wanG尤其是李侠与何兰芬在军统及日伪军的种种威逼利诱下,在最危急的关口所体现出的毫不动摇的革命意志、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生动地演绎了共产党人理想不灭、信仰不倒的精神特质。剧中时常响起的发报声富有深意,观众听到的不仅仅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声,更是共产党人生命的赞歌,是青春、爱情与信仰的恢宏交响,是革命圣地延安的号令,是冲锋的鼓角,是新中国解放的前奏,是革命理想在今天的传承与回响。成功的歌剧作品必有鲜活的人物形象,该剧在人物塑造上追求真实可信,注重对人性、亲情和爱情的刻画,力求做到无论主角、配角,都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从而情理交融地讴歌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我地下工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机智勇敢的李侠、清纯执着的何兰芬、热情豪放的进步青年、善良刚强的白桦、质朴沉稳的孙明仁以及妖艳势利的柳尼娜和野蛮狡诈的中村,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角色将为中国歌剧艺术的人物画廊增添个性鲜明的形象。  
      新颖的构思是这部作品引人入胜的基础。该剧是我国第一部红色谍战题材歌剧,剧情险象环生,情节扣人心弦。为增强歌剧的艺术张力,作者编织了三条线索:第一条是李侠等地下党与日伪军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这是全剧的情节主线,通过李侠与何兰芬百乐门接头、扮演假夫妻、中村顺藤摸瓜、分区停电、李侠被捕、白桦牺牲等一连串紧张、曲折、壮烈的情节,推动剧情发展。第二条线是李侠与何兰芬的情感线,从最初的临危受命到最终的生离死别,缀连起这部歌剧感人肺腑的情感脉络。第三条线是设置了一个进步青年贯穿全剧,这种设置使该剧不再单纯是历史故事的陈述,而是引领观众通过触及心灵的舞台景象,思考生命与灵魂、信仰的深层含义,感悟革命人所走过的艰辛曲折的光辉旅程。这三条线索相互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主线突出,同时情节主线与情感辅线互相勾连,互为因果,营造出一幅幅冲突激烈的戏剧场面,淋漓尽致地渲染出电波下的殊死搏斗与爱恨情仇,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而英勇战斗的历史。这种程式的突破也是军旅艺术家们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探索。     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为该剧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该剧的音乐以上海、江苏地区的戏曲、曲艺、民歌为主要素材,并融入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上海地区的许多音乐元素,既符合故事所发生的时代和地域背景,又吻合人物的个性和戏剧的规定情境。歌词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不少抒情唱段可独立成章,比如,主题歌《永不消逝》、李侠的《携手再看旭日红》、何兰芬的《可是我的爱没有对你表白》、白桦的《最美的一叶藏在心》、男女主角的二重唱《隔窗相望》等,意蕴深远,旋律优美。     该剧的新颖之处还体现在导演和舞美设计上。导演对故事的讲述采用非写实的、表现性的舞台处理,运用有限的舞台空间创造出具有象征意味的、流动的舞台意象,在错落有致的多维空间里营造紧张的戏剧冲突,匠心独运地借助表演区的转换,将演唱与剧情节奏交织在一起,使全剧的戏剧性和音乐性得到更好的融合。为赢得年轻观众喜爱,把歌剧与现代舞肢体语言融为一体,借助肢体的力量,叙述故事、营造情境、渲染气氛、提升主题,用现代戏剧语汇表现歌剧情境,让人耳目一新。具体来讲,舞美呈现大气新颖,强烈的流动性使场景变换丰富多彩,车水马龙的外滩、上海里弄的石库门、奢华的百乐门、李侠家红蓝色变幻的窗帘、阴森的日军审讯室以及穿梭于舞台的日军坦克与黄包车,使观众如身临其境置身上海滩腥风血雨的地下斗争中。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